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虎
基層治理點多面寬,基層資源量小力微,統籌用好各方力量十分必要。鄉鎮行政區劃和村級建制調整改革完成以后,蘆山縣大力推進農村“多員整合”,順勢開展黨員“入網定責”,有效推動資源利用集約化、農村治理精細化,持續激活鄉村治理“一池春水”。
推動“一員多用”為基層減負松綁。做好兩項改革“后半篇”文章,重點是優化資源配置,降低管理成本,提高治理效能。因此,推動農村“多員整合、一員多用”勢在必行、大勢所趨。人員整合是基礎。將村上衛生防疫員、交通協管員、食品安全員等按照宜專則專、宜兼則兼、宜合則合、宜分則分原則,合理整合為安全、生態、服務3個“綜合網格長”分線履職,不但有效削減過剩力量,更將村常職干部從部門事務性工作中解放出來,讓“專職的人干專門的事”。職責整合是核心。制定綜合網格長民情民意收集上報、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安全隱患排查整治、政策法律法規宣傳、民事代辦服務等共性職責,縣級有關主管部門明確“三長”個性工作任務,以“共性+個性”職責清單切實理順權責歸屬,避免“層層甩鍋、專壓基層”。經費整合是保障。將各部門、各條線工作經費統一納入鄉鎮這個“大盤子”中,由鄉鎮統籌使用,讓分散的經費“聚沙成塔”辦大事。建立“費隨事轉”制度,進一步根除鄉村干部“多勞者不得”問題。
實行“一體管理”為鄉鎮擴權賦能。以歸口統一的管理體制解決綜合網格長跨級管理、多重管理、管理“真空”等突出問題,是提升村級運轉效率的關鍵點。要明確政策確保權力“抓得住”。打破原有條塊分割的管理模式,明確規定“三長”日常接受村黨組織領導,與村常職干部一并由所屬鄉鎮負責管理,建立村級事務“準入”制度,防止縣級部門越過鄉鎮向綜合網格長交辦事務,切實保證鄉鎮牢牢抓住管理權。要放手放權確保管理“行得通”。將綜合網格長的準入、退出、審查、考核、培訓、監督等一系列權限全部交給鄉鎮(街道),最大限度讓權于基層,確保鄉鎮(街道)管理有抓手、約束有載體。要強化督導確保權力“用得好”。堅持向指導要質量,向監督要效益,權力下放不能一放了之,必須建立健全定時指導、過程監管機制,確保下放權力能執行、不落空,有監管、不濫用。
推行“一網履職”讓治理精細高效。大力構建“組織引領、一網統籌、事事入格”的村級治理體系,真正讓基層治理被感知、有溫度。要織密基層治理網絡。從各村實際出發,在每個村民小組內以10戶-30戶左右標準劃定微治理網格,按照“一格一員”配備專職網格員,構建起村上有三長、片區有組長、網格有專員的鄉村微治理格局。要建強網格治理力量。建立黨員“入格聯戶定責”制度,整合“雙報到”“駐地共建”黨員和在家無職黨員力量,引導黨員、干部“入網履職”,有效參與網格事務,推動各級各類資源下沉入網,營造人人齊參與、處處有治理、時時有服務的生動局面。要完善網格治理機制。深入借鑒“街鄉吹哨、部門報到”有益經驗,引入“網格E通”等智能化載體,建立網格盯梢發現問題、鄉鎮吹哨派發問題、部門聽哨受理問題的“三哨響應”機制,同步健全鄉鎮對部門考核評價體系,切實推動組織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作者系中共蘆山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責編/蔣筱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