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影響力視角下教育信息化領導力的內涵、本質及評價

2022-05-30 10:48:04楊曉宏李策
電化教育研究 2022年7期

楊曉宏 李策

[摘? ?要] 目前,學術界對教育信息化領導力內涵的理解存在著教育信息化建設過程中的領導力、教育信息化應用過程中的領導力,以及兩者兼而有之的領導力等不同視角。在評價教育信息化領導力時,已有評價維度側重對外顯事項進行評價,忽視了對其內在本質的體系化考量與評價。本研究認為,應從領導力的本質即影響力出發,重新審視教育信息化領導力的內涵、本質及評價。在該視角下,教育信息化領導力是指教育場域中領導者在教育信息化建設和教育信息化應用過程中吸引與影響被領導者,并持續實現組織目標的能力,其本質是領導者在教育信息化場景中的影響力,它是教育信息化領導力區別于其他相近概念的關鍵;對它的評價應以其本質為基礎,結合領導力理論中的領導風格與個人特質構建評價維度,以保持評價維度與內涵的內在一致性和評價維度的完整性。

[關鍵詞] 非職位權威影響力; 教育信息化領導力; 評價維度

[中圖分類號] G434? ? ? ? ? ? [文獻標志碼] A

一、引? ?言

隨著信息技術對社會各領域的深度滲透,以及對社會關系與社會結構的重塑[1],使得“信息化”成了新時代最顯著的特征之一。相應地,以“信息化”為主題的相關研究和應用變得方興未艾。

處于信息化場景中的教育信息化領導力需要適應與善用時代特征,為教育組織保持競爭優勢和發展提供有力支持。這意味著為了形成有效的教育信息化領導力,教育組織中的領導行為需要和信息時代的工具深度融合。在具體實踐中,無論是教育信息化建設,還是教育信息化應用,其進程都會受到領導者信息化領導力水平的制約,最終影響整個教育組織在信息化社會中的生存狀態。已有文獻對教育信息化領導力內涵的界定主要基于“能力”或“過程”維度,并據此構建教育信息化領導力評價體系。本研究立足領導力概念的關鍵屬性——影響力,展開對教育信息化領導力內涵、本質及評價維度的重新審視,以豐富和完善已有研究成果。

二、教育信息化領導力的內涵及本質

(一)教育信息化領導力內涵的多維解析

教育信息化領導力是教育場域中的信息化與領導力概念相結合而生成的一個概念,是指教育組織中不同領導者的信息化領導力。由于教育信息化領導力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其顯現過程往往需要借助具體的情境和載體,因此,對具體教育組織中領導者信息化領導力的考察就是對它的具象化呈現。通過對已有文獻梳理發現,學術界對教育場域中校長信息化領導力的內涵界定主要有“能力說”與“過程說”[2-3]。從更具包容性的意義上講,將教育信息化領導力視為教育場域中領導者的“能力”或者“過程”是沒有問題的。然而,以“能力”或“過程”界定教育信息化領導力的視角似乎過于籠統和泛化,缺乏聚焦性,使得實踐中很難準確把握教育場域中領導者信息化領導力的具體內容,導致出現認識上的不一致。本研究將從教育信息化與領導力兩個概念的結合及領導者所處的場景對教育信息化領導力進行界定。由于教育信息化領導力是在特定教育信息化場域中呈現出的領導力,因此,描繪相應場域所涉及的教育信息化場景就成為探究其內涵的關鍵。筆者認為,教育信息化場景可從縱向和橫向兩個維度述之,其中,縱向維度主要以教育信息化發展進程為坐標,重在考量發展階段的特征;橫向維度主要聚焦教育信息化發展進程中的切面,重在闡釋和分析其構成要素。目前,雖然學術界關于教育信息化構成要素及發展階段的觀點不盡一致,但在構成要素的闡釋上大都包含基礎設施、信息資源、教學應用、專業隊伍、信息化保障機制等[4-5];在發展階段上,則有“起步、應用、融合、創新”[6]、“1.0、2.0”[7]、“教育信息化、信息化教育”[8]等不同觀點。仔細分析不難發現,無論構成要素或發展階段如何,其所涉及的要素或條目均可歸入“建設”和“應用”兩個場景,有些要素或條目雖不直接指向“建設”或“應用”,但都是為“建設”或“應用”服務或起保障作用的;“起步”“融合”“創新”“融創”及“1.0”“2.0”等表述,雖然是對不同發展階段工作重心、核心理念及任務目標的凝練與概括,但其內涵仍不外乎“建設”或“應用”兩個方面。基于此,本研究將教育信息化場景抽象概括為“建設”和“應用”兩個場景,并從“建設”“應用”及“建設+應用”三個維度解析教育信息化領導力的內涵:

