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銀 譚立偉
摘 要: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是黨百年奮斗的革命實踐及歷史經驗,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黨的自我革命”的概念后,自我革命的研究如火如荼地進行,呈現“井噴”之勢,但就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的研究則略顯不足。從理論資源、實踐歷程、顯著特征、價值意蘊、實踐路徑、基本經驗及未來展望方面梳理和回顧新時代黨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的研究概況,總結研究中的不足與經驗,展望研究的趨勢和走向,探尋改進的路徑與方法,對進一步加強和完善黨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研究尤為必要。
關鍵詞:偉大自我革命:偉大社會革命:理論資源;實踐歷程;基本經驗
中圖分類號: D26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672-0539(2022)03-0001-09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將“堅持自我革命”總結為黨百年奮斗的歷史經驗秘訣,重點闡釋了黨“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的歷史命題和偉大成就。黨的偉大自我革命主要體現為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以引領社會革命使之符合歷史規律發展。學界對革命問題研究的較多,有關自我革命問題的研究主要興起于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了“黨的自我革命”的概念后,自我革命的研究成果就呈現出“井噴”之勢。但就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的研究則相對較少,仍是學界需要著重思考和研究的論題。中國知網可檢索到的期刊論文53篇,從2018年開始呈現出上升趨勢,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呈現在2020和2021兩年間。相關碩博論文共35篇,主要集中于2021年度,可搜集得到的專著更為少見。梳理和回顧新時代黨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的研究概況,總結研究中的不足與經驗,對進一步加強和完善黨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研究尤為必要。
一、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的理論基石
黨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的政治品質不是天生的,而是具有其深厚的革命意蘊和堅實的理論基礎。理解和闡明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的概念和淵源,是進一步豐富和發展革命理論的基礎。
(一)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的概念釋析
“革命”的原意指變革天命,后來泛指重大的革新。到18世紀發展成為是擺脫舊事物桎梏的過程,演變為包含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的革新或突變,具有多重屬性的內涵和外延。“革命”一詞也被拓延至經濟革命、文化革命、社會革命、產業革命等領域,不僅僅局限于政治革命的范疇。自我革命和社會革命都是革命中的一種。自我革命主要是指某一個政黨、集團或組織主動進行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行為過程,主要體現主體的能動性和對客體的引領性。社會革命主要發生在多重領域,主體是多類型的,可以是經濟領域的變革,社會領域的進步,還可以是文化領域的革新,思想領域的提升等。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對“革命”內涵的論述頗多,認為革命是同一定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相聯系并受其影響,社會革命的到來是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矛盾發展所致,其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克服和解決社會矛盾,推動新的社會向前發展。“社會的物質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便同它們一直在其中運動的現存生產關系或財產關系(這只是生產關系的法律用語)發生矛盾。于是這些關系便由生產力的發展形式變成生產力的桎梏。那時社會革命的時代就到來了。隨著經濟基礎的變更,全部龐大的上層建筑也或慢或快地發生變革。”[1]并進一步闡釋了徹底社會革命的前提和條件,“徹底的社會革命是同經濟發展的一定歷史條件聯系著的;這些條件是社會革命的前提。因此,只有在工業無產階級隨著資本主義生產的發展,在人民群眾中至少占有重要地位的地方,社會革命才有可能。”[2]徹底的社會革命是生產力發展和人民群眾共同推動的社會大變革,而這種變革也不是自發進行的,需要有先進的無產階級政黨引領,無產階級也只有在革命實踐中不斷改造和完善自我,才能永葆先進性地引領偉大社會革命。
對于無產階級政黨的偉大自我革命該如何理解?習近平總書記從興黨強黨的政黨建設視角闡釋了“只有努力在革故鼎新、守正出新中實現自身跨越,才能不斷給黨和人民事業注入生機活力”[3]的自我革命精神,并首次提出了“自我革命”的概念,創新和發展了無產階級革命觀的內涵。為此,學界對自我革命的研究漸漲,并從多維視角闡釋了革命和自我革命的相關內涵。趙緒生(2018)將自我革命的內涵闡述為就是黨自我警醒、自我否定、自我反思、自我超越的一種積極的、主動的革命性行為[4],是一種特殊形態的革命。靳小勇等(2020)基于自我革命與社會革命二者間的辯證關系論述了“自我革命是社會革命的前提和保證,社會革命是中國共產黨的主旨和歸宿,黨的自我革命能夠保證黨的純潔性和先進性,從而能夠長期地、有效地推進社會革命”[5],闡明了自我革命與社會革命間的內在關系。
(二)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的理論溯源
