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琪
摘 要: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學的融入應采用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共同交流與討論形式,需要教師不斷將傳統文化融入教學實踐中。本文分析了小學英語核心素養提升實踐中,融入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現狀以及問題,最后提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教學實踐的策略,期待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融入能有效提升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
關鍵詞:小學英語 英語核心素養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2.07.014
一、小學英語核心素養中融入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性
歷史告訴我們,推進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建設必須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理論引領和推動英語核心素養提升實踐轉型。對于身處成長關鍵時期的廣大青年學子來說,在教育者給予的引導和栽培之外,同樣需要用心打磨好自己,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借鑒世界優秀文明成果,形成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先進文化。
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小學英語實踐教學中具有重要意義,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在發展歷程中要堅持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關系到小學學生英語教育發展的方向和未來。當代小學英語核心素養提升實踐中,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融入英語核心素養提升實踐工作是一個復雜的問題。需要共同努力,小學在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培養工作中處于領先地位,英語核心素養提升實踐工作模式應適應當代小學英語核心素養提升實踐的時代背景需要,需要小學英語教師在這方面下功夫,通過小學,家庭和社會共同的思想教育,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理念和內容實現和諧統一。充分利用三者的綜合作用,使我們的小學生形成創新精神。
培養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意識為主的英語教學工作需要小學生參與討論思考,小學生應該發揮思想工作主體地位,教師應主動營造鼓勵小學生參與英語學習的氛圍,充分讓小學生參與其中,引導小學生接受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工作,提高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小學生學習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意識,教師在課堂的角色定位應是引導者,引導小學生進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學習。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力量可以提升學習效果。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力量對于在小學英語課堂中融入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具有提升作用。
二、小學英語教學中融入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存在的問題
1.在小學英語教材中,反映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語言材料較少。文化教學對目的文化的偏重本無可厚非,可以加深學習者對英語國家文化的理解,從而更好地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但是我們熟悉西方文化,了解文化差異,并不意味著放棄我們的民族特色和文化身份。例如,在英語語境中提倡人的自由和個性,但也應融入中華傳統文化中以人為本。主張“天地之性,人為貴”,“人者,天地之心”的內涵,傳遞孔孟之道,幫助學生了解孔子學院在世界上的影響力,引導學生在英語學習中重視儒家思想。
2.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運用發展方向尚不明確,缺乏規范指導。在作為新事物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英語核心素養提升實踐課程中,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運用方法尚未建立完善,缺乏正確可行的規范指導。小學英語教師通過摸石頭過河,都在探索在小學英語中融入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課程的力量運用方式。雖然有一些很好的參考范例,但方向不明確,定位不明確,一系列問題仍困擾著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融入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實踐。
3.教師放手讓學生進行文化感知和閱讀的意識不強,沒有有效的文化內容輸出和溝通,在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方面不夠深入。學生沒有形成自主學習的學習態度。學生依舊遵循傳統的聽講式學習方法,沒有主動探索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內核的主動性,在課堂上缺乏求知的主動性,在學習的過程中也缺乏自主探索的心態,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欠缺,沒有掌握學習方法。
4.借助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提升學生英語核心素養建設還處于初始階段,借助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提升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發展方向尚不明確,缺乏規范指導。通過摸石頭過河,小學在探索借助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提升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實踐中雖然形成了一些很好的教育范本,但方向不明確,定位不明確,導致小學英語教育建設的激勵措施不足,服務意識減弱,人力和財力不到位等。總體而言,借助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提升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建設仍處于較低水平,反映了小學英語教育缺乏評估、定位以及計劃的情況。尚未發布相應的教育指標評估標準。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借助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提升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教學效果 。總體而言,借助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提升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教學模式還不完善。
三、小學英語教學中融入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策略
1.小學英語核心素養的提升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理論和教育思想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學習對于實踐教學具有重要作用,也對做好小學英語核心素養提升實踐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過宣傳,可以激發小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探索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理論上,處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學習情況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運用新媒體技術能夠幫助學生獲得理解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能力,新媒體技術操作能力是現代小學生必備的技能之一,運用新媒體既可以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將學生學習的載體遷移至移動終端,使得教學有效性得以提升。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小學英語核心素養提升實踐中,是建立在資源共享基礎上的。例如,在英語課程“我的一家”中,教學英語人稱詞匯的同時,應將中華傳統美德以及中華文化的精髓,如仁義禮智信“五常”、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八德”等理念和本文主題融合。
2.文化教育教學活動中,小學生主動學習是新課程改革中對于他們的要求,在文化教育教學過程中,文化教育養成需要小學生自發進行學習,小學生通過發揮自主性來吸收文化教育理念,文化教育理念不可以僅僅通過教師來傳授,小學生的自主學習文化教育理念需要被教師普及到課堂中,這樣有助于提升小學生的文化教育素養和能力,也有利于提升教師的文化教育教學能力,從而實現文化教育教學的目的,并促進文化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