第一,將教育信息化視為一種建設過程,并從教育信息化建設過程的維度解析教育信息化領導力。如黃榮懷等認為學校信息化領導力是指學校領導群體吸引和影響師生員工開展信息化建設并持續實現學校信息化發展目標的能力[9];孫禎祥認為校長信息化領導力就是校長在推進學校教育信息化過程中, 規劃、建設信息化發展愿景, 并能帶領和影響師生員工實現該愿景的能力[10]。以上定義將建設過程作為核心內容,領導力是在該過程中映現出來的能力,即有效的教育信息化領導力能夠更好地推進教育組織的信息化建設目標。在該視角下,教育組織的目標多以信息化建設為考量,關注的重心多聚焦于建設過程,旨在搭建相應的環境。具體而言,與上述過程關聯的要素及流程成了教育信息化領導力水平顯現的主要場域,其中,要素主要包括基礎設施、信息資源、專業隊伍培養和保障機制等;流程主要包括信息化愿景與規劃、信息化實施、信息化評估等。每一項需要建設的要素都貫穿于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流程中,如基礎設施建設的愿景與規劃、基礎設施建設的實施和基礎設施建設的評估等等。在實踐教育信息化建設涉及的內容時,不同領導力水平產生的差異化效能也將得到相應的呈現。總之,作為建設過程的教育信息化旨在致力于構建一種教育信息化環境,教育信息化領導力體現為更有效地助力于教育信息化建設。

第二,將教育信息化視為一種應用過程,并從教育信息化應用過程的維度解析教育信息化領導力。如張虹認為高校領導者的信息化領導力是指以信息技術為媒介,帶領與影響追隨者,以實現共同目標的能力[11];謝忠新等認為校長信息化領導力是指校長有效推進信息技術在學校各方面運用的能力[12];霍國慶等在作更普適性的界定時,認為信息化領導力是指領導者在信息化時代吸引和影響追隨者和利益相關者并持續實現群體或組織目標的能力[13]。以上定義均將信息化作為一種事實性的社會存在,并在該事實性存在中致力于追求有效的領導力。在該視角下,教育處于已經信息化了的時代環境中,即教育信息化環境建設處于基本與時代同步的狀態,其研究重心在于如何利用信息化了的教育環境。因而,應用過程構成了該視角下領導力展開的主要場景,教育信息化領導力旨在保障和推動應用,其內容主要涉及信息化管理、信息化運用、信息化人才隊伍培養以及信息化應用保障機制等方面。在實現上述應用的過程中,信息技術作為信息時代的工具性中介,將直接影響和作用于社會體系中的教育組織與個體。因而,教育組織與個體首先需要適應教育信息化環境,即他們要認識到信息時代對教育結構以及教育體系運行方式帶來的多方面的沖擊,并學會適應和迎接可能的改變;其次,要善于運用時代工具。信息時代伴隨著各種信息化工具的涌現,使得相應工具的運用在該時代成為常態。信息化工具在諸多應用場景中具有獨特的優勢,能夠更好地賦能教育組織與個體。有效領導力的表現之一就是以適宜的方式,借助信息時代提供的工具,推動與改善教育組織的效率與效能。總之,作為應用過程的教育信息化領導力就體現為如何面對和利用這種環境。