從黨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的理論溯源來看,主要源于馬克思恩格斯列寧關于自我革命與社會革命的重要思想、中國文化意義上的自我革命與社會革命、中國共產黨歷代領導人關于自我革命和社會革命相關論述三個方面。學界對這三個方面的探討也最為深刻,但不同的是以十八大為界點,十八大前的理論闡釋主要圍繞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革命思想和黨歷代領導人的革命論述,對革命文化思想的研究和論述相對較少。這主要緣于研究者們對革命問題的探究多圍繞對黨的政策、文件的宣傳解讀,很少有研究者以革命問題為導向研究革命理論。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了黨的自我革命概念后,有關革命和自我革命的研究開始劇增,主要得益于黨的領導人高度重視黨的建設,以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引領偉大社會革命,聚焦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有關中國革命史和自我革命的書籍也逐步出現,但仍然不多,僅有馬工程教材《中國革命史》等少數著作和少量碩博論文。
一是關于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有關自我革命與社會革命思想的研究。趙恩國(2019)論述了“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性質是自我革命和社會革命的根本規定,黨的純潔性與先進性是社會革命成功的關鍵”[6]。從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對政黨建設、政黨性質、革命目標等方面論述,進一步深挖了馬克思主義的革命思想。李宗建(2019)從“黨推進自我革命與社會革命關系的三重維度”闡釋了自我革命與社會革命的內在邏輯關系,詮釋了“社會革命是馬克思主義政黨與生俱來的歷史任務,自我革命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和發展的精神基因,先進性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質要求”[7]。馬克思主義政黨要保持先進性,就要敢于不斷進行自我革命,保持馬克思主義政黨“自我革命”的優良政治品質。
二是關于中國自我革命與社會革命的研究。“革命”是黨最初的歷史起點和優良傳統。對中國革命的研究多集中在期刊論文和學位論文中,多體現為是黨開展自我革命的文化根基或文化土壤,黃蓉生等(2020)將中國革命與新時代黨的自我革命和社會革命相結合,提出了“勇于自我革命取決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的觀點,論述了“黨以強烈的自我革命精神鍛造自己,在風云變幻的國內外形勢中應對風險挑戰,掃除民族復興的障礙”[8]。
三是關于黨歷代領導人有關自我革命和社會革命論述的研究。其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集中對黨百年來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發展的歷程、動力、基本經驗、現實訴求等方面的研究,其主要闡釋黨歷代領導人關于自我革命與社會革命的重要論述,提出“黨的自我革命貫穿于中國共產黨引領中華民族站起來、富起來與強起來的歷史進程中”[9]的觀點,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歷史階段論述黨的革命理論。另一方面主要聚焦于對各歷史階段不同領導人的革命論述研究,探析相對較多的是習近平總書記有關自我革命的論述,以及對毛澤東以自我革命破解“歷史興亡周期率”的研究。顏杰峰(2021)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自我革命重要論述的生成邏輯、核心要義、當代價值等方面闡釋了“黨的初心和使命是推進黨的自我革命的內在動力;強化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是推進黨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手段;黨員干部尤其領導干部是推進黨的自我革命的主體力量;推動偉大社會革命是推進黨的自我革命的重要目的”[10]。其闡明了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的內涵和核心要義。
二、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的實踐歷程
在我國近現代革命實踐中,黨不斷在探索中自我革命、自我成長,不斷同反革命派作斗爭,不斷把中國革命引向歷史發展軌道,推動中國革命一次又一次走向高潮。學界對黨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的研究主要有“三次自我革命論”“六次自我革命論”和“三階段劃分說”“四階段劃分說”的觀點。但無論是何種觀點,革命實踐的起點和過程都是一致的,都認為黨自成立起時就非常注重自我革命,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中踐行了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的使命。
(一)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的“革命次數論”
“革命次數論”的觀點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三次革命論”的觀點,另一種是“六次革命論”的觀點。
持“三次革命論”觀點最具代表性的學者是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的潘維教授,潘維教授首次提出“三次革命論”觀點是在2021年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舉辦的“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暨首屆黨建高層論壇”上,他指出“毛澤東思想是中國化的馬克思列寧主義,代表了黨在思想和組織上的第一次‘自我革命”,指導中國革命贏得勝利,使中國人民“站了起來”。第二次自我革命是“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領導集體,及時把‘以階級斗爭為綱轉變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標志著黨在思想和組織上的第二次“自我革命”,回歸引領中華民族走向“富起來”的初心。第三次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代表了黨在思想和組織上的第三次自我革命。以“以人民為中心”的新綱領標志著黨在思想上、組織上的更加成熟[11],正帶領中華民族走在強起來的偉大新征程上。三次自我革命依次對應“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實際上,三次自我革命論突出的是三次重大的自我革命,或者是在三次重要的關鍵時期的自我革命,以三個不同的時間界點論述了黨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的實踐歷程,是緊密相扣,一脈相承的。
