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龍燦
摘要:高層建筑雖然很大程度緩解了城市居民住房壓力,提高了土地資源的利用率,但其結構設計也為消防滅火救援行動帶來了新挑戰(zhàn)。因此,如何持續(xù)提升高層建筑中消防滅火救援工作的效率與質量,是當下消防人員需要重點研究的內容。對高層建筑消防滅火救援行動中的技術要點進行分析和探究,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為消防人員提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高層建筑;消防滅火;救援行動;技術問題
眾所周知,高層建筑的消防滅火救援一直是我國消防救援的難點。為了有效提升高層建筑的消防安全,防范火災事故的發(fā)生,消防管理部門需要著重對高層建筑中應用的消防滅火技術進行分析,進而有效提高高層建筑消防滅火救援的效率,保證消防滅火救援行動的高效開展,提升高層建筑居民的安全。鑒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引起高層建筑物發(fā)生火災的主要因素以及高層建筑消防滅火救援行動中的問題,進而探討高層建筑物消防滅火救援行動的優(yōu)化與解決措施。
1? 造成高層建筑物火災的主要因素
1.1? 高層建筑中易燃設施引發(fā)火災事故
高層建筑內部易燃設施較多是發(fā)生火災的重要因素,較為常見的易燃易爆物為電氣設備和木質裝修材料。高層建筑一般為居住或辦公場所,人們普遍注重裝修形式,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裝修時可燃材料的使用質量,導致在追求美觀時增加了消防隱患。并且高層建筑大量的電器設施同時運行,很可能出現(xiàn)實際總功率超過高層建筑電力標準的情況,從而導致火災事故的發(fā)生。
1.2? 受明火影響引發(fā)的高層建筑火災事故
高層建筑難以做到有效防治火災,是由于高層建筑內缺乏對禁火禁煙區(qū)域的制度管理,面對吸煙、高溫自燃、縱火等可能產生火災的情況沒有有效的治理措施,使高層建筑物產生消防隱患。在高層內部產生明火時,由于內部結構復雜無法及時發(fā)現(xiàn),使得明火不斷蔓延與其他易燃物品接觸,從而發(fā)展成火災。
1.3? 電氣設備的管線設計與布局較為復雜
對于高層建筑而言,其樓內的電路布線較為復雜,管線鋪設所覆蓋的范圍與面積較大,導致電力維護人員無法對高層建筑內所有線路系統(tǒng)進行有效檢修,當電路因潮濕或老化出現(xiàn)漏電時,工作人員無法第一時間發(fā)現(xiàn)消防隱患,導致火災事故的發(fā)生。同時部分設備因相關工作人員對其維護不到位、保養(yǎng)力度不足,導致設備年久失修,甚至出現(xiàn)漏電或損壞現(xiàn)象,當此類問題設備運行時,還有可能導致電路短路,出現(xiàn)電弧、火花,嚴重時還可能引發(fā)火災。
2? 當前高層建筑物火災事故消防救援的技術難點
在高層建筑消防救援工作中,相關救援人員所面臨的首要問題便是如何迅速且正確的抵達失火位置并搜集落難人員,若想完成該任務,相關救援人員必須對高層建筑樓體結構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由于高層建筑的體量較大,樓體內部人員較為密集,因此當高層建筑出現(xiàn)火災時,相關救援人員很可能因樓體結構復雜問題,無法第一時間對火情進行控制和查明落難人員的位置,從而導致火災迅速擴散,加劇落難人員的傷亡程度。不僅如此,因高層建筑自身結構特點,在火災發(fā)生時,無法及時將火災產生的煙霧有效排放,導致高層建筑內部溫度持續(xù)升高,使火災短時間內向高樓層迅速蔓延,滅火用水又無法順利供應至相應樓層,增加消防滅火救援的難度。總而言之,高層建筑火災消防救援所遇到的問題主要有火勢蔓延迅速、人員搜集與逃生困難、排煙困難、供水困難等。
2.1? 高層建筑火災蔓延迅速
高層建筑物在發(fā)生火災時與普通建筑不同,其火災蔓延速度更快,救援難度更大。高層建筑垂直管井較多,在發(fā)生火災時,樓體管道會使火災產生的火焰和濃煙順著管井快速擴散到整個建筑物,導致火災在短時間內迅速蔓延。同時,由于管井結構與煙囪類似,火災在管道內部會產生煙囪效應,從而導致火勢能夠快速上竄至高樓層,形成立體火災。
2.2? 高層建筑內部被困人員逃生困難
在高層建筑出現(xiàn)火情后,被困人員往往會面臨以下幾點問題:第一,高層建筑內部結構復雜,空間層面較大,所以在垂直和橫向上都會有很長的撤退距離,若被困人員數(shù)量較多且沒有及時進行疏散,很可能出現(xiàn)逃生混亂場面,導致?lián)頂D踩踏事件發(fā)生。第二,高層建筑內結構復雜,并不具備直長的排煙道,導致樓內的煙霧排放速度較慢,在惡劣的環(huán)境下會使被困人員加重恐慌和緊張,若沒有進行有效安撫與正確疏散則會出現(xiàn)混亂、擁擠、踩踏的現(xiàn)象。此種現(xiàn)象直接導致救援難度上升,不僅存在被濃煙或火勢所傷人員,還存在因擁擠、踩踏等混亂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受傷人員,進一步加重了救援工作的難度。
