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蔚然
關鍵詞:《覺醒年代》;革命歷史題材;新主流;新媒體傳播
《覺醒年代》是自2021年2月1日起在CCTV-1播出的一部歷史題材電視劇,由張桐、于和偉等主演。自開播后在全網持續走熱,據政企輿情大數據服務平臺監測顯示,《覺醒年代》開播后在全網引發的相關信息量高達228.82萬,平均傳播速度134601條/周,微博平臺話題閱讀總量超23億次。被《人民日報》等主流媒體發文點贊,稱其“突破了眾多同類題材的表現窠臼,獲取了深刻的思辨價值”,成為一個備受關注的現象級國劇崛起的典型。從新聞事件的新聞價值分析,在重要性上,其微博話題“覺醒年代”累計閱讀量達255億,影響力的巔峰是在2021高考中,登上了微博熱搜榜TOP2,閱讀量達11.9億。在2021年可謂是電視劇“現象級爆款”,是一件值得關注的網絡輿情熱點事件,在案例分析中具有較高的選題價值。
事件脈絡
事件產生過程
《覺醒年代》是2021年中國大陸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慶祝建黨百年的獻禮劇。2021年2月1日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首播。2021年3月19日《覺醒年代》首輪播出在央視一套完滿收官。新浪微熱點統計顯示,在播出完畢后,《覺醒年代》的網絡傳播熱度仍出現多個高點,熱度高峰出現在5月21日、6月7日等,微博話題累計閱讀量達255億。截至目前該劇豆瓣評分高達93,收獲了業內外廣泛贊譽。
事件時間梳理
事件自產生之日至之后的一個多月內在互聯網逐漸得到廣泛傳播,重要時間節點及輿情發展如表1所示。
輿情分析
輿情數據獲取
輿情熱度分析
如圖1所示,其百度指數關鍵詞搜索于6月7日達到最高值284924。《覺醒年代》自2月1日播出后,熱度平平,呈現波動上升但趨勢不明顯,3月19日為第一個熱度小高峰達45369,4月整體輿情發展較為平緩,5-6月為快速增長期,分別在5月4日、5月16日、5月22日呈現幾個熱度高峰,輿情關注度不斷增加。這反映出網民同步電視追劇反饋相對滯后,以及獻禮好劇在電視平臺播完后很有可能在網絡平臺吸引二次關注,總體網絡熱度呈反復波動、迅速上升的趨勢。
情感偏向分析
“良心好劇”“實至名歸”“每一個鏡頭語言都是藝術的展現,都值得被放大欣賞”“歷史課本上的人物從書里走出來了”“每一集都有讓人醍醐灌頂的經典語句”,輿情情感偏向根據抽取《覺醒年代》的網民評論、博主評論、媒體觀點分析可得,針對該劇的情感偏向大部分處于正面積極,極少部分有負面的情感表達。《覺醒年代》收獲了口碑和流量數據上的成功,讓年輕受眾群體心甘情愿成為它的“自來水”(網絡詞,意為自發推薦某一款產品而不求回報)。
媒體覆蓋指數分析
媒體覆蓋指數是指關于輿情事件報道的媒體數量及其變化趨勢,據統計顯示,2月1日至5月26日共有5580家媒體參與《覺醒年代》相關話題的報道,人民網等中央級媒體占比9.44%,《北京日報》等省市級媒體占比75.85%。自媒體的參與情況為,共有143家視頻網站參與傳播,包括抖音、好看視頻在內的51家短視頻平臺,嗶哩嗶哩、愛奇藝在內的59家視頻網站,使《覺醒年代》以多渠道吸引關注。
輿情傳播分析
全媒體宣發:吸引受眾參與
在《覺醒年代》的“破圈”之路中,宣發傳播讓其吸引穩固了更多受眾。該劇不僅在CCTV-1播出,還在微博、抖音等多個渠道上線宣傳,主流媒體宣傳、熱搜話題、自媒體博主多方聯動掀起熱度高潮。根據鷹眼速讀網的分析,社交網絡平臺是主要的輿論聚集地及話題討論平臺,占比為44%,網站論壇、微博、微信、抖音幾乎覆蓋了當今年輕人的社交語境,《覺醒年代》在微博上的相關話題就多達112個,閱讀總量超過25億次。據優酷平臺站內數據顯示,《覺醒年代》發布彈幕的人群中,90后、95后占比是全站基準值的l6倍,年輕受眾是主力軍。其次是新聞客戶端傳播,占比為20%,《覺醒年代》熱播后,騰訊新聞等客戶端對其進行了創作團隊報道,進一步擴大了傳播效果,覆蓋更多年齡層的受眾參與。