持“六次革命論”觀點的學者是石仲泉教授,他在《從百年黨史看自我革命》一文中提出了黨百年歷程中六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自我革命,以引領社會革命逐步走向勝利。第一次是1927年的“八七”會議,是黨在革命實踐中遭受重大挫折后的一次自我糾錯的會議;第二次是1935年遵義會議,這是一次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的偉大轉折的一次自我革命;第三次是延安整風運動,糾正“左”傾錯誤提高黨的思想理論水平的自我革命;第四次是新中國成立初期踐行“兩個務必”思想的整風運動;第五次是粉碎“四人幫”的勝利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的全面撥亂反正;第六次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開啟的全面從嚴治黨新征程,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偉大自我革命[12]。
對此不難發現,無論是“三次革命論”還是“六次革命論”的觀點都是從黨引領社會革命和建設的實踐中以重大事件或時間界點為劃分,從不同的視角突出了黨以重大自我革命引領重大社會革命的歷程。但黨的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無時無刻地進行著,自黨誕生開始起就始終踐行著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在和平建設時期表現為引領新的社會建設和改革。“革命次數論”的觀點本質上是“重大革命事件論”,是對黨重大革命或重大事件的凸出,對階段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的“階段劃分說”
學界對黨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實踐歷程的研究還主要依據各個時期不同的革命任務進行劃分,主要有“三階段劃分說”和“四階段劃分說”兩種劃分觀點。
一是“三階段劃分說”的觀點。該觀點主要基于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革命任務劃分,最具代表性的劃分是唐皇鳳等(2019)將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的歷史進程劃分為社會主義建設和探索時期(1949-1978年)、改革開放新時期(1978-2012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2012年以來)[13]三個歷史時期,回顧和總結了黨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的偉大實踐歷程。王金磊等(2019)從黨自我革命精神和革命思想的視角將其劃分為以思想‘革命鞏固黨的執政地位(1949-1978)、以改革創新精神提升黨的執政能力(1978-2012)、以自我革命精神深化全面從嚴治黨(2012 年至今)三個階段,探賾了黨以自我革命精神引領偉大社會革命的思想,認為黨的“自我革命既是一種自覺,也是一種擔當,更是一種管黨治黨的實際行動。勇于自我革命、從嚴管黨治黨,是中國共產黨最鮮明的品格”[14]。方世南(2021)等總結了革命、建設、改革這三個歷史階段黨的自我革命的歷程,認為“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是黨的自我革命的開拓階段、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是黨的自我革命的曲折發展、改革開放以來黨的自我革命進入新發展階段”[15]。從社會性質轉變的視角探尋了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的發展歷程,與我國近現代革命發展的實踐進程相一致。
二是“四階段劃分說”的觀點。鄭智超(2021)基于黨自我革命的百年進程從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改革開放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四個階段回顧了黨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的歷程,歷經了黨在自我革命中走向勝利、黨在自我革命中夯實根基、黨在自我革命中更為成熟、黨在自我革命中更加強大四個階段[16]。胡洪彬(2021)提出了:第一階段是從“路線”到“紀律”:民主革命時期黨推進自我革命的艱難展開(1921-1949年);第二階段是:從“糾偏”到“整飭”: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黨推進自我革命的系統拓展(1949-1978年);第三階段是從“思想解放”到“機制重構”:改革開放新時期黨推進自我革命的結構轉換(1978-2012年);第四階段是從“嚴明責任”到“全面施策”:社會主義新時代黨推進自我革命的深化(2012年至今)[17]。雷青松(2021)從革命、執政、改革、治理四個維度,系統考察各個歷史時期黨推進自我革命前后一脈相承、繼往開來的演進脈絡,將其劃分為“以黨內思想革命引領民主革命勝利的革命時期,以黨內‘糾偏‘整飭鞏固黨執政地位的執政階段,以改革創新精神提高黨的長期執政能力的改革時期,全面從嚴治黨推進黨治國理政能力現代化階段”[18]。
可見,學界對黨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的實踐歷程劃分視角各異,但就劃分的時間區間和界點較為一致,多采用了主流的劃分法,與黨的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發展的基本規律相吻合。
三、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的特征及價值意蘊
科學性、人民性和時代性是黨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的顯著特征。也正是這些顯著特征使人民能夠深刻地理解黨的革命宗旨和理念,從而更好地發動和依靠人民開展社會革命。