2.3? 排煙以及通風困難
目前,高層建筑在施工中需要符合建筑標準與規(guī)定,所以高層建筑的外墻部分一般采用密閉式的玻璃窗,若樓體內無機械通風裝置,會采用較小的通風孔進行通風。當出現(xiàn)火災時,高層建筑內很可能會因無法及時排除煙霧導致煙霧累積的現(xiàn)象。而且,由于高層建筑的主體構造錯綜復雜,排煙管道局部彎曲現(xiàn)象較為常見,在沒有寬敞通道的前提下會使煙氣及散熱不暢通、效果不明顯。當火焰穿過井口時,濃煙和熱量沿著井道的豎直方向迅速擴散開來,其傳播的速率可以達到2~4m/s,導致火災發(fā)生較長時間內高層建筑內部都會被濃煙充斥[1]。
2.4? 高層建筑的層高使得消防供水十分困難
高層建筑出現(xiàn)火災時,因建筑整體較高,在火災用水上很難第一時間進行有效輸送。火災救援的水源供應方式主要有兩種,第一種是外部供水,例如消防水車。第二種是內部供水,例如樓內的消防栓、消防泵等供水設備。而高層建筑內部的相關消防供水設備普遍因相關工作人員缺乏對其定時更換、定期維護檢查,使相關消防措施很難得到保障。在供水方面主要有三個難點:第一點便是樓內供水設備維修、維護不及時,導致火災發(fā)生時無法順利使用消防設施進行火災撲救。第二點是建設流動給水管道較為困難,由于高層建筑普遍缺少相應的安裝管道,并且大樓內部的高度和樓梯形式比較復雜,消防隊員沿著樓梯的走道布置水管,不僅耗費了大量的人力和精力,而且施工較為困難。第三點是消防車輛的給水容量會有很大的局限性,目前普通的消防車輛只能提供300m的直線供水,由于水管的構造和形狀等原因,很難做到有效滅火[2]。
3? 高層建筑物消防撲救過程中的影響因素
3.1? 高層建筑消防裝備較為落后
當高層建筑發(fā)生火災時,消防器材無法正常使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點是由于建筑工人未按設計要求構建消防工程,使高層建筑內缺少相應消防設備與安裝消防設備的位置。第二點是高層建筑的消防設備配置較差,難以滿足現(xiàn)代高層建筑的消防工作需要。第三點是在火災事故早期,由于消防設施的限制和約束導致無法供給足量的消防用水,進而錯過最佳滅火時間[3]。
3.2? 煙霧大、樓層高使得救援行動較為不便
高層建筑物火災救援過程中,煙霧較大、樓層較高是影響救援行動的主要影響要素。消防登高車通常是高層建筑物滅火救援工作的主要裝備,不過現(xiàn)階段服役的消防登高車輛的登高極限大多在50m以下,極少量的能達到70m。根據(jù)相關調查,100m以上的消防登高車全國只有兩臺。高層建筑物的樓層高度通常比較高,登高車輛的工作能力很難符合消防救援工作要求的程度,加上樓層的高度過大,供水線路的管道長度無法滿足滅火工作的要求,也會嚴重影響消防救援工作的推進,很可能延誤寶貴的救援時機[4]。
4? 高層建筑物滅火救援行動現(xiàn)有技術問題的解決方案與對策
4.1? 搭建科學、合理的消防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
我國絕大部分的高層建筑都配備有相應的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以便樓內的消防工作人員能夠第一時間發(fā)現(xiàn)火情,在最短的時間內向有關消防部門傳遞火情,使消防員能夠以最快的速度到達事故發(fā)生地,極大提高了消防工作的救援效率。而在部分老舊的高層建筑中沒有安裝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相關消防部門可以定期對管轄區(qū)域內的所有高層建筑的消防設備、消防設施以及消防應急預案進行全面檢查,針對建筑的消防隱患進行長期跟蹤和治理,完善消防建設工作,保證在火災問題上能夠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解決,將火災發(fā)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5]。
4.2? 合理配置與優(yōu)化消防救援車輛以及滅火設備
當高層建筑發(fā)生火災時,消防員應根據(jù)消防設備以及消防車的不同功能進行科學合理的配備,使其能夠充分發(fā)揮各自的作用,有效應對差異化的火災事故。不僅如此,還需消防研究團隊根據(jù)當?shù)爻鞘袑嶋H樓層分布情況與樓層內具體結構有效研制出符合城市高層建筑的舉高云梯,以此提高消防部門應對城市火災的救援能力[6]。
4.3? 疏散火災事故現(xiàn)場被困人員,提高火災煙霧的排放效率