第三,將教育信息化領導力同時視為教育信息化建設和教育信息化應用中的領導力。如趙磊磊等認為校長信息化領導力主要是指該領導主體借助信息技術在學校的規劃、建設及管理中實現推動學校發展效能的綜合型能力[14];顏荊京等認為幼兒園園長的信息化領導力是指相應領導主體影響相關個體及實現愿景的能力,它涉及規劃、經驗總結、信息素養、應用等內容[15]。把教育信息化環境構建與教育信息化環境利用整合在一起,據此定義教育信息化領導力的內涵則兼顧了信息化建設與信息化應用。

綜上所述,由于教育信息化建設和教育信息化應用聚焦的重心不同,他們各自涉及的具體事項也必然存在差異,對上述兩個場景內涵的區分有助于細化和厘清每個場景的內容。進一步地,基于本研究對教育信息化場景的概括和理解,筆者認為,教育信息化領導力的內涵應從教育信息化建設和教育信息化應用兩個維度綜合考量。另外,由于信息化領導力是領導力的一個下位概念,與其并列的概念還有農耕領導力和工業化領導力[13]。顯然,作為信息化領導力及領導力的下位概念,教育信息化領導力的內涵必然會受到其上位概念的制約。由于領導力的本質就是影響力[16-19],而教育信息化則體現了領導力映現自身的特定場景。從這個意義上說,教育信息化領導力的本質就是領導者在教育信息化場景中的影響力。該影響力的來源包括兩個方面:職位權威與非職位權威[20-22]。前者依托于組織的合法性規制,具有一定的強制性;后者與領導者的個人魅力相關,由被領導者的主動追隨與認可所支持。在教育信息化場景中領導者通過有效運用這兩種影響力,在外顯化的事項中產生理想的領導力水平。同時,組織目標是領導力展開的歸宿。故而,我們認為,教育信息化領導力就是教育場域中領導者在教育信息化建設和教育信息化應用過程中吸引與影響被領導者,并持續實現組織目標的能力。其中,教育信息化建設和教育信息化應用是領導力呈現的場景,吸引和影響被領導者則意涵教育信息化領導力的本質——領導者在教育信息化場景中的影響力。

(二)教育信息化領導力的本質

教育信息化領導力的本質是領導者在相應場景中的影響力,它反映了領導者在追求教育組織信息化目標中動員與吸引成員的能力,成員對領導者的積極響應與追隨意味著教育組織效能的激活,使得作為結果的教育組織目標更容易實現;同時,教育信息化領導力的本質使其能夠區別于教育信息化場景中的其他相近概念。具體而言,無論是教育信息化場景中的領導力、管理能力還是治理能力,它們內涵中對應的外顯事項都是類似的,都涉及教育信息化,因而外顯事項本身不足以區分以上三者,只有每個概念中所蘊含和凸顯的差異化視角才能使彼此相區別。在實踐教育信息化涉及的事項時,領導力視角強調領導者的“吸引、影響力”,管理視角側重于“控制、規制”[23],治理視角突出“主體多元、權力分享”[24],這表明盡管相近概念之間的構成要素會存在不同程度的交疊,但由于每個概念強調的重點不同,相應概念的生成才有了必要性,進一步地,能夠凸顯其核心主張和獨特性的屬性構成了其本質,教育信息化領導力正是在強調“領導者在教育信息化場景中的影響力”這一本質屬性中使自身具有了獨特性和辨識度。

在體現教育信息化領導力本質的影響力組成的結構中,職位權威影響力發揮著基礎性作用,它由教育組織的合法性規制預先授予,是個體從事相應領導職位時就擁有的影響力。該影響力來源于外在于個體的職位,由相應的職位權威賦予,只有個體與職位相結合時才擁有該影響力,該影響力的大小取決于職位以及行使職位權威的方式。例如,在同一組織內,高職位領導者的職位權威影響力通常會大于低職位領導者;對于同一領導職位,恰當地運用職位權威更容易增強其影響力。然而,僅依賴于職位權威產生的影響力無法保證有效的教育信息化領導力,因為該過程借助于職位賦予領導者的強制性權威對被領導者施加影響,引發了被領導者的被動服從,在一定程度上這與教育信息化領導力的內涵是相抵牾的。在實踐中,一些身處領導職位的個體領導力水平低下是一種屢見不鮮的現象,表明僅僅依賴或者強調職位權威發揮影響力是不夠的。

