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萌
7月下旬,《科學導報》記者來到運城市聞喜縣石門鄉的羊肚菌種植大棚里,一棵菌菇沒見到,卻看到了滿棚綠油油的菠菜,這是為何?“羊肚菌4月底就已經采摘完畢,等我們把這茬菠菜賣完,下個月還能再種一茬菜,然后從10月到明年4月又是種羊肚菌的季節了。要想多掙錢,就得人地兩不閑嘛!”面對記者的疑惑,正在大棚里忙碌的村民張聯合笑著說道。
石門鄉地處中條山腹地,是聞喜縣境內唯一的純山區鄉,光照充足、林木資源豐富、晝夜溫差大,為食用菌種植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近年來,石門鄉黨委、政府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充分發揮山區獨特的自然和地理優勢,瞄準食用菌種植這一產業,通過協調流轉土地、籌集資金購買設備在青山、橫榆、后川、石門等村建設大棚,發展食用菌產業,助力農民增收。
食用菌產業是石門鄉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但每年5~9月是羊肚菌種植的空檔期,設施大棚就要閑置4個月。面對石門鄉羊肚菌種植空檔期,聞喜縣農業農村局張龍武帶領縣蔬菜站技術人員在調研中發現,以種植綠葉蔬菜為主的口福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雖然經驗十分豐富,但由于城郊地域夏季氣溫太高,他們應季主打的菠菜等喜涼蔬菜較難種植,而石門鄉屬于純山區鄉鎮,夏季氣候涼爽,且當地空檔期的設施大棚水肥條件齊備,特別適合種植喜涼的綠葉蔬菜。經多次交流,集中雙方優勢資源開展合作。
“羊肚菌種植下種溫度在20℃以下,現在正值暑天,溫度太高,不適合種羊肚菌。大棚空閑三四個月太可惜,我們通過充分調研,和大家商議決定利用這段時間來種菜,這樣又能增加不少收入呢!”張龍武告訴記者。今年5月,石門鄉政府對種植空檔期的設施大棚進行種植準備,在山西農大蔬菜專家指導下,選擇適合山地條件的星火143等優質品種,由口福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提供全程產銷服務。
特殊的山地冷涼氣候加上成熟的種植經驗,種植的10畝菠菜、兩畝茼蒿都長勢喜人,目前已開始采收,畝產1500公斤以上,發貨價每公斤6元,一茬26~28天,畝收入可達9000元以上。9月底前還可以種植2茬,夏白菜、西藍花等品種正在定植過程中。
口福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王作新說:“我們合作社始終踐行‘抱團取暖、共同致富的初衷,‘一棚多用的套種栽培模式,充分利用羊肚菌、喜涼蔬菜等植物間不同的生長規律,通過時間上的有機組合,實現了在有限的土地上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據石門鄉有關負責人介紹,預計今年石門鄉利用空檔期設施大棚種植夏季蔬菜總播種面積能達到100畝以上,產量40萬公斤,實現增收200萬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