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昭節
數字化轉型是當今世界發展的時代大勢,是生產力進步和生產關系調整的最大變量。對于國家和地區競爭而言,數字化轉型更是半點也慢不得。寧波打造全球智造創新之都,既要加快構建以數字經濟為核心的現代產業體系,又要深化數字技術與先進制造技術深度融合,要讓智造成為寧波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金名片”。
近年來,寧波加快發展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突破千億。加快推進智能化改造和“上云用數賦智”,新智造企業群體迅速壯大,累計8萬多家企業實現“上云”,規上企業完成8580個智能化(自動化)技術改造項目,建設市級以上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258個,培育省級智能智造工程服務機構61家、國家級2家,取得了較好成效。但總體上看,智能制造等先進制造技術應用還不普遍,相對于近1萬家的規上工業企業而言,擁有數字化車間的企業占比僅為2.6%;在役工業機器人1.64萬臺,規上企業戶均擁有機器人數量不到2臺,智能制造普及率總體偏低;一些塊狀區域、一些行業生產方式比較落后,還存在大量的“散弱亂”企業。
下一步,要實施數字經濟“雙萬億”工程,加快發展集成電路、智能終端、軟件與信息服務、數字貿易、直播經濟、大數據、區塊鏈等數字經濟核心產業,推動“產業大腦+未來工廠”數字經濟系統支撐體系建設,探索未來農場、未來市場、未來實驗室等創新組織模式,力爭數字經濟增加值、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營業收入均突破萬億元。要實施智能制造“進萬企”工程,分行業、分層級、分類型開展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和推廣應用,培育壯大以“燈塔工廠”“未來工廠”為標桿,以“5G+工業互聯網”試點為引領,以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為主體的新智造企業群體。對頭部企業,要推動“大優強”培育企業從生產制造數字化向設計研發、物流倉儲、營銷管理等全流程數字化發展,打造一批“未來工廠”標桿。對重點行業和特色塊狀經濟,要推進細分行業特色化數字化改造,按照“一縣一業一案一平臺”模式,推動智造技術創新擴散,全面提升行業智造水平。對量大面廣的中小企業,要發揮工業互聯網平臺、各類工程服務公司的作用,以“機器換人”“平臺+APPs”等方式賦能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對勞動強度大、作業環境差等落后制造工藝和環節,堅決予以淘汰,決不能把落后產能帶入下一個五年。
打造全球智造創新之都,最核心的要素是人才。要強化產業鏈、創新鏈、要素鏈、政策鏈、服務鏈多鏈融合,優化產業生態。要高度重視智能制造復合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養,探索“技術高管”“產業教授”制度,支持在甬高校、產業技術研究院、企業等協同培養復合型人才。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完善訂單式培養和聯合培訓體系,全面推行企業新型學徒制,打造一支高素質的產業工人隊伍。
(作者為寧波市發規院黨組成員、總經濟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