非職位權威構成了影響力的另一種來源。作為影響力中的又一變量,非職位權威能夠削弱或者增強整體的教育信息化領導力。換言之,教育信息化領導力水平的映現過程中,職位權威是基礎,非職位權威才是關鍵。由于非職位權威來源于個體本身,非職位權威及其影響力會伴隨個體,不受個體職位變化的影響。非職位權威的實質是領導者的個人魅力引發了被領導者的主動追隨,從而調動后者在實現教育組織目標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非職位權威的形成使得領導者與被領導者之間建立起了心理契約,被領導者從心理上接受領導者的感召和吸引,主觀上愿意聽從于領導者的領導行為。關于非職位權威影響力的產生方式,組織管理的研究中已有論述,如組織管理的奠基人之一巴納德就認為,權威(影響力)的形成不是由發號命令的人來決定,而是由組織成員是否接受來確立[25]。非職位權威影響力的意義首先在于它揭示了一種不同于職位權威影響力的另一種影響力來源;其次它啟示了一種生成被領導者能動性的重要途徑,即通過提升領導者自身的非職位權威影響力,以產生被領導者對領導者的追隨效應,并釋放出巨大的組織生產力和支持組織目標的實現。

三、影響力視角下教育信息化領導力的評價維度

(一)文獻述評及反思

領導者在教育信息化建設或教育信息化應用中的信息化領導力處于什么水平,需要一定的標準去測評,以揭示和反映相應主體的教育信息化領導力現狀,并為進一步的改善提供參考依據。目前,以校長、圖書館館長等不同主體為對象的評價研究已經積累了一些成果。關于評價校長信息化領導力,楊蓉等認為需要從信息化的文化建設、系統規劃和應用以及領導主體的信息素養等方面展開[26];謝新忠等則認為應由決策與規劃、信息意識以及評價與發展等內容構成[27];孫禎祥等認為需要從學校信息化的環境建設、溝通、規劃、教學、評估、領導主體信息素養等維度進行考察[28]。關于評價圖書館館長信息化領導力,楊慶書從愿景、環境建設、服務、評價以及館長個人影響力等維度構建了評價指標[29];黃蕙蘭認為應從規劃、管理與評估、個人信息素養及媒介影響力等能力維度進行評價[30],等等。

綜合以上觀點不難看出:第一,現有的評價維度主要以作者認可的教育信息化領導力內涵為基礎,大都涵蓋了不同領導者在教育信息化建設和教育信息化應用過程中部分外顯事項所涉及的內容,但由于未將教育信息化建設和教育信息化應用兩個場景進行明晰的區分,導致在具體評價事項上出現差異。第二,由于忽視了對教育信息化領導力本質的全面考察與深入理解,現有評價維度對其展開程度是不充分的。首先,在現有文獻中,盡管領導者在信息化規劃、信息化服務、信息化評價等外顯事項方面的能力構成了其影響力的來源之一,且對外顯事項進行的評價也體現了對教育信息化領導力結構中部分組成內容的評價,但僅以該評價內容來表征教育信息化領導力是不完整的。例如,由于現有文獻中教育信息化領導力評價維度涉及的外顯事項與傳統的教育管理行為間存在較大的重疊區域,如果在評價維度中缺少對影響力的完整考察,就會弱化教育信息化領導力與該場景中管理能力的區分度,容易將兩者等同起來,因為傳統的管理行為中同樣會涉及愿景與規劃(戰略管理的領域)、決策(如西蒙認為管理就是決策)、服務、組織、協調、控制、評價、管理文化等理念或要素。這會引發教育信息化領導力概念在實踐論層面的必要性與合法性危機。在本體論層面,教育信息化領導力特指教育信息化場景中的影響力,以有別于其他相近概念,這使其具有了存在意義上的合法性,但在實踐中,由于缺少對這一“特指”的充分考量與評價,使得教育信息化領導力概念難以與其他相近概念真正區分開。其次,對信息化領導力的評價中,有文獻專門提出了對影響力的評價,但對其結構和內容的體系化闡釋不足,如關于圖書館館長信息化領導力評價維度的研究中,有學者提出應將館長個人影響力納入評價,其二級指標主要包括信息化意識、決策、規劃、管理、溝通、評價能力以及信息化法律道德素養等[29]。該二級指標中的內容總體上屬于與信息化建設和信息化應用相關的能力范疇,它能否完整地表征影響力結構仍需商榷。最后,部分前述文獻中,雖然在論及教育信息化領導力內涵時強調了影響力和被領導者的主動追隨[9,11,13,28],也在教育信息化領導力評價維度的具體展開中涉及了非職位權威影響力的相關事項,但對后者系統性的探討仍有待進一步完善。例如,除了側重于部分外顯事項上的專業能力之外,僅是個別地論及信息素養[26,28]、溝通協調能力[28]、個人影響力[29]等其他與非職位權威影響力相關的事項,卻未能對非職位權威影響力展開進行更完整的論述。事實上,非職位權威影響力是教育信息化領導力概念成立的關鍵條件,正是由于非職位權威影響力的存在,才產生了教育信息化領導力內涵中領導者對被領導者的吸引與被領導者的主動追隨。總體而言,現有文獻對教育信息化領導力結構與內容評價的體系化和展開程度上尚不夠充分,使得對教育信息化領導力在評價維度的完整性上存在缺失,也容易使教育信息化領導力概念在實踐層面喪失獨特性。

