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浩 王卓


摘要:在經濟發展中,區域土地利用規劃始終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在實踐中,往往會受到諸多因素的制約,導致區域土地利用規劃難以助力經濟發展。因此,為促進經濟健康、長遠發展,文章從強化調控作用、強化區域土地利用規劃對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推動作用、著眼長遠戰略目標等方面,探尋區域經濟利用規劃方式,目的在于充分發揮出區域土地利用規劃的作用,推動經濟健康發展。
關鍵詞:區域土地利用規劃;經濟發展;制約因素;重要作用
在區域經濟發展中,土地利用規劃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基礎性工作,其規劃質量直接影響區域經濟持續發展。同時,土地的稀缺性和利用的難以逆轉性,決定了土地利用必須慎重。因此,土地利用應充分考慮土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充分發揮土地資源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面對土地資源日漸稀缺的挑戰,如何發揮土地利用規劃在區域內產業布局、優化資源配置等方面的引導作用,是各級政府部門重點思考的課題。鑒于此,本文深入研究區域土地利用規劃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并探尋區域土地利用規劃策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區域經濟發展中土地利用規劃現狀
土地利用規劃始終對區域產業布局、資源優化配置等工作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土地利用規劃工作質量與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密切相關。因此,在土地資源稀缺背景下,充分發揮區域土地利用規劃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而在區域土地利用規劃中,仍然存在諸多問題,總結如下:
(一)區域土地利用,規劃與區域產業結構布局相互沖突
為了實現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并保護區域生態環境,會因地制宜地進行產業布局。在此背景下,各區域把握發展機遇,主動發展現有產業,積極發展新興產業,例如:沿海城市往往有著較長的海岸線,在發展海洋產業時,則會出現布局競爭和矛盾問題。但是要強調的一點是無論是原有產業發展,還是扶持新興產業發展,都需要一定的土地資源作為產業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針對這種情況,為實現區域經濟健康、長遠發展目標,各區域往往會設置一些與當地實際情況不相符的產業,造成區域內產業布局相對混亂,且容易出現重復建設現象,繼而使得區域內同行業競爭更加激烈,不利于區域經濟的發展,還容易造成資源浪費,對區域經濟的發展極為不利。針對這種情況,區域土地利用規劃與區域產業布局之間的矛盾如何解決,對區域經濟土地利用規劃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區域土地利用規劃缺乏可持續
區域經濟獲得持續發展動力的關鍵在于區域土地利用規劃具有一定的可持續性。因此,在區域土地利用規劃中,應著眼于區域經濟的長遠發展,科學合理地規劃區域土地資源,并要明確區域經濟發展現狀及未來需求,進行有針對性地規劃,才能大幅度提升區域土地利用規劃的科學性和合理性,為區域經濟的持續發展提供指導。但當前區域經濟發展中的土地利用規劃,嚴重缺乏可操作性、科學合理性,使得區域土地利用規劃工作形式化,導致土地缺乏可持續利用價值。除此之外,在區域經濟發展中,區域土地利用規劃仍然處于初步探索階段,缺乏可借鑒的經驗,使得區域土地利用規劃工作難以保障質量。鑒于此類問題,為了確保區域土地利用規劃可持續目標的實現,有必要做好前期規劃方案編制工作,圖1為規劃方案編制階段工作流程圖。
二、區域經濟發展中,區域土地利用規劃作用的實現路徑分析
(一)加強區域土地利用規劃對區域產業結構調控作用
區域土地利用規劃現狀是區域產業結構的空間表現。土地位置的不可變動性和使用的不可逆性,決定了土地的分配制約著區域產業結構布局與發展。區域經濟的土地利用規劃應發揮出對區域產業結構的調控作用,具體可以依托區域土地利用規劃來引導區域產業結構優化布局。詳細言之,區域土地利用規劃應突出主導產業的更替,并有利于新興產業發展,基礎產業和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促使區域內三層次的產業結構比例更加合理,這樣才能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在此過程中,應重點解決兩方面的問題:一方面根據區域內各地區現有產業發展現狀和發展潛力,制定整個區域內土地利用規劃,并根據各地區情況制定差異化的土地利用政策。其中,差異化土地利用政策指的是按照土地利用規劃確定的不同主體功能區,科學確定土地利用方向和使用強度,并推行相適應的土地政策,以此引導區域內各地區產業轉型升級和布局,確保區域土地利用規劃與區域產業結構布局相適應。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區域土地規劃推動區域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發展。區域經濟在經濟發展中,應在現有產業基礎上,充分利用國家頒布的區域經濟發展政策,充分利用土地利用規劃促進區域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發展,以此強化區域土地利用規劃對區域產業結構的調控作用,進而推動區域經濟又快又穩發展。
(二)強化區域土地利用規劃對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推動作用
