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發建
成功的教育需要塑造好學生健全的人格,而健全人格的形成必須以心理健康為前提。面對小學生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教師要積極主動地采取應對措施,尋找科學合理的教育方式,為培養更多身心健康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盡最大努力。
一、重視對學生的情感陶冶
對學生進行情感陶冶的做法其實是以情感人、以情育人,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之中受到熏陶和感染、潛移默化地接受教育。一是環境育情。學??梢苑e極創設能夠激發學生積極向上的教育環境,通過黑板報、宣傳專欄、重大節日的慶?;顒?、舉辦演講比賽、舉行藝術欣賞活動等方式,激發學生的積極情感和愉悅情緒,讓學生產生愉快的情感體驗,激發內心好學上進的動力。二是感情育情。學校要通過建立起良好的校風、教風及學風,確保每一位教師都能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尤其是教師要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時刻關心關愛學生,做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用情感去感染、影響學生。三是實踐鍛煉。教師要通過開展各種有益的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得到鍛煉,增強他們的情感體驗及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
二、加強對學生的信念教育
教師要引導小學生正確認識社會環境與個人的關系,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適應時代的發展,去接受各種各樣的考驗,鍛煉心理反應的適度,使學生的內心不斷地“強大”起來,以便他們正確面對和處理異常情況的發生。事實證明,如果一個人的理想、觀念、行為、需要等與社會準則不相適應,自然而然地導致他會處處碰壁,碰到的困難和挫折不斷,也就會讓自身陷于煩惱的境地,加上如果排解不當,這就導致個體心理出現問題。因此,學校要把對學生的理想前途教育、信念教育當作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也要加強對學生的價值觀、成才觀教育,爭取最大限度地避免學生出現心理問題。
三、重視對課堂的有效滲透
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善于利用各種有效手段激發學生情感中的積極因素,讓學生情感和情緒時刻處于最佳狀態。首先是協調師生關系實施和諧教學。教師可采用和諧教法,注重師生互動,善待每一個學生,做到平等待人,關心學生生活,增進師生友誼。其次是優化教學內容實施愉快教學。教師可以通過挖掘教學內容的趣味性,優化教學內容,發揮教學手段的多樣化,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時刻讓學生在愉快和諧的情緒中接受教育。第三是尊重理解學生實施參與教學。教師必須做到尊重和理解學生,通過多讓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積極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自覺性。第四是強化成功體驗實施成功教學。教師應做到因材施教,努力為每一個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和條件,并不失時機地給予學生表揚和鼓勵。
四、有效地配備好心理教師
學校要建設心理咨詢室,開設“心理問題咨詢信箱”讓學生有排解渠道,并配備好心理教師,鼓勵學生把心里的困惑或煩惱說出來,及時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促進他們心理健康發展。雖然現在有部分中小學校設有心理咨詢室,也配備了專兼職的心理健康教師,也為有心理困惑或問題的學生提供了一定的方便,但是,有些學校未真正發揮心理教師和心理咨詢室的作用,這也是學校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
五、加強與家長的溝通聯系
教師要積極主動地加強與家長的溝通交流,真正達到共同育人的目的。學??梢圆扇〔欢ㄆ谡匍_家長會等,向家長匯報學生在校學習和表現情況,共同探討育人方法。教師的不定期家訪、電話溝通等,可以及時了解掌握學生在家的真實表現情況,查找問題根源從而對癥下藥,有針對性地調整教育思路和方法,有的放矢做好學生的心理疏導工作。此外,教師還要引導家長尊重孩子的個性和愛好,對孩子的期望值要切合實際情況。
責任編輯 羅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