綜上所述,由于教育信息化領導力的本質是領導者在教育信息化場景中的影響力,因此影響力必然蘊含于教育信息化領導力各種形式的自我表達中,即影響力與教育信息化領導力的自我表達具有共在的對應關系,它能夠映射出教育信息化領導力的完整構成。故而,本研究在構建后者的評價維度時,將以其本質——領導者在教育信息化場景中的影響力為基礎,并通過對影響力結構的體系化認知和展開來構建評價維度。

(二)影響力視角下教育信息化領導力評價的理論來源及維度構成

影響力提供了一個審視教育信息化領導力及其內容構成的新視角,從而有助于形成關于教育信息化領導力更具體系化、更加完整的評價維度。進一步地,由于影響力及其結構是在領導力的自我表達中映現的,因此探究教育信息化領導力的評價需要回歸到領導力理論研究本身,其中,影響力結構構成了透視領導力評價維度的重要視角。

在經典的領導力理論研究中,對被領導者產生影響的方式的研究是圍繞對領導者的研究而展開的,主要涉及三種研究取向[31]:一是領導特質理論,它認為領導者擁有的某些特質使其能夠更有效地領導和影響他人,領導力水平由領導者個人特質決定;二是領導者風格(行為)理論,該理論認為領導效能取決于領導方式或者領導風格;三是領導情境(權變)理論。它認為組織面臨的環境千差萬別,不存在恒定的、最佳的領導風格,有效領導力要同時考慮領導者、被領導者和情境因素間的相互作用,領導風格因情境不同而存在差異。之后,隨著領導力理論研究的不斷拓展,形成了更加豐富和多樣的研究取向。有學者將目前的領導力理論歸納為“特質理論”“行為理論”“權變理論”“變革型領導理論”等14種類型[32]。與最初的三種理論相比較,后期發展出的理論本質上是對原有三種理論更精細化的延伸或是對原有理論的某種結合。例如,變革型領導理論更強調領導者改革創新的個性特質以及與實現變革相匹配的領導風格;仆人式領導理論側重于為下屬在權利、信息和組織愿景共享等方面提供平等的組織環境,其實質是一種更具體的領導風格,等等。因此,三種經典理論是領導力研究的基石,同時也為影響力的表現形式提供了分析框架。

