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信任不能代替監督,沒有監督的權力必然導致腐敗,這是一條鐵律。在國有企業構建“多位一體”的大監督體系,既是對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也是提升企業管理能力和管理質效,實現各項經營戰略的內在要求和重要支撐。
當前,國有企業監督體系建設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和薄弱環節,一是監督主體需要進一步統合。監督工作協調性不夠,黨委、紀委、巡察、派駐、合規以及職能部室多頭監督、力量分散,存在協作不暢、各自為戰情形,既有重復監督,又存在監督空白。二是監督責任需要進一步壓實。監督主體對監督職責定位及業務流程認識不夠精準的問題;同時改革后職能部門既履行管理職能又履行監督職能,某種程度上存在自己監督自己的問題,既當運動員又是裁判員,監督的內生動力不足。三是監督隊伍建設需進一步強化。各監督主體在本部門和本系統內部循環,監督人員客觀存在的年齡結構、知識技能、工作經歷、綜合素質能力不適應工作需要。實際工作中,如何有效破解這些問題,積極穩妥推進構建大監督體系工作,實現以監督壓實責任、推進落實;以監督加強管控、提升質效;以監督約束權利、合規經營,將監督效能轉化為經營紅利,筆者認為可從可操作、可優化、可持續的路徑切入,著重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各級黨委要主動踐行管黨治黨主體責任,加強對監督工作的領導,牽牢責任制這個“牛鼻子”“卡住兩端,做實中間”。
1.“卡住兩端”。輸入端要緊扣“責任”二字,建立覆蓋所有監督主體的責任體系。一是整合監督力量,成立黨委領導、多部門參與的聯合監督委員會及其辦公室,明確領導機制。二是明確監督職責。將黨委全面監督,紀委、巡察、派駐的專職監督責任、黨委工作部門和各基層黨(總)支部的監督責任,以及各企業系統和各級領導班子成員“一崗雙責”、業務領域的監督職責以規章制度形式予以明確。每年年初以責任體系為基礎融入年度重點工作部署,形成年度黨風廉政責任書和承諾書,組織各級黨委和責任主體分別簽字背書,以明責諾責推動守責踐責。輸出端要緊扣“落實”二字,定期檢查考核推進工作落實情況;抓好黨內政治生活質量,特別是年度民主生活會、組織生活會,以及領導干部述責述廉必須針對黨風廉政建設“一崗雙責”落實情況情況進行說明。黨委組織部、人力資源部(干部部)、紀委等管理監督部門協同檢查評估各責任主體是否按分工落實責任,重點盯不落實的事,追不落實的責,查不落實的人,首尾銜接形成閉環。
2.“做實中間”。一要優化權力運行機制。把堅持黨的領導和完善公司治理融入頂層設計,完善黨委會、董事會、總經理辦公會議事規則,厘清各治理主體權責邊界和決策事項,分類明確黨委在重大決策中的決定權、把關權、監督權,形成黨領導的決策科學、執行堅決、監督有力的權力運行機制;二要力促黨內監督貫通。壓實黨委主體責任、紀委監督責任、書記第一責任人責任和班子成員“一崗雙責”,四項責任各司其職、同向發力;研究制定關于紀律監督、巡察監督、派駐監督統籌銜接的意見,強化全面從嚴治黨整體合力,做實做強監督基本盤。三要健全配套制度機制。健全完善領導干部履行“四責”的報告和監督機制,為全集團推進大監督工作提供統一規范;
