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慶春
摘? ? ?要:對中職物理網課教學進行嘗試,通過實際取證,數據分析,得出中職物理網課教學的必要性,以“閉合電路歐姆定律”為課例,進行教學探究。即課前(發送預習)+課內(線上教學)+課后(練習反饋)為主線。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借助短視頻、仿真軟件等,把握線上、線下教學的有機街接,發送微課、演示實驗和課件等,實現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物理核心素養,從中收獲物理網課的教學經驗,為在家上學及化解疑點提供支持與資源共享,使線上、線下教學更加有機地統一起來,形成互補。
關鍵詞 :中職物理; 網課 ;化解疑點; 閉合電路歐姆定律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蓬勃發展,虛擬現實技術正漸漸邁向成熟,特別是5G技術和移動終端的發展,拓展了人類感知的能力,改變了產品的形態和服務模式。借助平板或手機,“網課”應成為學生攻克疑點或難點的金鑰匙,也可以理解為“新式查字典”,也是我們教學上克敵制勝的補充,并且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學生萬一病假、休學時,能成為答疑的手段和補課的有效方式。依托網絡和移動終端的云班課、釘釘平臺、班級優化大師、微課、課件、國家數字課程云平臺等,那么,物理教學網課就成為中職物理教師必備的基本技能。物理實驗多,概念和規律抽象。如何利用好信息技術?如何克服無法現身說課的在線難題?如何實現經驗短缺條件下的教學資源儲備?并且將教學發揮到極致?因此,本文借此進行教學嘗試和探究。
1? 中職物理線上教學分析
1.1? 網課教學民意測評
針對2000年2月的這一學期,對所任教2個班級共計84位學生家長或監護人,利用釘釘平臺進行民意測評,采集數據(見表1)。
從民意調查獲得的數據可知78.57%的家長對網課表示認可,認為“在家上學”是可取的。對于網課的教學時長,容易看出家長并不認為45 min為最佳,大都認為短一些更好,而家長更看重的是實際教學效果,其次是授課內容、方式也看中,還有就是學習者的一種精神面貌。
1.2? 中職物理網課的特點及推送方法
線上教學相對不受時間及空間上的制約,但物理學科的概念多而且抽象,定理、定律有其獨特的內涵與外延,特別是要求加強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明確指出“立德樹人,增強學生文明素養,社會責任意識和實踐本領”,并要求“一技傍身”。故而實驗教學的彌補是不可忽視的環節。怎樣實現宅家又能實施有效教學,并培養學科的核心素養呢? 這是亟待研究的一個新課題。“在家上學”的推送過程為:課前發送資源(預習)+課內以教為中心+課后(復習鞏固)的主線。現以“閉合電路歐姆定律”這節課教學為例,予以網課的展示,望能拋磚引玉。
2? 閉合電路歐姆定律的網課教學嘗試
2.1? 課前發送微課或學習課件
在進行課前預習時,可以多結合多媒體課堂輔助教學軟件,將音頻、仿真軟件、微課、錄像、手機、網絡技術手段等融入。并設置相關學習任務,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可以通過反復觀看視頻來完成相關任務,并可以及時反饋學習效果,讓教師在課堂上有針對性地輔導、講解。動畫等信息化手段融入到物理專業課程預習當中,短視頻、微課短小精悍,覆蓋面廣,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直觀、動態地顯示,豐富課堂教學,提高教學實效[ 1 ]。