在領導力的三種理論中,領導特質理論側重于研究領導者的個人特質,強調由領導者個人特質生成的魅力感召和影響了被領導者,引起被領導者對領導者的主動追隨,它主要由領導者的品格與才能構成,如正直、自信、勤奮、決斷力、學習力等。進而,領導者正面的個性特質受到了被領導者的積極評價,贏得了被領導者的擁護,以此生成了對被領導者的非職位權威影響力。領導情境理論是對領導行為理論的優化和升級,它將領導風格(領導行為)的選擇納入到特定情境中綜合考量,使領導風格與相應的情境相匹配。這首先意味著領導風格適應于工作任務呈現出的特點;其次還意味著它照顧到了被領導者的特征,即對被領導者心理狀態、情感、知識構成等個性化特征的理解,以及理解由以上因素綜合作用而呈現出來的、被領導者的總體狀態。因為真正理解被領導者,所以能夠以適宜的領導風格施加于被領導者。最終領導風格在領導者、被領導者以及領導情境之間尋求到三者的有機統一和一種最佳的平衡,從而產生了有效的領導力,即領導者在行使職位權威的過程中增強了職位權威影響力。

可見,在領導力理論中,與職位權威影響力維度形成對應關系的是領導風格,它意指與特定情境相契合的領導方式與激勵方式。職位權威影響力正是以領導風格中的上述兩種方式對被領導者施加影響,并產生相應的影響力,這種影響力以強制性特征普遍地存在于各類正式組織的日常工作中。與非職位權威影響力維度形成對應關系的是領導者個人特質,它包含了品格與才能,其中,才能既指一般性的能力,又涵蓋特定事項上的能力。需要進一步闡釋的是,首先,在職位權威影響力意涵的“強制與服從”關系之中,領導風格體現出領導者會考慮具體領導情境及被領導者特征而采用差異化的領導手段。領導風格實質上是職位權威的表達形式,它的展開過程依托于職位權威來實現,契合情境與適用于被領導者的領導風格將激發被領導者的能動性,以及對領導者行使職位權威方式的正向評價。于是,領導者在職位權威的表達過程中,以更有效的激勵方式與領導方式提升了職位權威影響力和作為整體的領導力。其次,在非職位權威影響力維度中,理想的個人特質將在領導力開展過程中以增加非職位權威影響力的方式,整體上提升領導力。最后,由于不同情境對領導者的訴求存在差異,領導者個人特質中品格與才能包含的具體內容,以及領導風格等都會因情境而異。

綜上所述,教育信息化領導力的評價維度可以從影響力視角構建,結構上分為領導風格與個人特質。其中,前者對應職位權威影響力,由激勵方式與領導方式構成;后者對應非職位權威影響力,由品格與才能構成。另外,教育信息化兩個場景涉及事項上的能力屬于才能的范疇,反映了做事的專業能力。其中,依據教育信息化建設流程涉及的主要事項,可將其分解為:信息化規劃能力、信息化實施能力、信息化建設評估能力、專業型信息化隊伍培養能力和信息化建設保障機制構建能力等。依據教育信息化應用涉及的主要事項,可將其分解為:信息化管理能力(對信息化環境和信息化資源的管理,以及對人的信息化管理)、信息化運用指導能力[33]、信息化應用評估能力、信息化隊伍培養能力和信息化應用保障機制構建能力。教育信息化領導力的評價維度具體如圖1所示。

對圖1評價維度的補充說明:第一,通過界定教育信息化建設過程與教育信息化應用過程兩個不同場景,進一步厘清了教育信息化領導力概念的內涵,使評價過程更加清晰和具有針對性,避免在評價教育信息化領導力時對兩個不同場景的不加區分與混用。第二,在領導風格的構成維度中,激勵方式是一種雙向激勵,它同時包含了正向和負向的激勵;領導方式意指領導者的具體領導手段,即領導者是否因差異化的工作內容和被領導者特征而采用恰當的領導手段。總之,領導風格反映了領導者運用職位權威對被領導者施加影響的方式,適宜的領導風格能夠贏得被領導者的接納,從而增強領導者的職位權威影響力。第三,每個維度中最具體的評價指標會因為情境的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異,這是由于不同情境對領導力在具體訴求上的差異造成的。

