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勇田 牛旻
朝鮮停戰協定簽字的那一天終于要到了。根據雙方商定,1953年6月,中朝代表團方面負責修建簽字大廳。
考慮到南朝鮮李承晚集團有可能派遣特務干擾簽約,李克農專門召集了一次會議。李克農告誡每一名代表團成員:李承晚極端仇視停戰,他之所以接受停戰,是中朝人民軍隊的打擊和美國政府安撫的結果。他會不會就此甘心?他還可不可能進行破壞?如果他要破壞,最壞的莫過于在簽字時搞一次使敵我雙方不得不再打起來的毒辣的行動。比如說對雙方司令官的任何一方進行襲擊,它的后果比扣留戰俘更為嚴重。
會議反復研究,認為這確實是個難題,美方未必肯認同。但只要坦率提出,曉以大義,料想對方也會認真考慮,因為美方對李承晚同樣不放心。
代表團提出了兩個方案:一是同對方協商,根本不準李承晚集團的任何一方員進入板門店中立區。李克農估計,完全拒絕南朝鮮人員進入中立區,美方確實會有困難。最后,雙方同意采用的是第二套方案:改變雙方司令官到現場簽字的辦法,由雙方首席代表南日、哈里遜在會場簽字,然后停戰協議立即生效,接下來,雙方各自回營,向自己的司令員送簽并互換文本。
由于雙方工作人員做了周密的安排,這場不同尋常的簽字儀式進行得很順利。
(摘自《黨史博覽》 趙勇田 牛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