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于海南萬寧,父親是一名中醫,耳濡目染之下,自小便立志做一名救百姓于危困的中醫。在父親的指導下,我年少時便熟讀《黃帝內經》《傷寒論》等中醫經典,嘗試診治疾患,后來又前往廣州、北京深造,師從國醫大師鄧鐵濤、陳可冀和王琦,打下了治療男科病、婦科病、不孕不育癥的基礎。
現在,我依然堅持每周出診6天,常常出診至凌晨。在幾十年的臨床經驗中,我推崇張仲景經方學說,結合南北方人的體質提出“南方宜用麻桂,因溫散之性可療南方寒涼體質;北方宜用石膏知母,其清熱之性可去北方之內燥”等,由此開創了“瓊州經方流派”。臨床上,我主張“男方女用,女方男用”的診治思想,進一步論證和豐富了中醫“異病同治”理論。
近些年,不少年輕人被不孕不育問題困擾,我想分享一些我的保健理念。男子養生,以保精(腎精)為要,不僅養生,還可優生。保精之法,歷代多重節欲,同時要寧心神、慎手淫、和七情(心情平和)、適勞逸、療疾病、除不良嗜好、潔外腎等。《素問·上古天真論》曰:“法于陰陽,和于術數,起居有常,食飲有節,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養生助孕方法,男子以保精為主,女子以調經為要,應養性調神,少私寡欲,愉悅精神,忌縱情;順應自然,調和起居;樂善好施,包容仁厚,調整陰陽氣血之平衡,對提高生育能力至關重要。
(摘自《生命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