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楚


摘要:目的 探究呼吸內科護理工作存在的安全隱患及解決對策。方法 選取2021年3月~2022年1月我院呼吸內科治療的20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100例。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模式,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針對性的安全隱患護理模式,比較兩組患者不良事件發生率和患者護理滿意度。結果 呼吸內科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隱患有呼吸管路脫落、跌倒、墜床、誤吸等。觀察組不良事件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干預后,觀察組自我管理能力評分均較高(P<0.05)。結論 實施針對性的安全隱患護理模式可以顯著降低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對于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意義重大,同時還能夠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
關鍵詞:呼吸內科;護理工作;安全隱患;護理對策
呼吸內科收治的患者較為特殊,該科室慢性病患者居多,病情長,疾病發展迅速,存在的護理安全隱患較多是呼吸內科顯著的特點。本文旨在研究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并總結有效的護理對策,以降低呼吸內科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率,提高該科室護理服務水平。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3月~2022年1月我院呼吸內科治療的20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100例。對照組男50例,女50例;最小年齡23歲,最大78歲,平均(46.31±2.12)歲;觀察組男51例,女49例;最小年齡24歲,最大79歲,平均(47.02±1.31)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存在的問題及措施
1.2.1 呼吸內科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隱患
(1)專業知識不牢固。剛參加護理工作的人員缺乏臨床護理工作經驗,協調組織能力較差。具體護理工作中難免存在問題,一旦出現緊急情況不知道如何處理,病情危重的患者巡視不到位等,增大了呼吸內科護理工作的風險,增加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率。
(2)人員配置相對薄弱。呼吸內科對護理人員的需求量較多,在護理人員人手不足的情況下難以滿足患者需求。長期對護理人員較高的需求,護理人員每天都存在超負荷工作的情況。較大的工作負荷顯著增大了護理人員的工作壓力,精力會不集中,直接降低了護理水平,難以滿足患者對護理工作的要求,降低了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3)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健全也是呼吸內科護理工作存在的安全隱患之一。在科室管理制度不健全的情況下,難以形成對護理人員的有效約束。尤其是針對緊急事件沒有制定完善的處理流程,在管理體系缺失的情況下,會導致護理缺陷問題的發生。
(4)護理人員綜合素質有待提高。雖然護理人員綜合素質有了一定提升,但是與醫療衛生體系發展要求還存在一定差距。具體表現為解決臨床實際性問題的能力較差,綜合素質參差不齊,急救技能掌握不熟練、理論知識掌握不牢固、應急處置能力較差等,均會降低呼吸內科護理工作質量。此外,受專業技能的限制,護理人員不能及時發現患者存在的問題,將會增加并發癥的發生率,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再者護理人員具體工作中,核心制度落實不全面,沒有嚴格執行三查八對制度,容易出現給藥錯誤,導致護患關系緊張。
(5)意外事件。老年患者是意外事件的高發人群,如情緒不穩定、狂躁等引起跌倒墜床、對胸腔積液和氣胸引流過程中,引流管安置不恰當出現管道脫落、對咳血處理不及時,導致誤吸及管擴張劑、利尿劑、降糖藥物等藥物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
(6)護理操作執行不到位。如忽視吸痰操作,在沒有了解患者基本情況就盲目吸痰,吸痰時間上控制不合理,導致患者出現低氧血癥。進行氧療時,忽視血氣分析,導致氧流量調整不合理引發不良事件的發生。
1.2.2 解決對策
針對呼吸內科存在的安全隱患,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模式,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針對性的安全隱患護理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健全呼吸內科安全管理制度。針對存在的安全隱患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優化科室護理工作流程,促使每一位護理人員嚴格遵守安全管理制度,不斷提高護理工作水平,高效落實細節管理。
