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硯哲



摘 要:目前中國人口快速老齡化,需要延遲退休來解決一系列社會問題。但政策實施的效果會受到社會各方面因素的影響。為有效提升延退政策推行的實際效果,從我國勞動者個人決策視角出發,對可能影響延退政策施行的因素進行分析,包括因素的影響方式、程度以及誘因等。實證結果顯示,女性的延遲退休意愿高于男性;年齡增長和家庭收入會影響延遲退休意愿;健康狀況影響退休決策的方式特殊;體力勞動者更可能反對延退政策。
關鍵詞:城鎮職工;延遲退休;政策施行;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D669.2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2)33-0125-03
引言
根據央視新聞的相關報道,目前中國人口已經進入老年型。性別間的死亡差異使女性老年人成為老年人口中的絕大多數。預計到2040年,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將超過20%。同時,當前我國男性職工、女性職工的法定退休年齡分別為60歲和50歲,女干部為55歲;具有高級職稱以上的女性和少數男性知識分子可分別延遲到60歲和70歲。相較于其他國家,我國法定退休年齡的特點可以歸納為:年齡較輕、雙軌身份、性別有別、計劃經濟色彩濃重。
各國政府為應對人口老齡化采取多種公共政策,其中延遲退休作為大多數國家的選擇,在受到老齡化影響的國家中普遍施行,并取得了不小的成效。同時根據OECD相關報告可知,至2050年大多數OECD國家的法定退休年齡將延遲至67歲。我國為解決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各類問題,選擇延遲退休年齡已勢在必行。
退休意愿、退休決策、退休行為與退休制度密切相關。當前由于缺乏對我國勞動者退休意愿的研究,我們對退休意愿受哪些因素影響、影響程度深淺,以及這些因素是阻力還是推力等仍然沒有足夠的認識。因此,本文選擇使用調查問卷的方式,以勞動者個人決策為研究視角,重點研究是哪些因素通過影響個人意愿,進而影響退休決策,最終影響到政策的施行。
一、影響因素分析
(一)問卷和數據說明
受訪者僅限擁有城鎮戶口的非農受雇人群,且年齡要達到40歲及以上。調查問卷通過“問卷星”網絡平臺發布,受訪者遍布26個省或者直轄市,大部分受訪者位于貴州省、黑龍江省、四川省和廣東省地區,共收集到問卷631份。
(二)描述性統計
1.年齡性別與退休意愿。表1為年齡、性別與延退政策態度的交叉分析結果。男性和女性的反對比例呈現出相同的趨勢,即在46~50歲年齡段達到了最高點,反對比例分別為74.55%和75.43%。同時從表1中能夠看到,相對于51~55歲年齡段,56~60歲的男性贊成延退的比例由4.49%增長到5.88%;與46~50歲的女性相比,51~55歲女性中的贊成比例由2.54%增加到5.51%。也就是說,隨著實際年齡的增加,在接近退休的年齡段中,女性延遲退休的意愿增幅要高于男性。
2.健康狀況和退休意愿。本文將調查對象的健康狀況衡量標準定為個人是否患有慢性病或嚴重疾病,如糖尿病、類風濕性關節炎、高血壓、癌癥、心臟病等,得出數據如表2所示,表2為個體健康狀況與退休意愿的交叉分析結果。不健康職工樣本與健康職工樣本的反對延退比例幾乎持平。但在贊成延退的比例上,不健康職工比健康職工高2.66%。這一統計結果與普遍認知存在差異,一個可能的解釋是我國目前的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制度不完善、不成熟,導致勞動者不得不繼續增加勞動力供給,以滿足醫療費用等支出的需求。
3.收入情況和退休意愿。從表3可以看到,在各個收入階段中,非已婚男性的延退反對比例在66.67%~100%之間,非已婚女性的延退反對比例在61.11%~75%之間,數據對比顯示,在非已婚的反對陣營中,男性的立場相較于女性更為堅定。
從表4中可發現,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已婚男性樣本的完全反對比例從41.46%逐漸下降至16.67%,而已婚女性樣本的完全反對比例雖然也在下降,但是僅從45%下降至28.57%,意味著在已婚的反對陣營中,女性的立場相較于男性更為堅定。一個可能的解釋是結婚后,女性所具有的性別屬性,決定了她們在家庭中的角色,即家務活動與工作活動的沖突加固了她們對于延退的反對態度。
二、相關檢驗
該過程選擇了卡方檢驗和Pearson相關系數的計量方法,計量檢驗使用SPSS軟件進行。過程圖及結果如下:
(一)實際年齡對延遲退休意愿呈顯著性差異
從下頁表5可以看出,“實際年齡”對于“對延退政策的態度”呈現出0.01水平顯著性(Chi=45.29,P=0.00<0.01),即不同“實際年齡”樣本對于“對延退政策的態度”全部均呈現出顯著性差異。相對于46~50歲年齡段的受訪者來說,51~55歲、56~60歲和61~65歲年齡段的受訪者愿意延遲退休的概率分別上升了2.79%、9.86%和13.12%。
(二)體力勞動者延遲退休意愿更弱
再次使用Pearson相關系數去表示二者相關關系的強弱情況。“對延退政策的態度”和“工作屬性”之間的相關系數值為0.089,并且呈現出0.05水平的顯著性,因而說明“對延退政策的態度”和“工作屬性”之間有著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即從事體力勞動越多的勞動者,越傾向于反對延遲退休政策。從事完全體力勞動的受訪者反對延退的比例達到73.91%,這比完全腦力勞動者的反對比例高出了7.94%。