四、結? ?語

在信息化社會新常態中,教育組織的信息化狀況會影響其在社會體系中的生存質量、效能與競爭力。作為教育組織中的主要決策者,相關領導者能夠在信息化建設與應用中發揮關鍵性的作用,其教育信息化領導力水平將制約或者有力地促進上述過程中的效率和效益。對教育信息化領導力的相關研究可以為實踐中領導者的教育信息化領導力評價和改善提供有益的借鑒。本研究通過梳理、厘清已有教育信息化領導力概念的差異化內涵及各自指向的應用場景,旨在使理解和評價教育信息化領導力的思路更有針對性。進一步地,本研究以教育信息化領導力本質作為構建評價維度的基礎和起點,目的既在于彌合評價維度與教育信息化領導力內涵的割裂狀態,以保持兩者間的內在一致性,又在于從結構和內容的展開上使教育信息化領導力的評價更具有完整性。未來,需要結合特定的教育信息化場景,進一步細化不同情境中涉及領導風格和領導者個人特質的更具體指標,使得教育信息化領導力評價指標是契合情境的和現實可行的。

[參考文獻]

[1] 姜寧寧.走向行動主義:互聯網社會中的組織哲學[J].南京社會科學,2018(7):72-78.

[2] 張建紅,姜淑慧.大學校長信息化領導力:內涵分析與模式建構[J].江蘇高教,2018(9):66-68.

[3] 趙磊磊.校長信息化領導力:概念、生成及培養[J].現代遠距離教育,2017(3):19-24.

[4] 楊曉宏,梁麗.全面解讀教育信息化[J].電化教育研究,2005(1):27-33.

[5] 顧小清,郭日發.教育信息化的回顧與展望:本土演進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8,39(2):13-20.

[6] 吳砥,王楊春曉,彭嫻.教育信息化標準研究綜述[J].電化教育研究,2019,40(1):45-51,76.

[7] 楊宗凱,吳砥,鄭旭東.教育信息化2.0:新時代信息技術變革教育的關鍵歷史躍遷[J].教育研究,2018,39(4):16-22.

[8] 汪基德.從教育信息化到信息化教育——學習《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之體會[J].電化教育研究,2011(9):5-10,15.

[9] 黃榮懷,胡永斌.信息化領導力與學校信息化建設[J].開放教育研究,2012,18(5):11-17.

[10] 孫禎祥.校長信息化領導力的構成與模型[J].現代遠距離教育,2010,4(2):3-7.

[11] 張虹.高校領導者信息化領導力理論模型構建研究——以組織變革為視角[J].電化教育研究,2017,38(9):29-34.

[12] 謝忠新,張際平.基于系統視角的校長信息化領導力評價指標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09,19(4):73-77.

[13] 霍國慶,孟建平,劉斯峰.信息化領導力研究綜述[J].管理評論,2008,4(4):31-38,24,64.

[14] 趙磊磊,代蕊華.校長的信息化領導力與領導效能:內涵、特征及啟示[J].教師教育研究,2016,28(5):49-56.

[15] 顏荊京,汪基德.幼兒園園長信息化領導力的內涵及理論模型[J].現代教育技術,2017,27(4):52-58.

[16] 海因茨·韋里克,馬春光,孔茨,等.管理學精要國際化視角[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218.

[17] 李朝智.基于情商的領導力提升途徑探析[J].四川行政學院學報,2010(1):90-93.

[18] 胡月星.怎樣理解領導力[J].中國領導科學,2018(2):53.

[19] 金兼斌.黨政干部的領導力與網信素養[J].中國黨政干部論壇,2017(6):14-17.

[20] 英配昌.學校發展中的校長領導力——兼談校長領導力理解的誤區[J].教育科學研究,2009(12):28-31.

[21] 賀善侃,張天豐.從柔性領導力開發談提高政府公信力[J].理論探討,2012(3):159-163.

[22] 李利文.非權力領導力的實現機制——基于網絡意見領袖的分析[J].天津行政學院學報,2015,17(3):91-97.

[23] 程杞國.從管理到治理:觀念、邏輯、方法[J].南京社會科學,2001(9):47-50.

[24] 曹現強.公共性的現代回歸:從統治到治理——對治理理論的一點思考[J].山東社會科學,2007(1):18-21.

[25] 丹尼爾.A·雷恩.管理思想的演變[M].趙睿,肖聿,戴旸,等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353.

[26] 楊蓉,王陸.中小學校長信息化領導力評估指標體系初探[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07(2):47-48.

[27] 謝忠新,張際平.基于系統視角的校長信息化領導力評價指標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09,19(4):73-77.