(2)落實對重點時段的嚴格護理管理。在護士長的帶領下,要落實護理人員對重點時間段的嚴格管理,備齊完善的急救藥品和急救器械,日常管理中,注意培養護理人員的慎獨精神。針對呼吸內科突發事件和緊急事件要制定靈活的排班制度,尤其是在入院患者高峰期,科室要制定彈性化的排班制度。
(3)強化護理人員責任意識。呼吸內科的護理人員要具備較強的責任意識,杜絕工作中出現馬虎大意、工作不細心等問題。呼吸內科的護理人員要嚴格遵守醫院的規章制度,明確自身工作崗位職責,嚴格落實查對制度和病房巡視制度,避免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
(4)加強對重點患者和重點護士的嚴格管理。化療患者、病情嚴重的患者、老年患者等是呼吸內科需要重點管理的人群。護理人員要注意全面評估以上患者存在的危險因素,并根據評估結果制定針對有效的防范措施。呼吸內科輪轉的實習護士、新入職的護士等要加強重點管理,強化對護理人員的安全責任教育,努力提高他們的風險管控意識。
(5)努力提高護理人員護患溝通能力。科室要定期落實對護理人員的專業化培訓,著重培養護理人員護患溝通能力。實施護理操作之前,要詳細告知患者具體流程以及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尊重患者知情權,提高患者參與治療護理的依從性,避免意外事故發生引起的護患糾紛。
(6)加強對意外事故的有效防范。護理人員要注意綜合評估患者,分析患者可能出現的意外,提前制定防范措施。病房內安全設施要安裝到位,避免周圍環境導致患者出現意外事件。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患者不良事件發生率。(2)比較患者護理滿意度。(3)運用ESCA量表評估自主護理能力。(4)運用CD-RIS量表評估心理彈性。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患者護理不良事件比較
觀察組不良事件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自我護理能力評分
干預后,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3討論
大量臨床實踐顯示,呼吸內科護理工作中存在諸多的安全隱患,直接提高了該科室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
本次研究著重分析了呼吸內科常見的安全隱患,總結了導致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的原因。并針對該科室存在的安全隱患,制定了有效的護理對策。結果發現,呼吸內科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隱患較多,如呼吸管路脫落、跌倒、墜床、誤吸等。觀察組不良事件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均<0.05。同時觀察組生活質量、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更明顯(P<0.05)。分析原因可能在于:強化護理人員與患者之間的有效溝通,護理人員能夠將疾病的相關知識和治療成功的案例告知患者,使其更加深入、全面的認識自身疾病,同時能夠增強治療信心和治療依從性。對患者的生理和心理變化及時了解,并指導其日常生活,使其保持健康的心態,有利于減輕其不良情緒;強化對護理人員的專業知識和護理操作技能培訓,能夠提高其護理效率和護理水平,使護理人員的知識結構不斷更新,通過主動、積極的學習新的操作技能和護理知識,能夠使護理人員更好地應對風險事件的發生,保證患者的治療安全,能夠盡可能地滿足其護理需求,進而改善預后恢復。通過分析各種風險因素,并采取有效的護理安全對策,能夠將護理不安全因素解決,科室通過利用有效的手段,促進護理人員的風險應對能力和基礎理論水平有效提高,從而使風險事件的發生減少。
綜上所述,深入對呼吸內科護理工作安全隱患的分析,制定有效的護理對策非常必要,能夠提高護理滿意度,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李倩.呼吸內科護理安全隱患分析與防范對策[J].繼續醫學教育,2020,34(10):141-142.
[2] 張文芳.呼吸內科護理工作存在的安全隱患分析與管理對策探究[J].人人健康,2019(14):210.
[3] 程常香.呼吸內科患者存在的安全隱患與護理對策[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40):233,238.
[4] 岳衛英.呼吸內科護理安全隱患分析與防范對策[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7,5(28):155-156.
[5] 陳清清.呼吸內科護理安全隱患分析與防范對策[J].家庭醫藥.就醫選藥,2017(7):171-172.
[6] 包旭艷.呼吸內科護理工作存在的安全隱患分析與管理對策[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4,22(13):2267-2268.
[7] 黃慧嫦,林秀華,翟錦華.呼吸內科護理工作存在的安全隱患與對策[J].社區醫學雜志,2011,9(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