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梓煥
“創客”最早是由英文單詞“Maker”翻譯過來的,主要指的是在興趣或愛好的驅動下,努力將頭腦中的各種創意轉化為現實的人。這個群體不以追求經濟利益為目的,不拘泥于傳統理念的束縛和限制,敢于打破常規,樂于接受、學習和創造新事物。高中信息技術教師應意識到信息技術課程對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性,并將“創客教育理念”貫穿于教學全過程,鼓勵學生將自己腦海中的創意轉化為具體的成果,以此幫助其開拓思維、大膽創新,逐步成長為兼具豐富學識與創新能力的優秀人才,將來能夠為民族的發展與強大提供不竭的智力支持。
一、營造情境,啟發創新
在高中信息技術課堂上營造良好的教學情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其能夠主動發散思維、大膽想象和積極創新,從而能夠實現思維的質變。
比如學習“使用搜索引擎”這個部分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先播放一小段介紹搜索引擎的短視頻,視頻內容為“一位常年在家中創作的作家想買幾盆花放在書房中,但不知道哪種類型的花既好看又有益健康,這個時候,他打開了手機的搜索引擎進行搜索……”短短幾分鐘的視頻,營造了一個良好的情境,可以讓學生對搜索引擎有一個初步的認識。緊接著,教師引導學生掌握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讓其在實踐過程中摸索和掌握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在這個過程中,有的學生甚至懂得發散思維、觸類旁通,創新意識得到了啟發,從而不斷摸索搜索引擎的各項功能,甚至懂得利用百度文庫查找資料、利用百度識圖查找圖片,從而迅速掌握搜索引擎的基本功能。
二、發布任務,創意設計
信息技術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教師將“創客教育理念”融入到教學過程中,應當注重實踐教學,并竭盡全力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孵化創意的實踐環境,比如發布一些有趣的任務,讓其能夠大膽提出各種創意和構想,并通過動手實踐的方式來檢驗頭腦中所產生的各種創意是否能夠落地成形,落地之后是否具有實際使用價值。
例如學習與“視頻”相關的內容時,教師在課堂上播放一些精華視頻給學生看,讓學生嘗試著分析一下這些視頻好在哪里,為什么能吸引那么多人觀看?隨后,教師可以發布一個任務,讓學生學習和借鑒優秀視頻的剪輯手段,并嘗試著運用最簡單的“愛剪輯”軟件制作一個小視頻,可自行選定視頻主題和內容。視頻制作結束以后,學生將自己的作品發送給教師,由教師將視頻作品統一發布到網站平臺,由網友先對學生的視頻作業進行評價,一周后再看看哪位學生的視頻瀏覽量、評論量更高。與此同時,教師也需要對學生的視頻作業進行批改,但應多以肯定和鼓勵的評價為主。
三、小組合作,完成創新
團結協作是現代學生必須要掌握的一項重要技能,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在踐行“創客教育理念”的過程中,應當為學生創設小組合作學習、創新的機會,以此向學生傳遞團結協作的精神品質,讓其逐步意識到團結協作是創意轉化為現實的重要力量之一,在今后的學習和創新過程中,能積極與他人進行合作,以此實現共贏。
比如學習“圖像的采集與加工”這部分的內容時,教師可讓學生自行分組,以小組為單位制作一張關于學校運動會的海報。小組內部成員需要進行分工,有的學生負責搜集海報背景圖片,有的學生負責構思海報文字內容……資料搜集完畢以后,小組成員們一起就海報的設計進行討論和構思,并集體進行合作實踐,對海報進行加工、修改和完善,使得集體的智慧和創意能夠融入到海報設計當中,體現集體合作的優越性和創新性。
總而言之,在現代社會當中,創新對個人及國家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價值。在素質教育背景下,高中信息技術教師也應當響應教育部門對創新型人才的呼吁,將“創客教育理念”融入到教學過程中,并通過營造情境、發布任務以及小組合作等方式充分踐行創客精神與理念,讓學生能夠勇于打破常規、掙脫束縛,在學習和實踐過程中主動發散思維和積極創新,不斷提高個人的創新意識和能力。
責任編輯 王思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