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是我國農業發展的必然要求,分析評價地區的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水平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以湖南省為研究對象,從農業現代化、農村現代化兩方面選取10個指標利用熵值法構建評價體系,采集14個市州的相關數據,對湖南省2011—2020年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水平進行測度,探討湖南省近年來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情況。結果表明:衡陽、常德、永州的農業農村發展水平得分位列前三,而張家界、湘潭、湘西自治州得分分別排在倒數一、二、三位,表明衡陽、常德市的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水平較高,張家界市發展水平最低;14個市州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主要集中在發展階段和提升階段;根據各地區的資源稟賦和經濟水平,將14個市州分為四大區域,即長株潭城市群、環洞庭湖區、湘南地區和大湘西地區,區域得分由高到低分別為湘南地區、洞庭湖區、長株潭城市群、大湘西地區,呈現出區域發展不均衡態勢。建議湖南省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應注重區域差異,關注弱勢城市,引導不同區域的產業側重。
關鍵詞 農業農村現代化;評價指標體系;熵值法;湖南省
中圖分類號:F320.1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2.13.002
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抓好“三農”領域重點工作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小康的意見》,提出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全力補齊“三農”領域的主要短板。2020年10月29號,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在此背景下,對于地區農業農村發展水平的測度尤為重要,依據測度可以準確評價發展成效。湖南作為產糧大省,對其各個市州的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水平進行測算及分區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目前國內的水平測算研究多數集中在省份宏觀數據分析上,如張應武等運用動態因子分析法分析我國30個省份2013—2016年的面板數據,發現我國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水平從橫向看整體呈東高西低的趨勢,從縱向看各個省份的增降幅度和波動各不相同[1];崔春生等開創性使用猶豫模糊多屬性決策方法對河南、山東、四川、河北、湖北、廣東、江蘇和黑龍江省進行農業現代化水平評價研究,得出山東是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最高省份這一與眾不同的結論[2];李剛等、魯春陽等、姚成勝等、楊華等學者分別運用改良的TOPSIS方法、熵值法、專家評價法、障礙度模型分別對青海、河南、江西、陜西省的農業現代化水平進行分析,發現所研究省份的農業現代化水平均整體上升,但是不同省份各指標的增減幅度各不相同[3-6]。可以看出,學者們對于具體市州的研究或分區研究涉及較少。本文以湖南省14個市州為研究對象,運用熵值法對各市州的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水平進行測算,然后進行分區研究,對該省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提出針對性建議。
1? 評價方法
1.1? 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是指導我國未來一段時期“三農”工作的頂層設計,參考巴?哥爾拉等[7]、李剛等[3]、章磷等[8]、覃誠等[9]的指標體系,構建農業現代化、農村現代化兩個準則層,具體指標體系見表1。
1.2? 綜合評價方法
熵值法是用來判斷某一指標離散程度的方法,指標的離散程度越大,對系統評價的影響程度也越大,因此可通過熵值法為多指標綜合評價確定權重。
首先,對指標原始數據進行歸一化處理,當為正向指標時,計算方法為:
(1)
當為負向指標時,計算方法為:
(2)
式中,[cij]代表極差歸一化后的值,[maxbij]和[minbij]分別代表某一具體指標原始數據在參評年份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對指標樣本在所有參評年份中所占的比重進行計算,計算方法為:
(3)
式中,[pij]代表指標樣本在所有參評年份中所占的比重,再確定各指標的熵值,計算方法為:
(4)
式中,[ej]代表指標的熵值,在計算熵值的過程中存在[pij=0]的情況,為了保證公式(4)有意義,對于[pij=0]的值均采用加0.001的方法進行調整,再確定指標的差異系數,計算方法為:
(5)
式中,[sj]代表指標的差異系數,最后計算出其指標權重,如下所示:
(6)
最后運用權重計算出各市州不同年份的農業農村現代化得分,公式為:
(7)
式中,U為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水平評分。
1.3? 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階段劃分
李剛等將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階段分為準備階段、起步階段、初步實現階段、基本實現階段和完全實現階段[3];覃誠等將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階段分為起步階段、發展階段、提升階段、轉型階段、沖刺階段和基本實現階段[9]。參考現有文獻,筆者將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階段分為起步階段、發展階段、提升階段和基本實現階段,具體劃分標準見表2。本研究階段劃分僅采用簡單分段。
