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灼
一、新時代背景下書法教育的意義
中學生是祖國的未來,需掌握漢字書寫能力,提高自身藝術鑒賞能力,審美素養能力,從而領悟與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將書法中所蘊含的做人品格、氣質、人生價值觀轉化自身修養,成為有人文情懷,有責任擔當,有優雅氣質,樂觀豁達的現代公民。
二、春聯書法創作在書法教育中的積極作用
書法教學不僅是一門課程,更是一種藝術表現形式。隨著學校美育工作的推進與落實,絕大部分學校已將書法納入日常教育教學中,但由于師資力量以及優質資源的缺乏,導致書法教育開展缺乏趣味性和實用性,學生學習熱情度不高。在新時代,隨著人們審美能力的提高,很多家庭張貼的都是手寫春聯書法作品,這恰好給學校開展春聯書法創作教學活動提供了良好的群眾基礎。開展春聯書法創作課程,一是能提高學生學習書法的興趣,創作出來的春聯,能應用到現實生活中,這不僅給學生輸入了積極學習的動力,同時對書寫技能的提高也有一定的幫助;二是自己創作的春聯有了供人鑒賞平臺,增強了學生的獲得感和自信心;三是對聯的創作有一定規則,有嚴謹的平仄、對仗等要求,要求學生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并熟悉傳統春聯習俗、民族風俗等;四是春聯書寫的內容大多表達人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詩詞句子,學生長期研習能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審美素養和積極的生活態度。
三、春聯書法創作中的審美素養培養策略
1.以書載道,以美育人。學校為春聯創作課程創造條件,一是建設特色書法教室,整合社會優質資源,編寫校本教材,完善春聯書法課程設置,為春聯書法創作開展打下堅實基礎;二是促進多學科融合,書法教師、語文教師、美術教師強強聯手,打造春聯書法精品特色教學案例,通過基礎知識、技能傳授、社會實踐相結合的“三位一體”書法教學新模式,推進新時代學校書法教學的實施;三是通過咬文嚼字,掌握對聯的平仄、對仗等基本規律,提高學生的文字功底,使學生能夠獨立完成春聯文字的創作,體會象形文字之美;四是設置多維度評價體系,“過程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相結合,“自評”與“他評”,“量化”與“非量化”評價相結合,一方面檢驗學習成果,記錄成長過程,另一方面有利于學生發現問題,修正問題,促進良好品質的形成,從而達到提高審美素養的教學目的。
2.以書養德,以美化人。書法的審美包括書法點線美、結構美、空間美意趣美、鑒賞美、創造美等,經過春聯書法創作課程學習,學生從中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感染,逐漸將審美水平提高;通過到社區開展調查研究,評選廣大群眾最喜愛的春聯類型,最受歡迎的春聯內容,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為春聯創作打下堅實基礎;通過“一研一練”相結合,即“研文字功底”與“練書寫技能”相結合,夯實基礎,德藝雙馨;通過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名家進行校園與創作春聯等活動。評選“我最喜愛的原創春聯創作”“我最喜愛的春聯小書法家”等,營造校園濃厚的書法學習氛圍;通過普及傳統文化知識,學生形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充分體會書法莊嚴與逸美,形成認真嚴謹,不急不躁,氣定神閑的良好習慣,達到既學藝又育人的教學境界。
3.以書立信,以美培元。作為初中生,能把所學得的知識充分展示出來,為居民定制春聯作品,現場揮毫,不但開闊了眼界,鍛煉了膽量,提高了技能,獲得滿足感,增強自信心,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審美素養。同時作為新時代的“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人”,增強了文學修養,豐富了文化底蘊,陶冶了高尚情操,形成正確的審美價值取向。在新時代背景下,將傳統書法藝術傳承并推動其不斷發展,讓中華民族的優良品質在新一代學生中生根發芽,成為伴隨其一生的審美素養能力,從而增加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綜上所述,春聯書法作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飽含中華民族創造世界,創造生活的智慧。在信息萬變的新時代,年青的一代更需要不忘初心,把書法藝術中蘊含的剛與柔,峻與秀,張與馳等審美體驗轉化為精神力量,從而形成高尚的審美素養,真正踐行新時代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美育精神,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責任編輯 邱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