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以良
2022年,永興縣第一中學(以下簡稱永興一中)高考本科上線人數996人,本科升學率再創新高;全縣中考成績連續5年保持全市領先……今年,永興縣教育教學實績頻傳好消息。
然而,在10年前,該縣教育教學質量曾一度在低位徘徊。從徘徊低位到全市領先,十年來,永興縣以“建設教育強縣,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目標,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優化資源配置,推動全縣教育事業取得了長足進步,凝心聚力書寫了一張人民滿意的教育質量新答卷。
大力投入,筑牢民生之基
9月23日,走進地處城郊的永興一中,現代化教育氣息迎面撲來,先進一流的辦學條件讓人眼前一亮。
“老校區位于縣城中心,占地不足100畝,學位不足3300個,師生活動空間狹小、教學設施設備陳舊,既不利于學生成長,也阻礙了學校的發展。”永興一中校長劉振平回憶道,很長一段時間,學校招生困難重重,“全縣中考排名前100名的學生愿意留下來的只有20人左右。”
2016年,縣委、縣政府決定舉全縣之力建設永興一中新校區,以補齊發展短板,加快填平教育“洼地”。
“新校區總投入7.4億,占地396畝,規劃有120個教學班、6000個學位和床位。”永興一中黨委書記胡兆文告訴記者,2021年9月新校區的建成投入使用,讓不少家長和學生看到了希望。“連續兩年,學校招生人數不斷攀升,目前共有學生4840人。今年中考結束,錄取到本校的學生沒有流失一名。”
“永興一中新校區建設項目是我縣近年來最大的民生項目,見證了永興教育新的騰飛之路。”縣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何雄軍介紹,十年來,全縣持續加大財政投入,共投入資金18.4億元,新增學位25400個,全面提升了學校基礎設施建設和辦學條件,為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打下了堅實基礎。
提質培優,強化教學之本
9月25日,永興一中物理實驗室內,30余名物理教師正有條不紊進行物理實驗,為2天后的全縣物理教師實驗技能大賽做準備。實驗室一角,物理教師陳志躍正耐心細致提醒“徒弟”李蔭銘使用器材的注意事項。
2019年剛入校時,陳志躍也曾是一名“學徒”。“學校通過新教師入職培訓、師徒結對幫扶、青年教師教學比武等活動,為青年教師搭建豐富的成長平臺。”短短3年,陳志躍迅速成長為學校教學骨干,還被選為永興縣物理學科工作室的核心成員。
教師是立教之本。十年來,永興縣共補充教師2756名,在大力引入新鮮血液的同時,不斷加強對新進教師、青年教師的培訓,其中,學科工作室成為助推教師專業成長和教育質量提升的關鍵。
“學科工作室集結各學科名師骨干和帶頭人,通過研學培訓、資源整合、團隊協作,充分發揮他們在教學教研中的示范引領作用。”永興縣教育局教育教學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許清和介紹,利用學科工作室這一平臺,形成了“專家引領,自我反思,同伴互助”的教師成長路徑,全面提升教師整體的學科素養和教學能力。
目前,永興縣共建有學科工作室29個,全縣所有教師均加入相應工作室交流學習。學科工作室成為當地優秀人才培養、教育教學研究和教學成果推廣示范的主要基地。
閱讀立人,夯實文化之根
在永興縣教育局副局長羅瑩看來,教育質量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貫穿學習生涯的全過程,是學有成效的關鍵所在。“近年來,永興縣將閱讀教育作為育人特色,從小在孩子心中種下好學、向上的種子。”
撰寫閱讀報告手冊、制作廉潔故事手抄報、演繹紅色劇本……走進永興縣紅旗實驗小學,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讓校園煥發別樣的活力。“學校將閱讀融入清廉教育、紅色文化和勞動教育等各類活動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培養學生樂于探索、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紅旗實驗小學校長李紅英說。
為營造全民閱讀氛圍,2013年以來,永興縣在學校、社區、鄉鎮建設各類書吧500余所,積極創建“全國全民閱讀示范縣”。“如今,書吧不僅為學生提供了免費休閑閱讀的場所,還成為家校共育的重要聯結紐帶。”羅瑩告訴記者,課余和周末,學校老師會走進社區和書吧,為家長學生普及最新的教育理念。閱讀成為師生、家長的一種習慣,也成為了永興打造教育強縣的突圍“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