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步入大航海時代之前,一股來自蒙古草原的旋風曾席卷舊大陸。蒙古帝國令人震驚地占領了人類當時所知世界的三分之二,蒙古帝國的勝利,是技術優勢、將領才華、士兵勇敢、物質條件等因素的綜合體,此外,對待被征服政權的開明態度,亦使抵抗最小化。由于情感原因,國人一方面驚嘆蒙古帝國的成就,另一方面又很少關注其細節。
蒙古士兵為何穿絲綢內衣
每個蒙古士兵都有一件絲綢內衣,為什么?因為他中箭的話,要拿刀把傷口割開,會造成更大傷害,而穿絲綢內衣,箭射到身體中,它會把絲線纏在箭頭上一起射進去,只要輕輕抽動絲線,就可以把箭取出來,減少傷害。
蒙古軍隊打仗像狩獵
蒙古軍隊為什么這么強大?這與他們日常重視狩獵相關,成吉思汗就特別重視狩獵,將其看成是培養戰士的必修課。
蒙古人狩獵對他們的戰爭具有重要影響。對他們而言,狩獵是一個類似演習的活動。獵手們會排成很長的隊伍,把他們所能見到的野獸全部趕到前面,到一個他們覺得合適的地點,兩邊圍起來,把所有的獵物圍在里面,這個過程中不能傷害獵物,更不能讓它跑掉。圍起來之后每個人進去挑一個獵物,把它殺死,像一個擂臺賽一樣,有的人會肉搏把獵物殺死。
狩獵培養出一代代草原英雄
狩獵是很好的組織管理能力的訓練,調動一大堆人,集體分工協作辦一件事,從一開始的布置、策劃、分工包括紀律的執行,到產品的分配,既照顧到共同的利益,又體現多勞多得,沒有狩獵,就沒有游牧帝國。
牧民從小都是練騎馬和騎在馬上射箭,而且射得比較準,射得比較遠,他們從小就形成了這種能力。再就是戰術,包圍戰、伏擊戰,戰爭當中同樣有效,而不太習慣這種做法的對手自然會大吃苦頭。
蒙古軍隊為何不太依賴后勤
戰爭需要后勤,但蒙古大軍對后勤卻不太依賴,因為每個蒙古人會帶好幾匹馬,有的甚至會帶十幾匹馬。在打獵或打仗的過程中,如果他們找不到吃的,會刺馬血出來喝,如果這個馬被刺得不能再刺馬血了,他們會把馬耳朵割下來吃掉。如果這匹馬死掉,會把馬的胃拿出來,當成鍋煮東西,可以吹上氣渡河,還可以當隔水的袋子。真的很神奇,馬在他們手上有這么多用處。
當西方騎士遇到蒙古兵
當時歐洲進行過很多次十字軍東征,出現了一些非常著名的騎士團。
但歐洲騎士要穿很多層盔甲,頭盔外面還有一個盔,再拿上大刀,歐洲人整個裝備加起來比蒙古人重兩三倍,在速度上根本達不到騎兵本應有的效果,他們的作戰方式就是靠騎兵在前面進行沖撞。他們靠這些很堅固的裝備把對方的陣型沖散,后面由農民組成的步兵進行拼殺。這個是他們平常打仗用的方式,可遇到蒙古人在馬上射箭到處跑,隊伍分散開來包圍你,再用箭把你干掉,歐洲人就完全不行了。
(摘自《特別文摘》 陳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