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慶



上半年A股市場整體呈現“V”型走勢,權益類基金凈值大幅反彈。
今年上半年,A股市場出現大幅下跌后強勁反彈,主動性權益基金也終于在大幅回撤后,迎來收益率回升。
在市場大幅波動的上半年,權益類基金整體承壓,業績分化中不乏亮點。萬家基金經理黃海通過把握結構性機會,半年斬獲了52%的收益。
“V”型走勢
今年上半年在俄烏沖突、美聯儲加息超預期緊縮、國內疫情反復等因素影響下,A股市場呈現持續下跌態勢。4月下旬,滬指失守3000點,市場情緒一度極度悲觀。權益類基金今年平均虧損幅度達到20%以上。
4月底市場觸底之后,隨著國際國內形勢的好轉,5、6月市場終于在成長股的帶動下出現反彈。整體來看,上半年市場整體呈現“V”型走勢,權益類公募基金凈值大幅反彈,年初回撤相對較大的百億級基金也開始陸續“回血”。
Wind數據顯示,華夏能源革新今年的最大回撤一度超過32%,截至6月30日,華夏能源革新A上半年業績達到-1.85%,基本收復失地。東方新能源汽車主題基金以新能源方向為主,今年以來的最大回撤曾達到36.53%,今年上半年業績最終為-3%,業績明顯回升。
部分基金“回血”后尚未回本,對于投資者來說,選擇落袋為安還是繼續持有是兩難選擇。投資者不能僅看持有的基金是否回本,還要看其風險承受能力如何。風險承受能力較低的投資者,可以選擇在基金回本后適當降低風險資產的比例;風險承受能力適中的投資者,可以選擇繼續持有,也可以對投資組合中基金進行調整,選擇長期業績表現優異的基金。
分化甚大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表現最差的是創業板指,跌幅達到15.41%;其他指數方面,深證成指下跌了13.2%,滬深300指數下跌9.22%,上證50和上證綜指跌幅分別達到6.59%和6.63%。
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基金等權益類基金指數跌幅接近9%。普通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率為-8.59%,收益率中位數為-8.99%;偏股混合型基金收益率中位數為-8.7%,平均收益率為-7.17%。
主動型基金中,業績最差的是明星基金經理蔡嵩松管理的諾安創新驅動A,上半年下跌36.79%。一季度末數據顯示,該基金大幅重倉了計算機板塊。重倉半導體的萬家科技創新上半年的收益率為-28.17%,也是業績較差的基金之一。
與差業績的基金相比,好業績基金就顯得十分亮眼。主動權益型基金中,萬家“三劍客”包攬了冠亞季軍:基金經理黃海管理的萬家宏觀擇時多策略以52.63%的凈值增長率摘得桂冠,萬家新利、萬家精選分別以46.8%、40.77%的業績緊隨其后。
萬家“三劍客”第一大重倉股陜西煤業上半年漲幅高達73.61%,為基金貢獻了較多的凈值增長。此外,山煤國際、平煤股份等也是基金的重倉股,上半年均出現了大幅增長。
基金經理丘棟榮管理的中庚價值品質一年持有年內收益率達到了15.84%,這也是主動權益基金前十榜單內唯一一只管理規模接近60億元的產品。
從基金規模角度看,今年管理總規模在200億元以上的基金經理代表產品業績跌幅普遍10%左右,整體不及市場平均表現。
綜觀全市場,廣發基金林英睿和易方達基金祁禾,在百億基金中業績表現較為突出,實力不俗。
新能源主題基金在5月突圍轉獲正收益。而周海棟管理的華商新趨勢優選通過超配煤炭、航空等板塊,為其帶來較為可觀的回報。
價值VS成長
下半年市場否會發生風格切換?是“穩增長”價值股領跑還是成長股更受追捧?
基金經理比較一致地認為應當關注“弱復蘇+強政策+估值水平較低”的組合,下半年的A股整體可以樂觀。
景順長城基金判斷,目前國內政策底與經濟底已確認。整體上判斷后市為“上有估值頂、下有盈利底”的結構行情?!肮乐淀敗眮碜院M饬鲃有跃o縮、需求走弱的壓力以及國內復蘇高度的不確定性,“盈利底”來自經濟高頻數據持續修復、二季度盈利周期低點的判斷。
下半年在穩增長與寬信用傳導下,盈利有望邊際回升,可以景氣度為線索積極把握當前結構性行情。
華商基金經理周海棟認為,從去年年底到今年4月份是一個比較典型的熊市,市場機會比較少。歷史上每一輪熊市的時間一般都為3~4個月左右。這一輪熊市結束后,后續又回到了A股80%時間的特征和選行業選股票的節奏,此時判斷市場的意義已經不太大,對于大周期的投資意義也有限。
站在年度維度考量,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價值應該是一個比較核心的環節,整個經濟在目前這個狀態來看處在新一輪“朱格拉”周期的起點,在這樣大的節奏里面,會更加關注價值型的領域和標的。站在季節小節奏考量,去年年底的估值有利于價值股,那時候基本上完全是看價值股。到4月份之后,因為成長股確實回調比較多,會看回成長方向來。但是這不代表長期觀點變化,長期還是更加偏好價值股。
易方達基金經理祁禾認為,今年2月份以來,傳統能源價格一直持續上漲,而且從目前來看這種油煤氣上游能源價格短期內還是處于比較緊張的狀態。國內和海外的電價都應聲上漲,對光伏發電等可再生能源的需求更加旺盛。應該擇機選擇光伏板塊中競爭力強、治理優秀的公司進行配置,以期分享企業的成長價值。
建信基金認為,目前來看,上市公司盈利下行空間較小,隨著大宗商品價格回落,中下游行業公司的盈利也有望逐步改善,但短期內仍需關注半年報盈利預期調整的風險。
同時,雖然A股自前期底部反彈以來估值顯著修復,但股債性價比仍處于較為有利的區間,估值分位也處于歷史中位水平,估值風險較低。
博時基金首席權益策略分析師陳顯順則看好成長股和周期股。行業配置上,他重點關注風電、光伏、新能源車、傳統汽車整車和零部件,以及以石化和煤炭為代表的資源品。
他認為,這幾個行業的共同特點是,在下半年盈利的確定性和景氣度是相對比較高的,并且經歷了上半年的調整之后,估值又處于相對比較合理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