(三)健康因素影響人們延退意愿的方式特殊
一方面,本文在對健康狀況和延退態度進行計量檢驗后發現二者并不存在相關關系。但另一方面,反對延遲退休的受訪者中有179人選擇了“身體健康狀況原因,不能繼續工作”,占到了42.12%,排在反對原因的第二位。進一步篩選后還發現,這179人中總共有72.63%的受訪者處在健康狀態。將二者結合起來后,可以得到這樣一種理論假設,即健康影響著人們的延遲退休意愿,但它可能是通過勞動者其個人生活經驗預測的未來身體健康狀況來影響的。
結語
延遲退休政策事關國家發展,事關百姓切身利益,與其他眾多公共政策存在密不可分的聯系,政策實施前審慎且多樣的分析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從總體上看,在經過長期的研究分析后,目前學者對延遲退休年齡的研究方向已經轉移到政策內容的制定以及政策實施效果評估的問題上來。本文針對可能阻礙延退政策的影響因素,從不同角度做了一些分析和歸納,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至于在延退政策的制定和施行過程中,本文所討論的影響因素是否存在,以及這些因素是否會如本文所分析的去影響政策的正常運行,都有待于在日后的研究中做進一步的研究論證和解釋分析。
參考文獻:
[1] ?邵岑,趙昕東,王嘉順.中國人力資本轉型特征與漸進式延遲退休政策:必要性、問題與對策[J].社會發展研究,2018,(3):86-102+244.
[2] ?楊李唯君,馮秋石,王正聯,曾毅.延遲退休年齡對中國人力資本的影響[J].人口研究,2019,(1):102-112.
[3] ?楊琳琳.福利國家延遲退休的模式與鏡鑒[J].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6):39-56.
[4] ?王克祥,于凌云.關于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的研究綜述[J].人口與經濟,2016,(1):57-65.
[5] ?李琴,彭浩然.誰更愿意延遲退休?——中國城鎮中老年人延遲退休意愿的影響因素分析[J].公共管理學報,2015,(2):119-128+158.
[6] ?韓克慶.延遲退休年齡之爭——民粹主義與精英主義[J].社會學研究,2014,(5):120-130.
[7] ?The motives of people who delay retirement:An occupational perspective[J].Scandinavian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therapy,2020.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Delayed Retirement Policy for Urban Workers
LIU Yan-zhe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Shanghai ?201600,China)
Abstract:At present,Chinas population structure is rapidly aging,and it is necessary to delay retirement to solve a series of social problems.However,the effect of policy implementation will be affected by the feedback from all aspects of society.In order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actual effect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deferred policy,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dividual decision-making of Chinese workers,the factors that may affec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deferred policy are analyzed,including the influencing ways,degrees and inducements of the factors.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women are more willing to delay retirement than men.The increase of age and family income will affect the delayed retirement intention.Health status affects retirement decisions in special ways;Manual workers are more likely to oppose the extension.
Key words:urban employees;delayed retirement;implementation of policy;influencing fact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