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韓國國內關于兵役制度改革的呼聲不絕于耳。隨著近段時間韓國明星逃服兵役等丑聞不斷發酵,有關該國兵役制度改革的話題再度熱議。韓國是目前世界上少數幾個實行強制性義務兵役制的發達國家之一。韓國憲法規定“所有公民都有義務服兵役”。韓國《兵役法》明確提出,符合條件的18歲至35歲男性,均應履行兵役義務。
韓國現行兵役制度可追溯至朝鮮戰爭時期。起初,在美國扶持下剛剛建國的韓國,面對半島南北分離、周邊安全形勢嚴峻的狀況,計劃實行全民義務兵役制,但因美國反對轉而在1950年3月實施志愿兵役制。不久后,朝鮮戰爭爆發,為補充損失潰散兵力,韓國于1951年修訂《兵役法》重推義務兵役制。美國不僅對此未作限制,反而取消韓國10萬兵員的限額,使其規模迅速膨脹至戰爭結束前的60余萬人。
長期以來,韓國保持著規模龐大的軍事力量,其國民服兵役比例高、時間長、負擔重的特點明顯。截至2021年11月1日,韓國總人口為5173.8萬,世界排名第28位,但其現役兵員規模近年來穩居世界第6位。韓國兵役種類分為現役、預備役、補充兵役、第一和第二國民兵役5種,一般而言,韓國男性到40歲才能完成所有兵役。不同歷史時期、不同軍兵種的服役期也有所區別,如樸正熙軍政府時期,服役期一度達到歷史最長的36個月。由于海空軍更具技術含量,服役期相對更長。
盡管文在寅政府提出的縮減兵力規模、縮短兵役期限等舉措,在一定程度上回應了國民關切,但韓國兵役制度仍面臨不少問題。兵員短缺問題凸顯。近年來,韓國出生率持續下降,并在2021年首次負增長,同時65歲以上老齡人口增至871萬,占總人口的1/6,兵員短缺問題日益凸顯。福利待遇吸引力不足。對比日本,近年來,韓國以日本防衛費80%至90%的份額,維系著相當于日本自衛隊2.5倍人員規模的軍隊。
(摘自《中國國防報》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