(一)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的顯著特征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之所以有自我革命的勇氣,是因為我們黨除了國家、民族、人民的利益,沒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不謀私利才能謀根本、謀大利,才能從黨的性質和根本宗旨出發,從人民根本利益出發,檢視自己;才能不掩飾缺點、不回避問題、不文過飾非,有缺點克服缺點,有問題解決問題,有錯誤承認并糾正錯誤。”[19]始終堅守以人民為中心的革命立場和價值取向,“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與人民休戚與共、生死相依,沒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從來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團、任何權勢團體、任何特權階層的利益”[20],具有極強的人民性特征,這也是黨百年奮斗總結出來的歷史經驗,“黨的經驗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從書本上抄來的,而是我們黨在歷經艱辛、飽經風雨的長期摸索中積累下來的,飽含著成敗和得失,凝結著鮮血和汗水,充滿著智慧和勇毅”[21],具有極強的科學性特征。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是科學性、人民性和時代性的統一。
一是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的科學性特征。學界對其科學性特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碩博論文,期刊論文和專著中體現的相對較少。關暢(2021)在學位論文中論述了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的科學性主要體現在“廣泛聯系、統籌兼顧,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統一”[22]兩個方面。這正是馬克思主義歷史觀中革命思想的展現。學者們多半基于唯物史觀的視角研究了黨的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的顯著特征,傾向的側重點略有不同,突出的革命特性也略有差異。
二是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的人民性特征。人民性特征幾乎貫穿于每個學者研究自我革命的始終。從本質上看,黨的偉大自我革命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革命學說,始終堅持人民性是歷史的創造者和決定者的群眾觀點,深刻體現了黨以人民為中心的革命理念。李斌雄(2021)指出:“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品格。黨要始終同人民在一起,堅持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是共產黨先進性的本質體現,是區別于其他任何政黨的根本標志”[23],凸顯了黨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的人民主體性特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革命理念,深入開展以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就是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裁判員和評判者,以人民的利益和歷史發展規律為評判標準。
三是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的時代性特征。黨之所以能夠在革命洪流中屹立不倒,引領著偉大的社會革命,主要原因就在于黨始終與時俱進地學習和發展馬克思主義革命理論,充分發揮黨努力學習和善于學習的精神。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好學才能上進。中國共產黨人依靠學習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學習走向未來。”[24]我們黨“越是長期執政,越不能丟掉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色,越不能忘記黨的初心使命,越不能喪失自我革命精神”[25]。學界對時代性的研究較多,梁雪冰(2021)認為黨的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是歷史性和時代性的統一,“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表現形式,但是其根本目的都是一致的: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最終實現共產主義”[26]。進而闡明了偉大自我革命是歷史性和時代性的統一關系,是一脈相承的繼承和發展關系,是基于時代語境中的自我革命。其最終目標是要引領偉大的社會革命實現共產主義的偉大理想。
綜上,學界主要圍繞科學性、人民性和時代性的特征進行闡釋,但就其實踐性、革命性、統一性、必要性和可行性的特征研究相對較少。這也正是學者們在后續的研究中應著重彰顯和體現的地方。
(二)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的價值意蘊
黨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最直接、最明確的價值體現就是帶領人民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帶領人民站了起來,再到富起來和強起來。使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逐步走近世界舞臺中央,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向世界傳遞了中國人民愛好和平、協和萬邦及命運與共的價值理念,倡導與世界各國人民一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世界的友好和平發展。
從內在價值意蘊來看,黨的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不斷完豐富了黨的思想、政治、紀律建設,保障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為中國發展創造了和平穩定的環境,消滅了剝削、消滅了絕對貧困,使中國人民逐步擺脫了絕對貧困的境地,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學界主要從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凈化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彰顯黨的政治優勢和革命品質等方面進行研究。張艷娥(2018)從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是“筑牢偉大事業的堅實基礎、增強偉大斗爭的戰略定力、指明偉大夢想的路徑方向、夯實偉大工程的根基屏障”[27]四個方面論述了它的實踐價值。郭世軍(2019)認為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有利于加強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先進性是黨自我革命的目標指向,自我革命就是要“通過不斷革舊圖新進行革命性鍛造,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實現與時俱進”[28],具有重要的價值意蘊。
