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在工程項目建設期間,高處作業的現象極為普遍,高處作業環節具有明顯的危險性特征,一旦安全隱患控制不當,將會導致嚴重的事故發生。施工單位應充分認識到高處作業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意義,強化落實各項安全管理工作要點,避免安全事故發生,確保建設環節更加安全有序。本文首先分析常見高處作業形式,總結高處作業安全事故種類,并提出引發高處作業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及應對措施。
[ 關鍵詞 ]高處作業;事故風險;控制措施
中圖分類號:TU71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2.06.061
在工程項目建設環節中,許多作業任務需要在高空完成,高處作業現象十分常見。為了確保參建人員的人身安全,應做好高處作業安全管控工作,從多角度出發,避免安全事故發生,以此推動我國建筑業可持續發展。
1? ? 常見高處作業形式
臨邊作業、攀爬作業、洞口作業、懸空作業、交叉作業、架設作業,及維護作業是最為常見的高處作業形式[1]。第一,臨邊作業是指作業面四周無圍護,或圍護高度為0.8m以下。攀登作業是指應用專業的攀登設備,在攀登條件下完成相應的作業內容。洞口作業是指在洞口邊緣處完成的高處作業。懸空作業是指在懸空條件下完成的高處作業。交叉作業是指作業現場出現的不同層次高處交叉作業現象。架設作業是指腳手架、跨越架安裝及拆除環節中涉及的各項作業。維護作業是指應用專業的機械設備對建筑外部進行裝飾、清潔等工作內容。此外,還包括線路架設、管道架設、設備安裝、設備維修等工作內容。
2? ? 高處作業安全事故種類
2.1? 高空墜落事故
高空墜落是工程項目建設期間高處作業環節普遍存在的事故種類。一般情況下,當出現以下兩種問題時,高空墜落事故極易發生。第一,高處作業人員數量多,聚集相對密集,作業人員需要經常移動自身位置,防墜落安全防護用品未使用或使用不規范。此外,孔洞臨邊防護設施缺失或不規范也會導致高空墜落事故發生。第二,參建人員在工作過程中未認識到自身位置存在的危險性,將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操作過程當中,忽視周邊動態作業環境的不安全性,這也會導致高空墜落事故發生。高空墜落事故不但會對參建人員人身安全造成嚴重的威脅,還會影響施工單位經濟效益,產生其他負面影響。
針對此類事故,在高處作業展開前,管理人員應對作業人員的安全裝置佩戴工作進行檢查,做好安全防護設施功能驗收工作,分階段完成相應的檢查任務,檢查合格后方可安排高處作業人員展開高處作業任務。其次,對于高處作業人員而言,應佩戴好相應的防護裝置。當作業高度超過3m時,應佩戴好相應的防墜裝置。優先選用雙扣五點式安全帶。
2.2? 物體打擊事故
在工程建設期間,項目現場孔洞臨邊防墜物措施不到位、腳手架通道處缺少擋腳板,一旦管理不當,將會導致物體打擊事故發生。此外,在項目建設過程中高處時作業小型工具不使用防墜繩,小件物品不放在工具袋內,人員違規高空拋物,也會使物體打擊事故發生率大大增加。物體打擊事故發生率與現場管理工作水平呈反比關系,為了避免觸電事故出現,應加強項目現場監督管控,確保各線路規劃更加科學合理,避免存在混亂現象。
2.3? 火災事故
火災事故主要存在于項目建設現場高處動火作業,下方存在易燃物的情況下。在高處動火作業過程中,未開展作業先決條件核查,動火點下方無接火盆/斗或防火布/毯,加之無專人進行監護,一旦發現火情,往往已經錯過了最佳滅火時機,造成人員傷亡或財產損失。室外高處動火作業火災,往往借助風勢,迅速發展為不可控制的火災。
對于施工現場存在的火災隱患,需要從以下幾個角度做好相應的管控工作。第一,應做好高處作業火源熱源管理工作,使明火與可燃物之間保持指定的距離。各類用火作業應在獲得作業許可后,安排專業的人員對作業環節進行監管,作業完成后應做好相應的清理工作,及時熄滅殘余火苗。第二,為了避免電氣線路故障而引發的火災事故,應做好電路負荷的分析計算工作,以此選擇導線截面,并派專業的電工人員對線路進行安裝。第三,現場作業人員不可出現亂丟煙頭等違規現象。第四,應做好相應的消防裝置設置工作。
