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深入推進“一件事一次辦”改革舉措,對市場主體實現企業開辦、企業準營、員工錄用、涉企不動產登記、企業簡易注銷5項政務服務一次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一件事一次辦”是一種套餐式的政務服務,解決了過去申請人辦事跑斷腿、材料一大堆、表格填不完的痛點?!耙患乱淮无k”雖然沒有直接給市場主體補貼,但在提高政務服務效能過程中,為市場主體節約了時間、精力,使其可以盡快投入經營。
2019年以來,全國多地推行了“一件事一次辦”,市場主體受益匪淺。此次國常會又提出新要求,說明還有一些市場主體急需的服務事項沒有完全覆蓋,需抓緊打造“一件事一次辦”升級版,進一步解決市場主體痛點。
打造“一件事一次辦”升級版,亟待統一標準。我國地區發展差異較大,在國家層面制定統一標準不現實。借鑒此前“多證合一”改革經驗,目前已有部分省份提出以省為單位,規范統一省、市、縣、鄉、村同一政務服務事項的辦理條件、流程、時限、申請材料等要素。各省政務服務的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可成為深化改革的著力點。
打造“一件事一次辦”升級版,還要換位思考,優化服務。對于相關業務,政府工作人員已經駕輕就熟,但辦事的市場主體大多是頭一遭。如何把群眾頭疼的“一堆事”變成看得懂的“一件事”,需要站在申請人的角度,細化場景、設計問題、提供清單,避免申請人揣摩著選了半天,卻“未查詢到材料信息”。
“一件事一次辦”的工作量龐大、細碎且復雜,改革推進到現在,剩下的都是硬骨頭。培育壯大市場主體,應對經濟下行壓力,這些硬骨頭必須啃下來。改革未有窮期,發展永無止境。只有做優做細政務服務,才能讓企業辦事更便捷,讓人民群眾更滿意,以更優營商環境助力穩經濟、穩市場主體。(摘自《經濟日報》10.4 金觀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