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

若目標是快速積累100萬元,那么組建家庭確實有可能將你送上實現(xiàn)目標的快車道。婚姻可以看作一份合同,是夫妻雙方的聯(lián)合品牌,經營得當則可取得1+1>2的效果。
兩個人積累財富比一個人快
19世紀80年代,有人對“婚姻是否有助于財富積累”的問題產生好奇,并進行了調查研究。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人力資源研究中心的經濟學家、數據收集研究專家杰伊·扎戈爾斯基,從1985年開始,跟蹤9055名當時年齡在21至28歲美國人的財富和婚姻狀況,直到15年后的2000年才結束了這項調查。
調查結束的6年后,他在《社會學》雜志上公開了調查報告,其結果表明:婚姻可以幫助財富積累。調查報告顯示,在扎戈爾斯基開展這項研究期間,單身者的財富雖然平穩(wěn)增長,但是速度很慢。15年間,他們資產中位數從開始時的1500美元增加到了10900美元。而已婚者積累財富的速度則要快得多,他們的財富積累比單身者高出93%,在他們婚姻的第10個年頭,人均財富就已經達到43000美元,年增長率高達16%。
扎戈爾斯基在報告中分析,結婚致富的一大原因是,結婚會使夫妻雙方獲得“規(guī)模效益”。兩人組成一個家庭后,會共同負擔生活開銷,這樣比兩個單身人士各自負擔自己的開銷更能省錢。
“規(guī)模效益”很容易理解,就是原本是一個人,組建家庭后就是兩個人一起存錢、攢錢。所以,即便婚前婚后個人的收支水平保持不變,財富積累的速度也會比一個人快。
不過一般情況下,婚姻也能促使個人收入的提高。羅格斯大學的全國婚姻項目聯(lián)合主任大衛(wèi)·波波諾曾說過:“人們在結婚后變得更有經濟生產力。”他認為,婚姻讓夫妻雙方更努力地工作,從而使他們在工作中取得了更大的進步,并且在投資時變得更加理智,因為他們正在為一個家庭工作。扎戈爾斯基的調查結果也佐證了這一說法:“事實上,在其他所有因素不變的情況下,已婚人士的財富每年增加約4%。”
在收入增加的同時,組建家庭后的支出,也會比一個人的時候性價比更高。例如,在上海,租一套獨立一室住宅需要4000元左右,如果兩個人一起租,那么人均支出就變成2000元;又或者是兩個人租一套兩室住宅,租金大約在6000元,人均支出也是少于一個人租一套一室住宅的。類似的情況在實際的生活中還有很多。例如吃飯問題,不管是做飯、叫外賣還是下館子,兩個人合在一起的人均支出都會少于一個人的時候,而且還能體驗到更多的菜式。
另外,家庭還有一定的避險功能。因為夫妻二人在工作和生活中是互相合作的,有了這個合作基礎,生活也就會有更多的可能性。比如,一個人單身的時候失業(yè)了,就可能面臨失去住所、餓肚子的困境;而在家庭中,一個人失業(yè)后的溫飽還是有保障的。又如,一個人想辭職成為自由職業(yè)者,沒有家庭成員的合作,邁出這一步的選擇會變得非常困難;而在家庭穩(wěn)固的情況下,這個選擇給個人所帶來的風險將減小,也讓家庭成員的一方有了實現(xiàn)理想并爭取到更多財富的可能性。
美滿家庭是積累財富的前提
從經濟角度看,結婚就是夫妻雙方合伙創(chuàng)業(yè),大家取長補短,“企業(yè)”如果經營得好,財富會越來越多。婚姻能積累出更多的財富,反過來,財富又能讓婚姻得到更多的經濟保障。
不過,想要享受婚姻的紅利,前提是家庭“企業(yè)”能夠經營得好。因為,扎戈爾斯基的調查中還展示了另外一個結論:離婚者比單身者的平均財富還要少。
如果說組建家庭有可能將我們送上實現(xiàn)100萬元資產目標的快車道,那么,離婚似乎是讓財產流失得最快的辦法之一。所以,扎戈爾斯基建議:“如果你真的在乎你的財富,就應該結婚并保持這種狀態(tài)。”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財富的流失并不是在離婚之后才開始的,而是在離婚前就出現(xiàn)了財產狀況惡化的情況。調查報告顯示,對于那些離婚的人來說,他們的財富在結婚的最初幾年里緩慢積累,然后在離婚前4年左右開始下降,其財富總額在離婚前一年跌至谷底。
走向離婚的家庭,其家庭狀態(tài)在離婚前或多或少都會經歷一段混亂的時間,家庭成員之間的爭吵、冷戰(zhàn)也是十分耗費精力的拉鋸戰(zhàn)。這樣的狀態(tài)不僅使得一個人的賺錢時間減少,也消磨了他們賺錢的斗志,甚至會使一個人失去賺錢的能力。除了收入的減少,離婚也會導致支出的增加。例如,離婚前已分居,那么失去住所的一方需要重新租房;離婚需要對簿公堂,那么訴訟費用是少不了的。這些情況,也正好解釋了上述調查結果。若一個家庭將走向離婚的結局,那么家庭財富的流失,在離婚前就開始了。
婚姻是把“雙刃劍”,組建家庭既有利于財富積累,但也能讓一個人的資產快速流失,而它們之間的差異僅在于家庭經營得好與壞。所以,想要盡快積攢100萬元,不妨讓家庭為財富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