3? ? 引發高處作業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
在工程項目建設期間,多項因素均會導致高處作業事故發生。管理人員應加強高處作業環節分析及研究,明確影響高處作業安全的各項因素,采用有針對性的手段進行控制。筆者根據自身多年工作經驗,從以下四個角度出發,展開相應的研究。
3.1? 人員因素
從現階段工程項目高處作業實際情況來看,當出現安全事故后,絕大部分施工單位會通過提高安全管理力度的方式,強化安全管理工作水平,但仍有部分施工單位及參建人員未認識到安全作業的重要意義,在高處作業過程中,各項行為極為隨意。部分施工單位及參建人員存在僥幸心理,認為安全事故問題不會出現,更不會對自身造成影響,未引起足夠的重視程度。但當安全事故真正出現時,卻無法補救。對于施工單位管理人員而言,如果管理人員未養成良好的安全理念,未做好相應的安全管理工作,將會使高處作業環節存在隱患問題。此外,部分高處作業人員身體狀況未滿足高處作業要求,仍會參與到高處作業當中。在實際作業過程中,作業人員未按照規定標準完成相應的工作任務,或擅自進入封閉區域或站在易出現墜落事故位置,最終導致安全事故發生。
3.2? 防護裝置因素
在工程項目建設期間,吊物墜落事故將會導致工程項目建設安全受到嚴重的威脅。首先,部分施工單位在機械設備引入及購買過程中,未做好前期的質量檢查工作,這就會導致漏檢問題存在,設備質量難以滿足工程建設要求。其次,部分施工單位為了獲取更高的經濟利益,未根據高處作業標準購買相應的防護裝置,雖然這樣能夠降低防護裝置采購成本,卻會為后續建設環節埋下嚴重的安全隱患問題。第三,雖然部分施工單位已經購買了相應的防護裝置,但防護裝置存在質量問題,最終使高處作業安全事故發生率大大增加。第四,各類安全防護裝置,當出現功能不完善或強度不達標時,也會導致安全事故發生。
3.3? 管理工作因素
在工程項目建設環節中,管理人員的管理力度與安全風險發生率密切相關。如果項目建設現場安全管理工作落實不到位,將會引發各類安全事故。首先,就工程項目建設現場實際管理工作情況來看,管理力度普遍存在不足,導致安全風險難以得到有效的避免。其次,部分施工單位未成立專業的安全管理部門,也未聘請專業的安全管理人員。第三,雖然部分施工單位已經聘請了專業的管理人員,但人員配置不當、人員工作態度散漫的現象時有發生,最終影響各項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第四,部分施工單位未根據規定及要求擬定相應的安全管理方案,或程序及標準缺乏可執行性。第五,風險評估工作不當,施工單位未做好前期系統全面的危險隱患排查及分析工作。第六,后續安全教育未落實到實際,各項工作流于形式。最后,高處作業缺少內容完善的應急預案,應急設備不齊全,在開工前并未做好相應的事故應急演練工作。
3.4? 環境因素
首先,在高處作業過程中,作業面普遍存在著場地狹窄、濕滑及不平整的現象。其次,部分作業區域缺少良好的照明條件。第三,空氣流通不暢,作業面內部有害氣體超標。第四,作業過程中出現極端天氣,例如暴雨、暴雪等,最終對高處作業安全性造成嚴重的威脅。
4? ?高處作業安全事故控制措施
對于引發高處作業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管理人員應通過有針對性的手段進行管控,以下為筆者總結出的幾點心得經驗[2]。
4.1? 強化人員管理
首先,要確保高處作業人員身體條件良好,不存在不適應高處作業的疾病,定期做好高處作業人員體檢工作,確保高處作業人員身體健康。此外,還應加強高處作業人員身體條件檢查,通過檢查后方可投入到高處作業工作當中。其次,對于登高架安裝、高處設備安裝、高處設備檢修、高處設備拆除的工作人員,應具備國家頒布的特種作業資格證明。第三,施工單位應使參建人員養成良好的安全意識,可利用組織參建人員學習經典案例或在項目建設現場指定位置設置相應的警示標語的方式,強化參建人員的安全理念,使其充分認識到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避免出現違規操作行為,使高處作業環節有序展開。
4.2? 強化物資管理