[28] 孫禎祥,任玲玲,郭旭凌.學校信息化領導力的概念與評價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4,35(12):34-40,62.

[29] 楊慶書.高校圖書館信息化領導力的內涵及其評價指標體系[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6(4):80-84.

[30] 黃惠蘭.高校圖書館信息化領導力理論模型與評價指標研究[J].圖書館學刊,2018,40(4):1-9.

[31] 李明,毛軍權.領導力研究的理論評述[J].上海行政學院學報,2015,16(6):91-102.

[32] YEGANEGI K, ZADEH A M. A review of new leadership theories and its components[J]. SSRN electronic journal, 2018,7(2):223-234.

[33] 李玉斌,武書寧.教育信息化領導力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2(22):14-17.

Connotation, Essence and Evaluation of Educational ICT Leadership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fluence

YANG Xiaohong,? LI Ce

(Schoo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 730070)

[Abstract] Presently, there are different perspectives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notation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leadership in academia, such as leadership in process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leadership in process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application, and leadership that is both. In evaluating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leadership, the existing evaluation systems focus on the evaluation of external matters, neglecting the systematic consideration and evaluation of its internal essence. This study holds that the connotation, essence and evaluation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leadership should be re-examin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essence of leadership, namely influence. In this perspective,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leadership refers to the ability of leaders in educational field to attract and influence the led both in process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application, and to continuously achieve organizational goals, whose essence is the leader's influence in information-based context, and it is the key to distinguish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leadership from other similar concepts. The evaluation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leadership should be based on its essence and combined with the leadership style and personal traits in leadership theory to construct evaluation dimensions so as to maintain the internal consistency of the evaluation system and connotations and the integrity of the evaluation dimension.

[Keywords] Non-positional Authority Influence;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Leadership; Evaluation Dimension

[作者簡介] 楊曉宏(1965—),男,甘肅正寧人。教授,主要從事教育信息化理論與實踐研究。E-mail:yxhjs@263.net。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2019| 久热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97se亚洲综合在线韩国专区福利| 免费又黄又爽又猛大片午夜| 美女免费黄网站| 人妻少妇久久久久久97人妻| 国产亚洲高清视频| 97青草最新免费精品视频| 日韩a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91在线播放免费不卡无毒| 99精品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蜜芽一区二区国产精品| 精品精品国产高清A毛片| 欧美国产菊爆免费观看 | 婷婷色婷婷| 国产精品视频a| 欧美亚洲中文精品三区| 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30p| 欧美性爱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超薄丝袜足j国产在线视频| 国产免费羞羞视频| 亚洲欧洲日韩久久狠狠爱| 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欧美在线综合视频| 亚洲天堂区| 日韩高清中文字幕| 久久美女精品| 国产午夜福利在线小视频| 无码中文字幕精品推荐| 色综合a怡红院怡红院首页| 国产精品入口麻豆| 亚洲综合色区在线播放2019| 中文字幕66页| 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波多野结|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 欧美影院久久| 人妻精品全国免费视频| 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 免费中文字幕在在线不卡| 欧美在线黄| 精品国产香蕉伊思人在线| 欧美日韩中文国产va另类| 国产黄色爱视频| 亚洲综合香蕉| 国产亚洲日韩av在线| 第一页亚洲| 欧美97欧美综合色伦图| 日韩欧美91| 四虎国产永久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18| 91免费精品国偷自产在线在线| 999国内精品久久免费视频| 亚洲高清资源| 欧美天天干| 久久96热在精品国产高清| 亚洲美女一区| 国产资源免费观看| a级毛片免费网站| 亚洲精品午夜无码电影网| 色男人的天堂久久综合| 夜夜操国产| 欧美性色综合网|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APP| 欧美www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码在线中文在线观看| 国产好痛疼轻点好爽的视频| 国产三级毛片| 国产精品香蕉| 久久中文字幕av不卡一区二区| 波多野结衣国产精品| 亚洲天堂网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手机在线播放| 亚洲区欧美区| 99视频精品全国免费品| 色噜噜久久| 999精品在线视频| 97se亚洲综合在线天天| 在线国产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