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博
左讀范文
春之懷古
◎張曉風
春天必然曾經(jīng)是這樣的:從綠意內(nèi)斂的山頭,一把雪再也撐不住了,噗嗤的一聲,將冷臉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從云端唱到山麓,從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籬落,唱入一只小鴨的黃蹼,唱入軟溶溶的春泥——軟如一床新翻的棉被般的春泥。
那樣嬌,那樣敏感,卻又那樣混沌無涯。一聲雷,可以無端地惹哭滿天的云;一陣杜鵑啼,可以斗急了一城杜鵑花;一陣風起,每一棵柳都會吟出一則則白茫茫、虛飄飄說也說不清、聽也聽不清的飛絮,每一絲飛絮都是一株柳的分號。反正,春天就是這樣不講理、不按邏輯,而仍可以好得讓人心平氣和。
春天必然曾經(jīng)是這樣的:滿塘葉黯花殘的枯梗抵死苦守一截老根,北地里千宅萬戶的屋梁受盡風欺雪壓,仍然溫柔地抱著一團小小的空虛的燕巢,然后,忽然有一天,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廓都攻陷了。柳樹把皇室的御溝和民間的江頭都控制住了——春天有如旌旗鮮明的王師,因為長期虔誠的企盼祝禱而美麗起來。
而關于春天的名字,必然曾經(jīng)有這樣的一段故事:在《詩經(jīng)》之前,在《尚書》之前,在倉頡造字之前,一只小羊在嚙草時猛然感到的多汁,一個孩子在放風箏時猛然感覺到的飛騰,一雙患風痛的腿在猛然間感到的舒活,千千萬萬雙素手在溪畔、在塘畔、在江畔浣紗所猛然感到水的血脈……當他們驚訝地奔走互告的時候,他們決定將嘴噘成吹口哨的形狀,用一種愉快的耳語的聲音來為這季節(jié)命名——“春”。
鳥又可以開始丈量天空了。有的負責丈量天的藍度,有的負責丈量天的透明度,有的負責用那雙翼丈量天的高度和深度。而所有的鳥全不是好的數(shù)學家,他們嘰嘰喳喳地算了又算,核了又核,終于還是不敢宣布統(tǒng)計數(shù)字。
至于所有的花,已交給蝴蝶去點數(shù);所有的蕊,交給蜜蜂去編冊;所有的樹,交給風去縱寵。而風,交給檐前的老風鈴去一一記憶、一一垂詢。
春天必然曾經(jīng)是這樣,或者,在什么地方,它仍然是這樣的吧?穿越煙囪與煙囪的黑森林,我想走訪那躑躅在湮遠年代中的春天。
(選自《張曉風經(jīng)典散文》)
右寫作文
夜的精靈
◎王一宇
夜的精靈降臨了。
街市整理好衣裳,收起行裝,沉沉地睡去。只有街燈再也忍受不了寂寞,它們深知,只有“夜”才是屬于自己的王國。那華麗明亮的燈柱,如同高高在上的國王,那些大大小小的飛蛾是鞍前馬后的大臣。已經(jīng)落鎖的店鋪前,霓虹燈似街頭巷尾的百姓,講述著白日里討價還價的過程,為了誰亮得更久而爭得面紅耳赤。你若停下腳步細聽,能聽到“咝——”的聲音,似乎是“群臣”在討論關于光的高見。而那些交通信號燈卻很少與誰爭辯,它們一聲不吭,只是默默地立在一旁,以“綠——黃——紅”的順序不停變換顏色。
遠遠的街燈像是夜幕中璀璨的明星,而這時,那些真正的星星也不甘落后,爭先恐后地閃爍起來,它們又如同這數(shù)也數(shù)不清的街燈似的。我猜,定是人們經(jīng)受不住夜的誘惑,將自家的商鋪搬上了夜空,白日未完成的交易現(xiàn)在可以繼續(xù)。如果是這樣,夜空中也一定有熱鬧的吆喝、琳瑯滿目的商品和各式各樣的小吃吧!不僅如此,天上遠比人間熱鬧:“祝融”漫步火星,炎帝的風采依舊;“羲和”與太陽熱烈交談,商議著宇宙的長治久安之策;“神舟十四號”上的中國航天員或許正遙望著地球,目光溫柔。
啊,這里是夜的精靈最熟悉的地方,可它們并不留戀,它們最熱愛的仍然是自己的祖國。