主流媒體引導:發揮正面作用
《人民日報》、新華社等主流媒體相繼對《覺醒年代》發文點贊。
《人民日報》以《從歷史縱深處回望初心》為題發文,評價《覺醒年代》“真實細致地表現一批民族先進分子。”稱贊“該劇不僅是一部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的優秀之作,也是一部黨史教育的生動教材。”新華社談《覺醒年代》“破圈”的啟示,“百年之前革命先驅們的奮斗之路,引發許多年輕人共鳴。這部正劇拍得好看,好就好在一個‘真字。”騰訊新聞表示:“一部激蕩思想的歷史文化大劇。”主流媒體作為引導輿論的風向標,相較于自媒體來說,其對于《覺醒年代》的正面文章對受眾接納、提升熱度發揮了更大的作用,微博話題“覺醒年代人民日報發文”網絡討論量排前列,官媒上陣親自“打call”宣傳為該劇帶來了堅實的基礎。
融合網絡文化:接地氣作反差
《覺醒年代》作為一部比較嚴肅的歷史題材正劇,在其網絡熱門話題中,我們發現例如“yyds”“安利”“硬核”等當下年輕人網絡流行語頻繁出現,將嚴肅歷史題材幽默輕松化的做法,使其更接地氣,減少距離感。相關壁紙、表情包的大量輸出更是將劇情人物和當下網絡文化融合一體,吸引了年輕人的興趣,比如微博話題“看覺醒年代時的我”中,例如“不愧是我”“延年的不屑”將劇中人物、臺詞制作成趣味表情包,蔡元培先生的“陳獨秀,你坐下”表情包被廣泛應用在網友的社交生活中,更加擴大了電視劇本身的傳播力。同時,還將劇中人物做成卡通壁紙、頭像,為嚴肅題材帶來了輕松幽默的氛圍,與歷史劇本身的嚴肅甚至沉重悲傷形成反差,歷史偉人與幽默可親相碰撞,這種反差萌吸引了人們的興趣也豐富了話題的娛樂性,促進了電視劇進一步全民傳播。
媒體角度建議
主流媒體保持引導力,推動優秀影視傳播
統計顯示,2月1日至5月26日有5580家媒體曾參與《覺醒年代》相關話題的報道,其中中央級媒體527家,占比9.44%,省級媒體1493家,占比26.7%。主流媒體的發聲是網民獲取權威信息的重要渠道,人們對其有天然信任的感覺,也對其要求更高。主流媒體要把好內容關,根據時代背景和需求篩選高質量佳作,發揮本身傳播作用對優質國產正劇進行宣傳鼓勵,擴大其影響度,推動形成優秀文化凝聚力。
自媒體強化責任意識,合理引導輿論熱點
包括抖音在內的51家短視頻平臺跟進宣傳,促進了《覺醒年代》多渠道觸達受眾,自媒體更具輕松娛樂的特質,網絡流行語、表情包、短視頻混剪等推動了電視劇全民傳播,但是要注意度的把握,強化責任意識、版權意識,甄別內容優劣,合理利用平臺的交互性、碎片化、豐富性特點促進優秀影視熱度積累。
《覺醒年代》在2021上半年的“破圈”事件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首先,其作品自身選角用心、制作精良,是經過層層打磨而生產的良心好劇。其次,處于建黨一百周年特殊的時代背景之下,在社會輿論積極引領、宣傳學習黨史的氛圍下,《覺醒年代》作為一部革命歷史獻禮正劇容易更受到關注。同時,主流媒體及相關自媒體的鑒賞甄別能力較好,起到了不錯的輿論引導作用,全媒體宣發促進了該劇關注度進一步提升。多方因素促進了這一歷史劇走紅“破圈”。探析原因,尋求路徑,此次網絡輿情反映的不僅是一部《覺醒年代》的爆火,更將是“新主流”國產劇、主旋律、歷史劇春天的到來。
(作者單位:西北政法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