區域土地利用規劃對區域經濟發展具有一定的指導性作用,決定了其具有戰略性、長期性等特點。因此,在區域土地利用規劃時,應強調其對區域經濟發展的持續性作用。但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緊缺的土地資源使得區域經濟發展受阻,這種情況下,如何真正發揮區域土地利用規劃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持續性作用,應重點考慮以下幾項問題:首先,結合區域經濟發展規劃,制定出遠期、中期、近期的區域土地利用規劃目標,并按照時間順序進行土地利用開發工作。在區域土地利用規劃制定時,相關人員雖然做好了詳細的準備工作,但在實施中可能出現突變情況,這要求對區域土地利用規劃總目標進行精細化處理,繼而逐步推進規劃目標,并確保其順利實現。其次,有機整合各個土地利用規劃的實施過程。眾所周知,區域土地利用規劃執行時間較長,對土地開發利用具有指導性作用。但是在實際執行中,往往與現實情況存在一定的細節出入,這容易讓區域土地利用規劃喪失可操作性和合理性。因此,區域土地利用規劃應具備一定的彈性,要根據區域經濟發展實際進行相應調整,這樣一來,區域土地利用規劃目標、內容等都會發生相應的變化,要求土地利用規劃的各個實施過程有機結合起來,才能確保土地利用規劃工作的持續性和深度。最后,提高區域土地利用規劃的可行性,禁止形式主義。區域經濟發展是國家復興發展,造福民眾的重要發展大計。因此,區域內各地區應避免形式主義,不得因個人私利而隨意改動土地利用規劃,要求從全局入手,全面優化土地利用規劃,促進區域經濟健康發展。
(三)著眼長遠戰略目標,協調發展區域經濟
在新的歷史時期,區域土地資源十分緊缺,已經成為制約區域經濟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在此背景下,區域土地利用規劃工作要求不斷提高,直接推動了土地利用規劃工作的進一步發展,規劃深度和內容也隨之豐富,多項先進科技手段被廣泛應用在土地利用規劃中,使得土地利用規劃更具科學性和合理性。在區域經濟發展中,區域土地利用規劃工作的重點是合理處理當前與長遠、局部與整體的關系,才能為區域經濟健康、持續發展夯實基礎。首先,面對土地資源緊缺的形勢,在區域土地利用規劃時,要求結合土地資源發展狀況和區域經濟發展對土地的真實需求,正確合理地編制土地利用規劃,并據此進行土地資源的優化配置工作,確保區域內土地供需平衡發展,才能在發展區域經濟的同時,實現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為區域經濟的長遠發展提供土地資源支持。其次,土地資源是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實現土地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是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在區域土地利用規劃時,應著眼長遠戰略發展目標,依法依規展開土地利用規劃工作,并要遵守合法有償原則,處理好地方、集體和個人之間的關系,并著眼于發展需求,科學確定發展規模、功能定位、產業聚集等,以此為區域經濟和環境協調發展夯實基礎。
(四)全局統籌,區域內統一規劃
區域土地利用規劃本身是服務于區域經濟發展的。因此,在區域土地利用規劃時,應從區域經濟整體角度來思考具體問題,將整個區域視作為整個經濟實體。但基于區域內各地區的構成,可以發現區域內牽涉多個行政單位,而不同行政單位的土地利用規劃存在一定的差異性,這使得區域內的土地規劃難以統一,從而難以發揮出土地利用統一規劃對區域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針對這類問題,可以考慮從全局入手,統一規劃利用區域內土地資源。首先,建立不同層次的協調管理機制,層層落實管理責任。區域內土地利用規劃的實施,需要可行且嚴格的制度提供保障,這樣才能發揮制度的約束和監督作用,推動土地利用規劃工作有序執行。其次,加強區域內各功能區的調控。在區域經濟發展中,往往會根據實際需求來確定不同的主體功能區,具體包括優化開發區、重點開發區、限制開發區、禁止開發區,這種方式既可以打破傳統區域土地利用規劃中行政區劃限制,又可以基于整體角度進行全區域內土地的統籌規劃,避免了區域內土地資源盲目開發和重復建設,有利于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進而有利于區域經濟健康、長遠發展。如圖2所示,為了實現全局統籌、區域內統一規劃目標,針對以往規劃的不足實施了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改流程圖。
三、結語
通過本文分析可知,在區域經濟發展中,區域土地利用規劃始終發揮著重要的引導作用。但在區域土地利用規劃中,由于一系列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導致區域土地利用規劃出現了諸多問題,如與區域產業結構布局相沖突、缺乏可持續指導價值。因此,為實現區域經濟健康、長遠發展目標,相關部門應對區域土地利用規劃引起重視,并在實踐中著眼長遠戰略目標,優化土地利用規劃,并基于全局角度,統一規劃區域土地資源,充分發揮區域土地利用規劃對區域經濟發展的作用,為我國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支持。
參考文獻:
[1]王文琴,紀凱婷,張也.基于熵權法的區域土地利用生態安全評價——以安徽省池州市為例[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21,38(06):22-31.
[2]申紅陽.基于城市邊緣區域土地利用現狀的規劃設計與管理[J].磚瓦,2021(01):61-62.
[3]薛慧敏.土地利用在區域可持續發展中的關聯性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0,31(22):17-18.
[4]田俊峰,王彬燕,程利莎,王士君.政策主導下的區域土地利用轉型過程與機制——以中國東北地區為例[J].地理研究,2020,39(04):805-821.
[5]張小雪,許月卿,孫丕苓,劉超.土地利用環境功能與區域經濟增長的耦合協調發展研究——以張家口市為例[J].中國農業大學學報,2018,23(05):159-167.
[6]黃馨樂,周興.區域土地利用生態風險評價——以貴港市轄區為例[J].江西農業學報,2018,30(04):123-127+133.
[7]唐怡,韋仕川,王湃.基于GIS的區域土地利用均衡度時空差異研究——以海南省為例[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7,38(05):41-47.
[8]劉利科,黃輝,李迎春,鄧楚雄.湖南省工業園區土地集約利用與區域經濟發展的關聯性分析[J].經濟師,2015(07):160-162.
(作者單位:汪浩,江西省國土空間調查規劃研究院;王卓,江西省地質局地理信息工程大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