看啊,長江碧浪滾滾、奔流不息,北國白雪飄飄、銀裝素裹,大興安嶺森林繁茂、群山巍峨,江南水鄉(xiāng)小橋流水、煙雨朦朧;看啊,跳廣場舞的阿姨們已收起設備,年輕的媽媽們也牽起了孩子的手,將那些艷麗的花、各樣的小蟲全都留在了夜的身邊,任由它們對著夜撒嬌。仗著夜的寵愛,這些小花、小蟲也肆無忌憚起來:夜來香盡情吐露對夜的深情,讓香氣溢滿整片郊野,甚至偷偷地鉆進了別人家的窗戶;白日里養(yǎng)精蓄銳的喇叭花,這時精神極了,揚起大大的笑臉,朗聲唱著只有草才能聽到的歌;玫瑰又默默地綻開了幾朵,它們的風姿,即使在夜里也耀眼奪目;女貞、冬青、剛長出花蕾的紫薇,將白日里吸收的陽光珍藏;最放肆的就是小蟲了,它們竟然開起了演唱會,窸窸窣窣,毫不扭捏……
夜的精靈悄悄走過街市,飛上天空,跨過郊野,穿越祖國大地,將所有的美好化作夢境,送往人間。它們進入爺爺奶奶的夢里,進入爸爸媽媽的夢里,進入小朋友的夢里……
【陜西渭南市高新區(qū)渭河學校】
點評
小作者寫“夜的精靈”,選取了幾種典型景物:街市的燈、夜空中的星、可愛的小花和小蟲。運用動詞、形容詞、擬聲詞和各種修辭手法,將景物寫得生動形象、趣味盎然。小作者能將想象與聯(lián)想合理融入文字中,同時與生活細節(jié)、時政熱點、古老神話聯(lián)系起來,使作文真實而又不失趣味。
亮點借鑒
在詩歌或文章里,景物永遠不會只是孤立存在的客觀事物,它們往往蘊含著作者的喜怒哀樂、離愁別恨等情感,正所謂“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如何做到以景傳情,使自己筆下的景“脈脈含情”呢?這篇選文中,有以下幾點可供借鑒:
1.用好動詞、形容詞、擬聲詞,以及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
第一段反復出現(xiàn)的五個“唱”,以及擬聲詞“噗嗤”,第二段的“惹哭”“斗急了”“吟出”,第三段的“抵死苦守”“溫柔地抱著”“攻陷”“控制”,等等,這些生動傳神的詞句使景物變得鮮活靈動起來,想要表達的情感自然就蘊含其中了。
比喻使難摹之景形象了起來,使文章收到親切的效果。比如寫春泥——“軟如一床新翻的棉被般的春泥”,讀這一句,人們仿佛可以看到稚嫩小鴨的黃色腳蹼輕輕踩入軟溶溶的春泥中的情景。擬人的修辭手法直接把景物當成人來寫,更易傳情。如“春天就是這樣不講理、不按邏輯,而仍可以好得讓人心平氣和”一句,將春天當成任性、可愛的孩子,令人不得不愛。
2.融入合理的聯(lián)想與想象。
第四段寫關于“春”的命名,作者聯(lián)想到漢語“春”發(fā)音時噘嘴的口型,想象著在遠古時代,人們猛然感受到了這個季節(jié)所帶給他們的舒適、活力、喜悅,“驚訝地奔走互告”,脫口而出一個“春”字,滿含美好的情感。
第五段和第六段寫春天的天空與春日大地上的景物,充滿了奇特而合理的想象:鳥丈量天空,蝴蝶為花點數(shù),蜜蜂為蕊編冊,風縱寵樹,檐前的老風鈴去記憶、垂詢風。
3.以細節(jié)傳情。
作者寫春天,抓住了春天里的典型景物,從細節(jié)入手。比如,作者從“一把雪”寫起,寫雪“將冷臉笑成花面”,寫小鴨的黃蹼踩入軟泥,寫春雷惹哭滿天的云,寫風吹起滿城的柳絮,寫杜鵑鳥叫醒滿山的杜鵑花……這些細節(jié)可感可觸,讓人身臨其境,傳達出作者對于春天到來的欣喜之情。
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要仔細觀察,寫作時也要善于抓住細節(jié),將細節(jié)描繪出來,作文才會真實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