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已深,屋外雷雨交加,我失眠了。
(以短句開篇,有節奏感。)被吹落的花瓣乘著微風和雨滴,莽莽撞撞地闖進窗來。我皺皺眉,輕輕拂去它們,視線卻不經意停在它們留下的水痕上,那水痕洇染了白紙上的黑字。那是我為家鄉寫的詩。憶起家鄉,我首先想起的不是那些有名的景點、商場、街道,而是那條不知名的小河。(開篇移情換境,由此及彼,巧妙自然地引出對家鄉小河的回憶。)
猶記得那夕陽下的場景。一日傍晚我閑來無事,去小河邊散步。天空呈現出如玫瑰般艷麗的玫紅色。覓食歸來的鳥兒在霞光里飛翔,它們靈動的影子,仿佛一幅幅活動的剪紙。夕陽逐漸落下,余暉照在水面上,小河泛起粼粼的波光,閃現出美麗的色彩,仿佛一條絢麗的彩帶。遠方水天相接,小河兩岸綠樹成蔭,樹影婆娑,那些花花草草隨風搖曳,賞心悅目,令我戀戀不舍。那些亭臺樓閣掩映在青松翠柳中,令我心曠神怡、流連忘返。(描寫景物,從上到下,由近及遠,井然有序。傍晚的小河與天相接,水天一色,美麗動人。此番情景令人向往。)家鄉的小河,似一位溫婉質樸的女子,用廣闊的懷抱接納著家鄉的一草一木。清晨,沿著河岸走,在翻滾的云濤之下,它靜靜地流淌著。芳草萋萋、楊柳依依,空氣十分清新。扶著欄桿,尋幾枚小石子投入水中,驚起一片漣漪,魚兒也受了驚,慌亂地游到河中央的水草叢中。溫柔濕潤的春雨細密斜織著,結成絲,攏成紗,輕輕地籠罩著被微風撫皺的水面,自然而隨意。此時若不撐傘,便要任憑雨絲吻過臉頰,掛上發絲,又會在不經意時,讓它們潤濕外衣。微風拂過,發絲輕輕顫動,水珠滑落下來,滴入河水中。(抓住典型景物,描繪畫面的同時展開聯想,展現了家鄉小河溫婉質樸的形象。)。最有趣的是那河邊,草叢里也不知藏著什么。有一次,我與表弟遠遠地瞥見一個黑影竄進草叢,便躡手躡腳地湊上前去,表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擒住那家伙。灰黑色的羽毛,一雙圓圓的眼睛怯生生地望著我們,竟是一只小麻雀!它倒不像受了傷,也許是頭一次自己走出家門,還沒做好準備吧!我和表弟對視一眼,表弟手一松勁兒,那只小麻雀便掙扎著跳到地上,倉皇地飛走了。(“躡手躡腳地湊上前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擒住”“對視一眼”“手一松勁兒”等詞句,生動傳神,情趣盎然,畫面感強。)
這條小河在悠悠歲月中,靜靜地流淌,與家鄉廝守了千百年,旁觀這滄海桑田,它的美從未改變。它是一首被書寫千年的詩,是時光譜寫的小曲,是家鄉的幸福河。(由描寫、敘述轉入抒情,由衷贊美家鄉小河不變的美。)。我愛你,家鄉河,藏在我夢里的河。(結尾簡潔有力,直抒胸臆,表達了自己對家鄉河的喜愛與贊美。)。【安徽蕪湖市第二十九中學,指導老師:白向霖】
點評
胡瑞婷同學:文筆優美自然,恰當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言之有序,內容生動具體,文字間流淌著對家鄉濃濃的愛意,值得我們借鑒與學習。
車瑩瑩同學:鄒康睿同學能準確捕捉景物特點,于細膩的描寫中融入情感。語言優美,修辭貼切,使家鄉的小河更加美麗動人。
何慧潔同學:作文緊扣文題“家鄉的小河”,用清新自然的語言描繪了屬于家鄉小河的獨特景致。在寫景過程中又能多角度、多維度地展開描寫,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從景到事的過渡自然恰當,結尾處的點題也讓人意猶未盡。
姜彭陽同學:本文結構完整,構思巧妙。細節描寫頗具匠心,生活氣息濃厚;遣詞造句準確傳神,如動詞的使用,使場景描繪得生動逼真。鄒康睿同學善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把景物描寫得令人賞心悅目,字里行間流露出自己對家鄉河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白向霖老師:小作者用靈動的筆觸描寫家鄉的小河,結構完整,思路清晰。尤其是主體部分,抓住特定季節、特定景物、特定情境,給讀者以身臨其境之感。文中不僅運用了動靜結合法,還輔以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將家鄉河的美展現在我們眼前;同時,小作者也將自己在家鄉河邊經歷的趣事娓娓道來,表明自己對家鄉河的喜愛。本文感情真摯、細膩、飽滿,文能言聲,可見小作者定是一個富有情趣、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