鄭智超(2021)提出“以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不斷探索黨自我監督的有效途徑,通過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形成黨增強自我凈化能力的有效機制,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通過形成紀檢監察監督、派駐監督和巡視監督全面覆蓋的權力監督格局,推動實現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為我們黨長期執政地位的鞏固提供了堅實的保障”[16]。從有利于完善制度建設,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縱深發展、保障清正廉潔、加強權力監督等方面詮釋了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的價值意義,為研究者們理解和探究自我革命的價值意蘊提供了豐富的理論資源和學術視角。張偉偉(2021)認為:“以制度和規范為全面從嚴治黨、進行自我革命保駕護航;強化黨內各項制度的制定與執行;將黨內集體學習制度化”[29]。
可見,學者們從多方面闡述了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的價值屬性,凸顯了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的根本方向和價值指向。
四、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的實踐路徑及基本經驗
如何以黨的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是學界普遍探討的學術話題,也是事關黨如何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強化自身建設引領偉大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的問題。學者們在總結黨百年奮斗的歷史經驗中圍繞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等探索黨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的實踐路徑,形成了不同的理論觀點。
(一)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的實踐路徑
黨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的路徑是解決問題、達到預期效果的關鍵。就目前學界對其實踐路徑的研究來看,主要可歸納為四種觀點。
第一種觀點強調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要對癥下藥。持該觀點的學者主要有唐皇鳳、渠彥超等,唐皇鳳(2021)針對黨內存在的一些政治不純、組織不純、思想不純、作風不純等問題,提出通過把黨的政治建設作為根本建設,不斷完善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加強紀律作風建設,健全反腐敗體制機制和黨內法律法規,堅定不移地將黨的自我革命事業推向縱深發展的實踐路徑[30]。重點從政黨建設的視角闡釋了自我革命的實踐路徑,把自我革命與社會革命緊密聯系起來。竇珊珊(2021)基于偉大自我革命推動偉大社會革命中存在的“精神懈怠、批評與自我批評不夠深入、自我革命精神淡化、初心使命意識不強”等問題,從“嚴肅黨內政治生活、開展黨內集中教育、建設黨內政治文化、加強黨員干部的黨性教育、掌握批評與自我批評的科學方法”[31]等方面對其實踐路徑進行了系統研究,著重從思想改造、黨性修養上探索了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的路徑。
第二種觀點主要是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的經驗與教訓的總結,并結合新特點新問題做出策略思考。劉春靜(2021)從問題導向、理想信仰、革命精神方面論述了黨以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的路徑,主要包括“堅持問題導向,保持戰略定力,時刻保持‘愈大愈懼,愈強愈恐的態度,醫治理想信念、思想政治素質、工作能力、作風狀況上的亞健康,用好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武器,做好‘抓少數與管多數工作;保持革命精神,磨煉革命意志,堅持‘永遠在路上的‘趕考精神,保持久久為功的恒心和毅力和‘零容忍的態度,堅持全面從嚴治黨”[32]。這些論述從多方面概括了學界對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的路徑研究。
第三種觀點是從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的內在動力、政治保障、戰略舉措、社會支撐和基本方式五個層面依次給出了路徑選擇。詹溢(2018)從“堅持基本的黨性原則、加強思想道德建設、貫徹落實制度建設、借鑒古今中外歷史經驗”[33]方面闡述了黨的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的內外動力和制度保障。
第四種觀點是從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探尋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的路徑規律。彭蓉(2020)從《共產黨宣言》中挖掘了社會革命思想與中國的偉大社會革命的深厚淵源,提出了“要以發展為第一要務,繼續推進我國的社會革命;要堅持黨的領導和黨的自我革命;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與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的有機統一”[34],這種觀點集中體現了堅持黨中央統一領導協同推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立場協同推進,堅持人的全面發展和問題導向全面推進的路徑思想。
