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蓓蓓
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英語教育教學,需要切實地改變以往“灌輸式”教育模式,關注學生的自主性,增強師生交互、生生交互,實現課堂的翻轉,繼而構建理想的教與學的關系,由此確保小學英語教學質量不斷提升。從這個角度來看,正確認識合作教學模式在小學英語教育教學中的效能,是很有必要的。
一、設定小組,開展集中性的預習活動
小學英語預習屬于英語學習中的重要板塊,多數情況下都是以學生個體為單位來進行的,這樣可能缺乏相應的學習氛圍,學生難以集中注意力進行預習,繼而影響實際預習效果。為了改變這樣的局面,教師可以切實將合作教學模式融入預習板塊,架構理想的預習環境,以確保小學英語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升。譯林版四年級下冊Unit 2“After school”學習之前,教師要求學生提前設定好小組,然后完成集中性的預習任務:以“after school”為話題,探討自己在這個時間段都會做什么,每個組員可以以造句的方式將其講述出來,小組組長可以將每個人的活動內容記錄下來,有的是play table tennis,有的是 have a football match,有的是have a swimming
lesson,然后讓小組組長對小組的活動內容進行歸納,用英語來表述,這樣的表述內容會在課堂開展之前呈現。再者,要求小組成員可以記住對方的活動內容,然后嘗試在組內進行簡單的對話練習,自主創設對應的對話情境,然后進行前置性的演練。很明顯上述的兩項活動,都可以為后續英語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以小組合作的方式來進行,可以激發學生參與預習的積極性,還可以使集中性預習活動的價值得以發揮。上述小組合作預習模式效果的全面發揮還需要注意如下節點:小組組員的分配需要達到理想的狀態,小組活動的設定需要增強交互性,選擇理想的小組長,確保可以對課后活動進行有效組織和管理,以確保集中性預習活動的效果得以全面提升[1]。
二、優化合作機制,實現與課堂的銜接
小學英語教育教學中,除了可以實現預習板塊與合作教學模式的融合之外,還需要積極地將合作教學模式與課堂聯系起來,依靠這樣的方式確保實際的合作機制能夠得以架構,這樣小學英語教育教學自然會朝著高質量的方向發展。從這個角度來看,教師要懂得正確看待合作機制在英語教育教學中的價值,確保合作教學模式可以很好地與課堂銜接起來。比如,在譯林版五年級上冊Unit 4“Hobbies”學習的時候,教師就高度重視小組合作教學模式與課堂的銜接:(1)頭腦風暴板塊。讓學生在小組范圍內探討各自喜歡的事情,并且探討自己喜歡的原因,比如有組員說I like playing basketball,有的組員說I like drawing,有的組員說I like playing the piano,讓學生進行自由的交互,增強彼此的了解,營造良好的小組學習氛圍。(2)對話演練活動。要求所有小組成員都參與進去,要記住剛才各個組員講述的自己的hobby,然后以接龍提問的方式來進行,第一個學生詢問第二個學生的hobby是什么,第二個學生詢問第三個學生,第三個學生詢問第四個學生,第四個學生詢問第五個學生,第五個學生詢問第一個學生,依靠這樣的接龍演繹活動,確保學生可以更加熟練地掌握本單元的核心語句:What do you like doing?I like sth.(3)鼓勵學生對上述對話演練中的詞匯現象進行歸結。很多學生會發現其中涉及名詞轉換為動詞的語法知識,比如dance轉換為dancing,read轉化為reading,draw轉化為drawing,sing轉化為singing,play轉化為playing,swim轉化為swimming。也就是說在合作歸結的基礎上,可以將本單元中的這種詞性轉換的知識梳理出來,架構完善的知識體系,確保為后續的語言持續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當然在上述教育教學中,多數情況下學生的語言學習積極性都達到了良好的狀態,也就是說他們喜歡以集體探討的方式學習語言、積累知識[2]。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英語教育教學中,教師要關注學生自主性的激發,創設小組交互性的情境,讓學生在合作預習、合作探討的過程中,進入理想的小學英語學習格局,不僅可以夯實語言基礎,還可以實現諸多語言素養的鍛煉,繼而使小學英語教育教學質量得以不斷提升。當然,在此過程中,教師還需要不斷地去反思合作教學過程中的細節性問題,比如如何進行組員的分配,如何選派小組組長,如何確保在課外的時候小組可以切實地開展對應的語言學習活動。
參考文獻:
[1]汪金霞.小學英語合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方法[J].新疆教育學院學報,2015,31(3):35-37.
[2]張超.試論合作學習理念下的小學英語教學設計[J].教育教學論壇,2018(17):217-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