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曼華
朗讀訓練,是學生學習語言的的重要途徑。重視朗讀訓練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發展學生語言能力,發展學生思維,陶冶學生情操,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小組合作模式下,課堂合作朗讀教學能有效增強學生體悟文本的能力,落實小學生朗讀訓練,激發學生朗讀興趣,提高學生朗讀水平。
一、萬般滋味,皆在朗讀
語文課堂應該是詩意的課堂,而放聲朗讀恰是詮釋詩意語文的基本方式。朗讀有助于學生體會作品的內涵,使情感自然地流淌出來,從而更深刻地感受文字的情味與含義。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用好小組合作模式開展朗讀訓練,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引導其通過朗讀活動逐漸認識更多的生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帶給自己更多的樂趣,從而進一步鞏固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在學習中的主動性。
二、埋下種子,讀出枝繁葉茂
(一)任務明確保高效
小組合作朗讀任務在內容的選擇及問題的設置上,應針對本單元語文要素及本節課教學目標,有針對性地選取重點朗讀的內容并設置與之相對應的問題。以五年級上冊第18課《慈母情深》為例,單元其中一個語文要素是“體會作者描寫的場景、細節中蘊含的感情”,針對此語文要素,教師可選取6~9自然段——在工廠找母親的場景作為精讀部分設置小組合作任務。結合單元導讀及課后習題,可以設置這樣的問題:我從? ? ? 這些語句中體會到? ? ? ?,我可以讀出這樣的感情。引導學生在朗讀中品詞析句、悟出情感。
(二)形式萬變激興趣
教師應該根據課文內容及特點設置多樣化的形式進行小組合作,如接龍朗讀、分角色朗讀、組內挑戰讀、表演式朗讀或小組互評讀等等,讓學生在多形式的朗讀中感受合作的意義及朗讀的樂趣。五年級上冊第六課《將相和》,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接龍表演朗讀第7至9自然段——完璧歸趙,學生通過表演去朗讀,變得十分積極認真,因為孩子天生有著強烈的表演欲望,而通過表演朗讀,也能使學生在人物的語言中,感受其充滿智慧和勇敢的精神。
(三)展示多彩顯魅力
為了提高學生對朗讀的興趣及重視度,教師在不斷強化的同時,還應該增強展示環節的儀式感。教師可以根據朗讀內容的特點多樣化地選擇展示方式,以增強學生的朗讀興趣。以五年級上冊第六課《將相和》為例,教師可以設置以分角色朗讀為形式進行小組合作,與之對應,制作“藺相如”“廉頗”“秦王”及“旁白”的頭飾。在我的教學實踐中,當老師拿出這些精美的頭飾時,學生便會迅速在小組中分配和朗讀任務,以爭取更多的時間進行練習,因為每一個小組十分期待上臺展示,教師只是制作了簡單的道具,卻增添了朗讀的無限樂趣。
(四)評價有效互提升
有展示就有評價,評價是為了有效提升學生對技能的掌握。小組合作模式實施至今,很多學生已經能自如地表現自我,但卻往往缺少有目的性地傾聽。如若學生沒法做到有目的性地傾聽,就無法給予他人有效的評價;同理,教師如果期望學生在評價過程中能說具體、說有效,則應引導學生進行有目的性的傾聽。為此,教師可借助小組評價標準引導學生有針對性地傾聽。有了具體的標準,學生就能有針對性地傾聽,也能給出具體的、有效的評價。這樣不僅展示了自己,也實現了小組有效的、具體的互評,使得小組朗讀變得更加有意義。這不管是在自評、小組評,還是在全班評都是行之有效的。但是評價若僅止步于此,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失去動力和興趣。此時,教師可增設小組獎勵機制以增強學生朗讀興趣,如以小組統計表為輔助,在每次合作朗讀任務結束之后,由組內的計分員統計分數,月累計排名第一的評為“最佳朗讀者”,這些同學將獲得獎狀和獎品。增設獎勵機制,不僅增強朗讀的樂趣、提高學生朗讀的興趣,也在無形之中促使學生自覺努力提高個人的朗讀水平,營造了濃厚的朗讀氛圍。
責任編輯 李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