1.建設支撐平臺。一是抓好頂層設計。根據公司黨委相關制度規范,研究制定《關于構建“多位一體”監督體系的實施辦法》,進一步完善現行“五聯五力”構建大監督體系的《實施方案》,對各項工作進行統籌謀劃,明確領導機構、組織體系、工作要求、責任追究等事項。二是搭建議事平臺。將既有的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聯席會議拓展為監督工作聯席會議,作為大監督建設基礎工作載體。三是提供制度保障。圍繞聯合監督成員單位責任、年度監督工作計劃與實施等重要組成部分,配套建立權責清單和系列管理制度,為大監督體系順暢運行提供可靠保證。
2.職責“四權分置”。一是分設監督權。發揮各專職監督和業務監督部門作用,按照“誰主管、誰監督”的原則,明確監督職責,實現監督全覆蓋,確保各監督部門職責清晰,不缺位、不越位。二是歸口調查權。按照“誰監督、誰調查”原則,對發現的問題,由有關部門牽頭組織調查,確保問題有人管、工作有人抓、責任有人擔。遇到重大調查工作,由聯席會議協調組織開展調查。三是集中審核權。著眼監督權力制衡,保持精準執紀和政策一致性,通過聯席會議對重大問題調查結果、調查過程和處理建議進行審核,形成問題處理意見。四是專責執行權。黨紀處分由紀委負責,政紀處分、組織處理、經濟處罰等處理意見的執行由人事部門負責。
3.工作“三個協同”。一是強化計劃協同。對重點監督檢查工作集約統籌,研究制定集團《年度監督工作計劃》,消除重復監督、監督空白,提高監督效率。二是強化信息協同。定期召開監督工作聯席會議,加強工作對接;構建一對一、多對一溝通機制,實現信息共享;對重要工作進行會商。三是強化行動協同。強化日常監督協同,建立跨部門聯合監督檢查機制,實現人才、專業、信息共享和精準有效監督;強化問題調查協同,對監督中發現的重大、復雜、疑難的問題,協調多部門參與調查處理。
1.努力破解對“一把手”和同級監督難題。一是制定專門制度。探索開展上級紀委同下級黨委班子成員集體談話、上一級紀委書記定期與下一級黨委書記談話、下級一把手在上一級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上述責述廉等工作。二是扎牢權力籠子。進一步落實“一把手”不直接分管人事、財務、物資采購、重大項目,參加會議、醞釀決策末位發言表態,班子成員不能同時分管相互制約的權力事項等制度。三是強化履職監督。細化監督內容,規范工作流程,緊跟中車步伐持續完善長江政治生態檢測評估體系,逐步構建相互銜接的閉環測評機制。
2.努力打通全體系全業務大監督循環堵點。一是協同推進全業務廉潔風險防控與內控工作有機融合。協同開展內控體系評價和全面風險管理測評,針對各業務鏈條暴露出的廉潔風險點制訂防腐措施并嵌入相應的規章制度,持續完善內部控制,防范廉潔風險。二是努力做大做強全系統基層組織監督力量。要各黨(總)支部書記和紀檢委員履職培訓和履職監督,提升黨支部監督戰斗力;推行“特邀監督員”制度,將基層“探頭”布的更多擦得更亮。三是把“管”和“治”更多體現在日常。要綜合運用走訪調研、談心談話、檢查考核等方法,讓干部感受到監督、習慣被監督,讓群眾知道監督、參與監督。
3.數據共享共用,促進優勢互補。突出監督信息歸集、廉政檔案管理、政治生態評價、監督流程監控等功能,打造跨部門的綜合分析數據庫,與黨委“三重一大”運行監督系統、紀委案管系統、巡視巡察整改日常監督信息化系統、風險管理一體化信息系統實現數據對接,對日常監督發現的信息進行在線監控、集中管理、高效處置。
在此基礎上,要將有權必有責、有權必擔責、濫權必追責的權利監督理念貫徹始終。對失職失責、造成嚴重后果或惡劣影響的,堅決追究責任。在工作推進過程中還要配套制定相應的實施方案,對具體工作進行指導規范,不斷在推進中完善,在完善中提升,和大監督工作各監督主體協同配合,共同打造“多位”各負其責、“一體”協調運行、整體合力增強的監督工作體系。
(作者單位:中車集團太原機車車輛有限公司 張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