以上四種觀點都有其針對性和指向性,對學界加強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的研究意義重大,不同之處在于四種觀點的視角和側重點不同,因而提出路徑選擇的傾向性就有所差異。
(二)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的基本經驗
善于經驗總結是黨自我革命的一大優勢,也是黨引領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優良傳統,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深刻總結了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堅持自我革命、堅持勇于斗爭等是黨長期積累的寶貴經驗,是黨和人民共同創造的精神財富。學界主要從三方面歸納和總結了這些寶貴的革命經驗。
一是著重解決突出問題,激發黨以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的強勁動力。學者們主要從堅定理想信念、重視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加強持鏡自檢和黨外監督等方面闡述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的基本經驗。竇珊珊(2021)闡述了黨的自我革命應“以嚴肅黨內政治生活、開展黨內集中教育和建設黨內政治文化來落實講政治這一推進自我革命的根本途徑;以加強黨員干部的黨性教育、掌握批評與自我批評的科學方法和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來落實批評與自我批評這一推進自我革命的基本方法;以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建立健全黨內法規和黨內外監督相結合來落實黨內民主這一推進自我革命的制度保障”[31],這種觀點論述了思想建黨、組織建黨和紀律建黨的重要性和時代性,突出了堅持和用好民主集中原則這個有力武器的實踐價值。
二是強化黨的監督,完善黨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的體制機制,為我們黨長期執政地位的鞏固提供堅實的保障。張偉偉(2021)闡述了“黨始終以黨章為根本遵循,將黨章作為黨開展各項活動的行動指南,把規矩置于最前面,以制度和規范為全面從嚴治黨、進行自我革命保駕護航;強化黨內各項制度的制定與執行;將黨內集體學習制度化”[29]。這些經驗為全黨加強自身建設,提升自身能力、實現自我革命提供了支撐,是黨百年來持之以恒奮斗的經驗體現。
三是以人民利益為中心,把握好黨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的正確方向。譚獻民(2019)論述了“黨的自我革命的衡量標準,是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自我革命的根本目的,是正確處理改革開放以來既錯綜復雜又與時俱進的黨群關系。自我革命的各項內容,本質上就是革除與人民利益相悖的思想作風和行為習慣。而人民群眾的批評監督和切實衡量,則推進著黨的自我革命不斷認識和解決實質問題,不斷破除密切黨群關系的障礙難關,成為實現黨的先進性和唯一宗旨的根本措施”[35]。從這種觀點可以看出,我們黨只有始終堅守以人民為中心的革命理念和價值取向,才能正確地把握好社會主義的本質,確保黨對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地位不動搖。
就經驗啟示的研究,學界主要從動力、監督、人民利益等方面總結革命經驗,彰顯黨以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的人民屬性。但黨在百年奮斗中形成的寶貴經驗極其豐富,學界對其總結和概括的仍有些不夠,仍需要我們進一步深挖和總結其寶貴的經驗。
五、結語:研究的回眸與展望
總體上看,目前學界對黨以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的研究具有重點聚焦對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的實踐、經驗、價值、啟示等方面研究的特點。而就自我革命和社會革命的內涵、概念的闡釋卻相對偏少,研究成果多以期刊論文的形式呈現,專著和碩博論文相對較少,研究的團隊化和協作化特征不明顯,成果多以獨著呈現,相關項目課題支撐的成果偏少。為此,回望和承繼前人研究的成果與經驗,不斷強化對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的研究就顯得尤為必要。
展望學界研究的趨勢和未來走向,隨著《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中明確了黨“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的命題后,學界有關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的研究會逐步增多。新時代境遇下黨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的研究仍需結合我國全面建設現代化的實際和馬克思主義革命理論的最新成果,注重研究的整體性和協同性,不斷拓寬研究領域,深挖研究問題,秉承多方法多視域結合的研究理念,將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有機結合起來。重點轉向對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的前提、原則、基礎、內涵等方面的研究,克服研究中的困難。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以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的重要論述為指引,在開創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偉大實踐中完善研究。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3.
[2]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38.
[3]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M].北京: 中央文獻出版社,2018:591.
[4]趙緒生.論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自我革命[J].中共中央黨校學報,2018,22(5):81-88.
[5]靳小勇,燕連福.自我革命精神的理論來源、實踐生成及時代意蘊[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20,(6):55-59.
[6]趙恩國.新時代以自我革命推動社會革命的理論邏輯與實踐邏輯[J].思想理論教育,2019,(5):41.