課外活動是學生學習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踐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要充分利用班團隊活動、學生社團活動、節日紀念日活動、儀式教育、社會實踐活動等多種載體,開展生動活潑的文化教育活動,增強學生學習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自覺性。通過個別輔導,及時對學生進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道德、心理等多方面的輔導,幫助他們克服缺點、改正錯誤、健康成長。
建立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基地。充分發揮文化教育基地的作用,創新教育手段,如與博物館進行合作,帶領小學生定期參觀文化主題展覽,提升教育效果,共同提升小學生文化學習水平。
加強校內文化宣傳。加強對在校學生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宣傳教育,每年定期開展文化課。開展文化開放日活動,讓學生體會文化的傳承性和趣味性。與學生進行文化問題探討,解決心中疑惑。通過積極開展校園文化活動,一方面,讓學生學會辨別是非,約束行為,增加校園文化氛圍;另一方面,教導學生學會用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例如,在校園內張貼論語經典語句的海報以及古詩文,配上英語翻譯,讓學生生活在英語與中華傳統文化融合的語言學習環境中。
3.加強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力度和透明度,提高小學英語教學的影響力
必須加大小學英語教學氛圍建立工作的宣傳力度。在小學英語氛圍建立工作中,必須確保文化教學信息的科學性、真實性和權威性,如設立專門的文化發布板,提高傳統文化的說服力和影響力,形成良好穩定的發展和討論氛圍。在傳統文化的滲透中,要從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入手,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學習能力都是不相同的,教師應整體上掌握學生普遍感興趣的話題滲透傳統文化,重視傳統文化教育的實踐,把傳統文化以及英語課堂教學密切結合起來,這樣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的過程中就會受到傳統文化熏染,繼而從內心深處感染小學生,逐步實現傳統文化的巧妙滲透與傳遞。
4.強化教師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與日常教學結合的水平
加強對師資團隊的建設。強化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背景下,教師是引領學生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英語結合學習的啟蒙者,小學英語教師應該首先提升自我傳統文化素養,營造小學英語核心素養提升實踐氛圍,建立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教學內容,組建教學內容學習團隊,與學生溝通互動,將以實踐為導向的教學方法和內容與傳統文化教學深度融合,熟練操作相關實踐項目,同時學習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從而有助于學習能力和思考能力的提高。
小學英語滲透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需要加強教育師資力量的建設。小學英語核心素養提升實踐中融入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面對缺乏實踐機會的困境,若不能有效組織學生進行英語實踐,學生接觸的英語知識便只停留在表面,學生無法在具體實踐中學習英語知識,掌握英語技能。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興趣會下降,無法感受到英語學習帶給自己的歡樂,在課堂學習上也會表現出機械化背誦英語詞匯和英語語法的情況,影響學生在英語學科中深度學習的效率,不利于發展小學生英語核心素養。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創新,跳出固有思維,采用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力量進行多媒體教學,最大限度地發揮實踐教學的有效性。
5.小學英語融入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課程開發與實踐模式,要求更新并創新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課程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思維需要資源基礎,在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學課程優化改革的過程中,簡化其中不符合教學模式理念的內容,更新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教學案例,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學課程的專業素材和教學內容進行優化并更新,并以增強學生能力為導向,進行緊密結合。改變傳統借助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提升學生英語核心素養教學管理理念。
傳統的英語教學管理理論是工業革命以來基于社會分工的科學教學管理理論,借助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提升學生英語核心素養是英語教學管理的一場革命,在借助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提升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發展的指導下,英語組織形式正在從傳統的金字塔式垂直結構轉變為復雜而扁平的網絡結構。最后,將建設一個適應信息時代社會發展的英語組織形式
結合英語教學文化工程建設,提高學生感知文化效率。小學英語教學文化工程的實施過程中需要依賴平臺。在未來借助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提升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教學管理中,平臺肯定會占據主導地位。一方面,應提高實用性和易用性。推廣該英語教學文化工程的目的之一是調整信息的不對稱性。同時,用線上優秀的英語學習資源實現中華傳統文化在學生中的傳播。另一方面,有必要增強信息的良性互動和傳播,信息的交換離不開雙方之間的互動。互動是英語教學的重點。英語教學線上資源的應用和多媒體設備的使用效率直接反映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學生英語核心素養提升的融合度,做好這兩方面的工作,使更多公眾關注英語教學中的中華傳統文化,提高英語教學的效率。
6.小學英語教師創新思想,在借助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提升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發展中突破教學方式和方法瓶頸
小學英語教師要創新教學管理的方法。小學英語教師為師生構建雙向互動提問氛圍,促進學生思考參與教學過程,學生可以對知識進行主動思考和消化,鼓勵小學英語教師進一步完善英語教學方法,因此,互動式治理方式旨在使小學英語教師和學生雙方主動發展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并積極激發對方的主觀能動性,實現相互激勵和信息傳遞。 讓學生通過思考和互動了解身邊小故事,因為只有清楚、徹底地理解這些小故事,學習更多的和傳統文化相關的知識,才能理解到一個偉大民族的文化精髓。
小學英語教學融入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學體系是實踐教學改革和發展的重點,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環節。學生一方面要理解并消化融入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基本理論知識,不斷培養學生的文化感知能力,跟隨時代發展,并且要看到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未來發展的形態,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增強民族自豪感。小學英語融入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課程開發與實踐的探究過程中,應將重點放在文化的完善和提升上,增加學生學習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效性,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力量平臺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可以隨時進行文化學習的機會。教師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了解的程度,以及在課堂中介紹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語言和方式制約著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興趣和理解。學生對語言教學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學的觀點和態度以及學生對文化學習的態度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參考文獻:
[1] 曠星《“超星學學習通”在傳統文化基礎課教學中的應用——以長沙師范學院為例》,《教育觀察》2020年第18期。
[2] 黃河清《傳統文化教育智能化的一些設想——對兩種美國教育模式的比較和基于“UI PIANOPED”項目的智能化探索》,《傳統文化藝術》2020年第7期。
[3] 李巖《小學小學英語融入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德育的有機結合》,《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力量導報(教育)》2012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