在高層建筑的消防工作中,消防人員在執(zhí)行救援工作時要以“拯救生命”為首要任務。所以,一旦火情爆發(fā),消防員需要根據(jù)實際火情與被困人員的數(shù)量和年齡特征,合理制定并執(zhí)行相應的滅火方案,迅速疏散人群,保證人員安全撤離。正常情況下,消防員采取“內外強攻”的方式進行滅火,消防員在樓內滅火系統(tǒng)的支持下,通過利用客廳陽臺、衛(wèi)生間、安全出口等重要部位開展滅火救援行動。根據(jù)高層建筑的實際情況,制定符合當前火情的最優(yōu)撤離路線和搜救方案。消防員執(zhí)行救援行動時可以在樓體外墻上加裝消防繩索、消防云梯、舉高消防梯等,保證救援的暢通和效率,必要時還可以拆除相關樓體設施設備,保證后續(xù)救援行動的順利開展。另外,消防部門還需要通過機械通風等技術手段,對樓體內部進行排煙散熱,將建筑物內部煙霧盡快排凈,避免被困人員出現(xiàn)窒息、中毒、視力模糊等現(xiàn)象,減少人群的恐慌和焦慮心理,從而使被困人員能夠順利撤離[7]。
4.4? 科學應用高層建筑物內部的供水系統(tǒng)
在進行高層建筑火災撲救工作時,需要的滅火用水量是巨大的。因此,若想實現(xiàn)高質量、高速度、高效率地救援行動,需要保證火災撲救工作中水源的順利補給。在我國高層建筑中,一般情況下都設有消火栓、自動滅火系統(tǒng)、消防水箱等,當高層建筑發(fā)生火災時,建筑管理單位應在火災初期階段及時組織滅火救援人員,合理利用高層建筑物內部的消防供水系統(tǒng)開展火災的初期撲救工作。當消防隊伍趕到火災地點時可以利用內部供水系統(tǒng)設置水槍陣地,啟動消火栓泵及噴淋泵,及時為供水系統(tǒng)加壓補水,使火災在發(fā)展初期或蔓延階段得到有效控制,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發(fā)生特大火情的可能性[8]。
5? 結語
綜上所述,由于高層建筑的特殊性,導致消防人員在實際開展救援行動時會遇到較多的困難與問題。想要高效開展救援行動,需要充分分析高層建筑火災頻發(fā)的根本原因,不斷提高對高層建筑火災救援工作的重視,完善建筑物的消防安全設施,定期對消防隱患進行排查,減少火災發(fā)生的可能性。在火災初期階段,要合理利用消防救援設備,及時疏散被困人員,利用高層建筑的供水系統(tǒng)迅速撲滅火災,保障人民的身體和財產安全。
參考文獻:
[1]吳雙.高層建筑消防滅火救援行動中技術問題研究[J].中國科技信息,2022(8):70-72.
[2]陳常青.建筑消防設施在高層滅火救援中的應用[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21,11(20):167-169.
[3]張海濤.關于加強高層建筑火災滅火救援行動的幾點思考[J].今日消防,2021,6(2):63-64.
[4]王召.關于高層建筑火災滅火救援行動的幾點思考[J].人文之友,2021(15):183-184.
[5]史章方.關于高層建筑火災滅火救援行動的優(yōu)化研究[J].科技尚品,2017(7):236.
[6]董曉瑞.高層建筑疏散逃生與滅火救援研究[J].建筑·建材·裝飾,2021(2):95-96,82.
[7]劉杰.消防員滅火救援行動中的緊急避險及安全防護探究[J].今日消防,2020,5(7):59-60.
[8]馬光.高層建筑火災危險性分析及滅火救援戰(zhàn)術策略探討[J].探索科學,2021(12):114-115.
Analysis on difficulties and key points of fire fighting and rescue in high-rise buildings
Liu Longcan
(Urumqi Municipal Fire and Rescue Brigade,Xinjiang? Urumqi 830000)
Abstract:Although high-rise buildings have greatly relieved the housing pressure of urban residents and improved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land resources, their structural design has also brought new challenges to firefighting and rescue operations. Therefore, how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firefighting and rescue work in high-rise buildings is a key research content for firefighters today. The paper analyzes and explores the technical points of firefighting and rescue operations in high-rise buildings, and proposes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firefighters.
Keywords:high-rise building; fire fighting; rescue operation; technical probl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