[7]李宗建.把準中國共產黨推進自我革命與社會革命關系的三個維度[J].思想理論教育,2019,(1):46-51.
[8]黃蓉生,方建.勇于自我革命與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J].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46(1):14.
[9]張文龍,李建軍.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的理論淵源及現實訴求[J].大連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42(5):1-8.
[10]顏杰峰.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自我革命的重要論述探析[J].馬克思主義研究,2021,(9):79-89.
[11]潘維.不忘初心:百年中國共產黨在思想和組織建上的三次自我革命[N].中國社會科學報,2021-01-15(A06).
[12]石仲泉.從百年黨史看自我革命[N].學習時報,2021-04-05(A1).
[13]唐皇鳳,任婷婷.新中國70年中國共產黨的自我革命:實踐歷程、基本經驗與戰略路徑[J].江蘇社會科學,2019,(5):30-40.
[14]王金磊,姚聰聰.新中國成立以來黨自我革命的歷史演進及經驗啟示[J].長白學刊,2019,(5):27.
[15]方世南,譚志坤.中國共產黨百年自我革命歷程的回眸與展望[J].東吳學術,2021,(3):40-50.
[16]鄭智超.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的百年歷程與基本經驗[J].南海學刊,2021,7(3):2-12.
[17]胡洪彬.黨的自我革命:百年歷程、基本經驗與前瞻啟示[J].內蒙古社會科學,2021,42(1):1-10.
[18]雷青松.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的百年歷程:邏輯意蘊、歷史演進及基本經驗[J].理論導刊,2021,(7):4-11.
[19]習近平:以解決突出問題為突破口和主抓手 推動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落到實處[J].民心,2017,(3):3.
[20]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1.
[21]習近平.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7.
[22]關暢.習近平關于黨的自我革命重要論述研究[D].桂林:桂林理工大學,2021:22.
[23]李斌雄.中國共產黨自身建設百年基本經驗研究[J].馬克思主義研究,2021,(1):102-114.
[24]習近平關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論述摘編 [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9:209.
[25]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529.
[26]梁雪冰.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自我革命研究[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21:14.
[27]張艷娥.習近平“偉大社會革命”論的理論創新和現實價值[J].中國延安干部學院學報,2018,11(6):16-24.
[28]郭世軍.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的理論追溯和深層剖析[J].求實,2019,(5):16-26.
[29]張偉偉.百年大黨自我革命的歷史傳統、基本經驗及啟示[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5):88-93.
[30]唐皇鳳,梁新芳,等.中國共產黨百年自我革命的基本經驗[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29(1):16-26.
[31]竇珊珊.新時代中國共產黨推進自我革命對策研究[D].大連:大連理工大學,2021:23-34.
[32]劉春靜.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研究[D].錦州:渤海大學,2021:7.
[33]詹溢.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從嚴治黨的歷史經驗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8:33-40.
[34]彭蓉.《共產黨宣言》中的社會革命思想及其當代價值[J].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2020,6(3):155-161.
[35]譚獻民.改革開放以來黨勇于自我革命的歷史特點與基本經驗[J].湖湘論壇,2019,32(1):52-58.
A Summary of the Researches on the Great Self-revolution
of the Party Leading the Great Social Revolution in the New Era
CHENG Yin1,2, TAN Liwei3,4
(1.School of Marxism,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550025,China;
2.School of Big Data Application and Economics, Gui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Guiyang Guizhou 550025,China;
3. Yongzhou Teachers College, Yongzhou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Culture,Yongzhou Hunan 425100,China;
4.Yongzhou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Culture, Yongzhou Hunan 425100,China)
Abstract:Leading the great social revolution with the great self-revolution is the revolutionary practice and historical experience of the partys struggle in a century. The academic research on the self-revolution topic has mainly emerged 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fter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clearly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the partys self-revolution” , The research of self-revolution is proceeding like a raging fire, showing a trend of “blowout”. However, the research of self-revolution leading social revolution is slightly inadequate.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oretical resources, practical history, salient features, value implications, practical paths, basic experience, and future prospects”, reviewing the research situation of the party leading the great social revolution with the great self-revolution in the new era, summarizing the deficiencies and experience in the research, looking ahead to the trend and direction of the research, and exploring ways and methods for the improvement, it is particularly necessary to further strengthen and improve the partys research on leading the great social revolution with the great self-revolution.
Key words:the great self-revolution; the great social revolution; theoretical resources; practical history; basic experience
編輯:鄒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