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敬
居民小區是城市治理的基礎單元,蒲江縣聚焦部分城鎮居民小區存在的組織體系不健全、群眾參與度不高、服務品質不優等問題,堅持以黨建為引領,通過串聯多元治理主體、提升自治聯治活力、優化服務供給質量,打造“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城鎮居民小區善治新模式。
穿好“一根線”,五級聯動匯聚合力。堅持完善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組織體系,強化街道黨(工)委“龍頭”帶動,延伸黨建觸角,積極整合各類黨建資源,切實把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轉化為基層社會治理效能。一是搭建五級構架,厚植黨建根基。堅持把黨組織建在家門口的理念,串聯構建“街道黨工委—社區黨委—小區(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五級聯動組織體系,確保黨組織對微端治理的全程引領統籌。目前,全縣建立城鎮居民小區黨組織108個。二是創建“紅色物業”,打通末梢神經。采取單建、聯建等方式做實“兩個覆蓋”,對無黨員企業實行項目負責人與小區黨組織交叉任職。目前,已有20名項目負責人兼任社區“大黨委”委員或小區黨組織成員。三是堅持先鋒引領,激發黨員活力。深化“雙報到”“雙諾雙評”,500余名機關黨員主動到小區黨支部報到,認領黨員示范崗318個、組建黨員先鋒隊82支,開展黨員“三亮一爭”行動,充分發揮示范帶頭效應。
下好“一盤棋”,多元力量協同共治。著眼破除觀念束縛、條塊壁壘和機制障礙,深入拓展區域化黨建格局,構建黨組織統一領導、各類組織積極協同、群眾廣泛參與的基層治理體系。一是“六個清”摸家底。通過壩壩會、入戶調查等方式,對小區逐一摸排,確保人員類別清、職能職責清、矛盾糾紛清、院落情況清、需求問題清、轄區資源清。二是“三個三”聚民智。實施“三征三議三公開”工作法,即小區啟動項目前充分征求小區居民、駐區單位、黨員代表意見,由區域黨員代表提議、黨員代表大會商議、小區居民代表會議決議,做到決議內容、過程、實施情況全公開。開展“黨建引領·情系小區”共駐共建活動,簽訂項目意向書100余份。三是“六方平臺”解難題。針對小區老大難問題,搭建由社區區域黨委牽頭,社區黨委、小區黨支部、業委會、共建單位、物業公司、社會組織共同參與的“六方”議事協商平臺,每季度開展居民說事、民情懇談、小區工作坊等活動,協調解決安防設施、公共空間建設等三大類20余個小區共性問題。
只進“一道門”,優化服務提升幸福指數。主動順應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聚焦居民服務需求,切實優化服務方式,提升服務質效,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一是打造便民式服務平臺。建立社區服務站、小區服務點,集成黨群服務、便民服務、公共服務等功能,接待群眾超過2000人次,實現“進一道門、找一個人、辦一切事”。二是推行公益式服務模式。采取公益微創投方式,發展社會組織、社區企業,結合老年就餐、兒童托管等需求,跨社區合作籌建“老年食堂”,引進思樂源等專業公司,開辦早教培訓機構,構建“15分鐘生活服務圈”。三是開展鄰里式志愿服務。圍繞社會關注、群眾急需、志愿所能,以助殘、為老、環保等為重點,開展“紅色星期六”“鄰里互助·情暖社區”等志愿活動,營造鄰里和諧互助濃厚氛圍。(作者系中共蒲江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社治委主任)(責編/劉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