2? 結果與分析
根據湖南省統計局的區域經濟資料及各地區的資源稟賦,將湖南省14個市州分為四大區域,分別是長株潭城市群(包括長沙市、株洲市和湘潭市)、環洞庭湖區(包括岳陽市、益陽市和常德市)、湘南地區(包括衡陽市、永州市和郴州市)和大湘西地區(包括婁底市、邵陽市、張家界市、懷化市和湘西自治州)。
2.1? 各市州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水平
根據公式(1)~(7)計算出各市州的農業農村現代化得分,并進行排序,具體得分列于表3。由表可知,湖南省14個市州的農業農村發展水平平均得分中,衡陽、常德、永州位列前三,而張家界、湘潭、湘西自治州排在倒數三位,其中張家界在近十年的發展中,指標體系中有很多數值都是倒數第一,這可能與張家界的旅游產業占主導、農業不受重視有關。
各市州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水平可分為波動上升、波動下降和平穩發展三類,其中波動上升的有岳陽、益陽、常德、衡陽和邵陽5市,波動下降的有張家界、懷化、株洲、湘西自治州及湘潭5個市州,平穩發展的有4個市州,分別為長沙、郴州、永州和婁底。
2.2? 各市州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階段劃分
在湖南省14個市州中,衡陽市的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水平整體最高,在2015年踏入了基本實現階段,后續有增有減,整體是在基本實現階段;常德市排名第二,于2020年觸摸到基本實現階段的門檻;其他市州大部分集中在發展階段和提升階段,其中益陽市于2015年由發展階段上升為提升階段,并且一直維持在提升階段,所以將益陽市歸為提升階段;14個市州中僅有張家界基本上處于起步階段,水平較低,具體階段劃分情況見表4。
2.3? 四大區域的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水平比較
由表5可見,區域得分由高到低分別為湘南地區、洞庭湖區、長株潭城市群、大湘西地區。湘南地區的農業農村現代化得分最高,可能是因為其作為湖南產業承接的重點區域,一直秉持保護生態環境,將湘南地區建設成為珠三角區域經濟中重要的出口加工基地、優質農產品基地的發展理念,產業發展兼顧農業發展,以工帶農,區域整體步入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的提升階段;排名第二的洞庭湖區,是傳統農業發展區,幾乎每年的第一產業增加值均占到全省第一產業增加值的30%左右,步入了提升階段;長株潭城市群排名靠后的主要原因是株洲市和湘潭市均為工業強市,其農業農村現代化得分都不是很理想,區域整體水平靠后;大湘西地區的近十年得分排名墊底,可能是由于大湘西地區的地形條件及著重發展生態旅游等原因,其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不理想,整體還處于發展階段,有待于進一步提升。
3? 小結
綜合分析,湖南省各區域的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呈現不均衡態勢。長株潭城市群的經濟水平最高,但其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水平卻不是最高,考慮到長株潭城市群的農村面積不大、區位優勢明顯等因素,可以發展現代都市農業,形成區域特色;湘南地區農業農村現代化整體發展水平較高,可以考慮進一步提升的對策;洞庭湖區繼續發揮產糧區域特點,將農業做強,農村建美;大湘西地區要逐漸改變產業側重,不能一味依靠旅游業,應尋找自己的區域特色農業,如山區果園等,努力做大做強農業產業,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應武,歐陽子怡.我國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水平動態演進及比較[J].統計與決策,2019,35(20):95-98.
[2]? 崔春生,朱向琳,任亞丹,等.基于猶豫模糊多屬性決策方法的農業現代化水平評價研究[J].管理評論,2019,31(11):195-201.
[3]? 李剛,李雙元.青海省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水平研究[J].農業現代化研究,2020,41(1):24-33.
[4]? 魯春陽,文楓,張宏敏,等.基于改進TOPSIS法的河南省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評價[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20,41(1):92-97.
[5]? 姚成勝,胡宇,黃琳.江西省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綜合評價及其推進路徑與區域模式選擇[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20,41(5):65-75.
[6]? 楊華,芮旸,李炬霖,等.陜西省農業現代化水平時空特征及障礙因素[J].資源科學,2020,42(1):92-97.
[7]? 巴·哥爾拉,劉國勇,王鈿.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新疆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水平測度[J].北方園藝,2020(17):145-152.
[8]? 章磷,姜楠.黑龍江省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水平綜合評價[J].北方園藝,2021(16):161-169.
[9]? 覃誠,汪寶,陳典,等.中國分地區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水平評價[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22,43(4):173-182.
收稿日期:2022-03-17
作者簡介:姚清(1995—),四川岳池人,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應用經濟學、金融學。
E-mail: yq1577314582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