首先,高處作業環節涉及的安全標記、機械設備及電氣設備,應由施工單位在高處作業工作展開前做好相應的檢查工作,確認功能完好且無故障后方可投入使用。其次,施工單位應做好作業人員集中活動區域及高處作業出入口的防護棚搭設工作。第三,應對項目建設現場涉及的孔洞及蓋板的牢固情況進行檢查,在孔洞周圍設置好相應的圍擋裝置。第四,在容器高處作業過程中應戴好相應的通訊裝置,使高處作業人員與地面保持緊密的聯系。當出現特殊狀況時,應及時安排搜救。最后,對于腳手架應做好相應的驗收工作。當監理參與安全管理工作時,應安排專業的監理工程師對施工現場涉及的腳手架進行驗收,做好使用過程的監督管控工作。當腳手架使用完成后,還應做好后續拆卸環節的管理工作,避免出現違規行為,確保各項操作準確無誤。
4.3? 強化管理力度
首先,在工程項目招標過程中,建設單位應在文件中對施工單位安全管理部門及人員提出一定的要求,確保施工單位內部有完善的安全管理機構,且具備工作經驗及持證上崗的安全管理人員。在工程項目施工環節展開前,建設單位還應做好管理人員篩選工作,最終使各安全管理人員具備良好的能力。其次,應做好施工組織規劃擬定、安全措施擬定、技術標準擬定、方案內容編制及應急預案編制工作。當編制完成后,應由多方對內容進行審核,從而判斷各項文件內容的可行性,以此提高各項安全措施的有效性。第三,在工程項目施工環節展開前,還應編寫相應的安全協議書,對各方責任、建設要求、管理目標加以明確。此外,還應簽訂安全承諾書,確保工程項目建設環節涉及的防護用品、安全裝置能夠落實到位,以此提高安全管理工作水平,避免安全事故發生。第四,在高處作業展開前,應做好相應的應急演練工作,及時解決演練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之處,確保后續救援工作的有效性。第五,應建設完善的責任制度內容,對參建人員的責任內容加以明確。最后,應加強應急人員及應急物資的管控工作,確保應急人員及物資能夠隨時投入使用,以此降低事故影響及危害。
4.4? 強化施工環境管控
首先,當高處作業現場出現照明條件較差的現象時,應做好臨時照明裝置、應急照明裝置設置工作,確保作業環境更加明亮。當作業面出現通風不暢的現象時,應做好相應的通風工作,通風完成后還需進行檢驗,檢驗合格后方可展開后續建設任務。其次,當作業面濕滑且不平整時,應做好場地修復工作,確保基礎面更加安全。第三,當出現極端極惡劣天氣時,應立刻停止高處作業。當天氣好轉后,應判斷作業面是否穩定牢固,做好風險評估,無問題后方可展開后續作業。
4.? 其他管理工作要點
首先,應做好復雜節點高處作業防護措施的分析工作,明確高處作業平臺建設標準及相關設施的數量、樣式及位置,不可出現為了提高施工進度而隨意降低防護標準的現象,使得建設環節存在隱患問題。其次,應做好項目建設現場值班管理工作。管理人員應擬定科學完善的值班表,避免出現管理間斷的現象。第三,應定期做好相應的安全巡查工作,每晚對參建人員宿舍進行檢查。熬夜及飲酒人員不可在第二天參與到高處作業工作當中,避免出現墜落事故。第四,應做好班組化管理工作,通過推廣班組化管理方式,利用班組長的管理模式,由班組長負責班組內部管理內容。當班組成員出現違規行為時,應向班組長進行追責。最后,應該加強邊緣性施工安全管控,延點施工、加班施工要確保各項安全保障措施落實到位,嚴禁安排單人施工作業。通過層層施壓的方式,使參建人員能夠養成良好的安全意識,及時對各類事故進行解決。
5? ?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工程項目建設期間,高處作業極為普遍,一旦出現違規行為,將會導致風險事故發生率大大增加。管理人員應加強安全管理力度,通過科學有效的措施確保參建人員人身安全。在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高空墜落事故、觸電事故及吊物墜落風險時有發生。管理人員應充分掌握事故的發生情況,利用有針對性的措施對其加以管控。此外,還應明確引發高處作業事故出現的主要因素,利用有針對性的手段對其進行解決,從多角度出發,確保高處作業任務安全、高效、高質量地完成,以此使工程項目能夠按期交付。
參考文獻
[1]黃慶.房屋建筑工程高處作業安全管理[J].工業建筑,2021,51(3):1.
[2]張玉明.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管理措施探討[J].建筑與裝飾,2017(12):2.
[ 作者簡介 ]劉賓,男,河南寧陵人,中國核工業二三建設有限公司,工程師,本科學歷,研究方向:建筑項目安全生產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