站在學生學習的角度進行預習設計,把預習過程變成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的過程。所以要求教師要精心設計學生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在多種多樣的學習活動中獲取知識、發展能力。盡量發掘教材中的情感和情趣因素,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設計和運用不同的預習方法,根據不同的預習方法設計不同的預習活動,根據不同的預習活動選用或制作不同的微課、課件ppt[ 2 ] 等。所以預習資源以何種形式呈現,也是有講究的,也不是課中、課后資源的重復的首推。通過最佳的情境、畫面、音樂、色彩和語言效果刺激學生的感官,以期達到實效預習向優質預習的轉變。
2.2? 課中以教為主
2.2.1 線上教學設計案例節選(見表2)
嘗試過這次網課后,發現: 推送了短視頻、微課、仿真軟件之后,學生們可以借助電子設備終端反復播放,反復觀看、學習,從而消除疑點,加深對相應物理概念、規律及其內涵的理解。在時間上有間隔地發送和穿插不同的活動環節,可使學生注意力更為集中,故而在教學環節上應盡量做到“品種多,花樣齊”,從而調動起學生的味蕾。
2.2.2 課中發送習題和投稿答疑
在網課教學中,一般每隔13 min左右就應當發送一道習題或提問,并限時在1~2 min內提交,釘釘平臺能發布成績并計時,這是傳統授課方式所做不到的。學生完成后,拍張照片,再發個投稿上來,教師在終端上予以展示,起到共同學習,共同糾錯的作用,也可以將參考答案發送給全體同學。若有別的解法與思路,也可以推送給全體同學,也可以2個或多個班級一起“推”,發布的速度快,量的多少可選擇,這就增強了投稿的有效性,使得中職生能相對獨立地去完成,減少偷懶和抄襲機會,答題更具自主性。可以利用“課堂分類”中的“趣味活動”,讓學生答題比賽,活躍課堂氣氛,使課堂氣氛輕松、歡樂,有助于調動學習情趣,提高教學效率,課堂也充滿活力了。比如《安全用電常識》《電路的基礎知識》這一類理論性強又相對抽象的課程,教師可以將授課內容以視頻的形式展現。
2.2.3 課后利用平臺檢查和統計習題完成情況
線上教學活動結束后,可以在平臺上推送相應習題,讓學生作答。教師則可利用平臺檢查并批改,再通過平臺統計已完成人員,未完成人員,以及每道題的答題情況,進行網絡答疑,對癥下藥,再推送一些課外輔助學習的資源等,起到了補缺和鞏固作用。也可以利用”國家網絡云平臺”推送復習材料,幫助學生突破重難點,如果資源新,學生也有新鮮感,又將進一步投入新的學習。
3? 線上教學的效果與思考
筆者利用“班優”對全班42位同學進行調查問卷,主要調查對網課的課程評價,包括知識的掌握程度、網課的氛圍、講解方式、互動情況、時間把控,以及存在的問題這幾方面。從分析反饋的數據得出,認為“閉合電路歐姆定律這節課”,非常有幫助的占40.48%,有幫助的占59.52%。問題是在課堂氛圍及師生互動上存在不足。大部分學生完成物理作業時間在1小時以內,仍有14.29%的學生要花1個多小時,說明有些學生還不適應網課,基礎知識沒掌握好,也導致寫作業速度慢,但總體上還是認可”在家上學”的。由于學習時間的靈活性和疑點的不可預知性,實現“宅家”和“上學”兩不誤,所以網課不失為首選的教學方式,兩者相互促進,相得益彰。假如對課堂上的知識點有疑問,也可以線上與線下融合,找到相應網課播放,讓知識點完全消化。但畢競“中職物理網課”的資源稀缺,經驗少,必須摸石頭過河,勇于開辟,不斷創新,促進共享。而增強教學實效的捷徑,莫過于制作、優選含金量高的素材、課件、微課等。想做好微課、課件,除了掌握基本功,對終端的功能熟練操作外,還應當尊重學生、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還應當精益求精、追求卓越。讓學生能夠“一技傍身”,體驗獲得知識過程的成就感,能夠立德樹人,也取決于教師“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的堅持,磨煉過硬的綜合運用信息化教學平臺的本領,使我們的物理網課更加“通情達理”,資源共享,讓線上、線下教學形成互補,讓線上、線下教學的融合撞擊出火花,為答疑解惑鋪平道路,也為推進網絡強國揚帆助力。
參考文獻:
[1] 劉曉玫.中學物理教師學科專業素養與課堂教學實踐[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2] 黃昭明,戴禮章,黃瓊.走向高效課堂[M].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