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玲玲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科學闡明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內涵和重大意義,標明了這一重要思想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中華文化發展史上的重要地位,為進一步增強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政治自覺、理論自覺、行動自覺提供了重要指引。
源浚者流長,根深者葉茂。一切理論學說體系都有自己的“源”和“流”,“源”是科學理論高度抽象,由繁到簡,大體穩定;派生的“流”則往往呈現出紛繁復雜的形態。馬克思主義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從“源”與“流”的關系中把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三次理論飛躍的深刻內涵,對于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有著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馬克思主義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是有機統一的“理論譜系”。馬克思主義理論是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馬克思的思想是馬克思主義的“源”,各國的馬克思主義后繼者們,根據本國實踐中所面臨的任務和問題,結合自己的歷史文化傳統與國情特點,從不同方面創造性地發展了這種思想體系,從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馬克思主義新形態,這是馬克思主義的“流”。“源”“流”同脈,馬克思主義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是有機統一的“理論譜系”。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公報中,有三處“飛躍”聚焦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公報指出,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理論淵源,它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為根本主題,把我們黨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提升到了一個新的更高水平。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總結并充分運用建黨百年的歷史經驗,扎根當代中國新的歷史方位與偉大實踐,系統回答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什么樣的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怎樣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等重大時代課題,提出了一系列原創性的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創造性升華。
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之“源”是多樣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是其重要理論來源。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之源,這是毋庸置疑的。但從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歷史進程及其內容來看,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之“源”是多樣性的,馬克思主義是主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是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理論來源。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后,科學社會主義的主張受到中國人民熱烈歡迎,并最終扎根中國大地、開花結果,決不是偶然的,而是同我國傳承了幾千年的優秀歷史文化和廣大人民日用而不覺的價值觀念融通的”。從重視人的主體性上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強調“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的民本思想,與馬克思主義關于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的理念相通。從價值旨趣上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同馬克思主義發展觀內容內在相通。從社會發展理想上看,中國古人對“大道之行、天下為公”之“大同社會”的理想追求與馬克思主義描繪的共產主義社會形態本質相融。因此,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具有可能性。
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真理,具有普遍指導性價值,但馬克思主義只有根植于中華優秀傳統豐厚的文化土壤,才能在中華大地上生根、開花、結果。而中華傳統文化也只有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為指導,用“活的馬克思主義”去激活、去映照傳統,才能實現自身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進而迸發出強大精神力量。因此,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具有必要性。
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創立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一系列科學理論成果,并將這些理論創新成果作為指導思想。正是在其指導下,我們戰勝了各種困難與風險挑戰,取得了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事業的偉大成功。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既立足于現實的中國,又植根于歷史的中國,它以中華文明為源頭活水,從5000多年璀璨文明中繼承人文精神、道德價值、歷史智慧的精華養分,把馬克思主義的思想精髓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特質有機融合,融會貫通,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生動典范,是新時代堅守真理、傳承文明的思想結晶與行動指南。
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不斷把馬克思主義推向新境界。高揚馬克思主義旗幟。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因為馬克思主義行。中國共產黨始終把馬克思主義寫在自己的旗幟上,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正確認識問題,科學分析問題,有效解決問題。從理論層面上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三次理論飛躍為人類的發展提供了中國方案、中國智慧,使科學社會主義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與活力。從實踐層面上看,中國共產黨始終秉持初心使命,緊密圍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個主題,與人民生死相依、休戚與共,建立了彪炳史冊的功勛,書寫了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上最恢宏的史詩,馬克思主義行在中國得到了無比充分的證明。
推進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傳統文化融通創新。要大力推動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增強中國人對于馬克思主義的文化、思想和心理認同,真正使馬克思主義從“在中國的馬克思主義”轉化成“中國的馬克思主義”,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境界。
堅持理論創新,是我們黨百年奮斗的一條重要歷史經驗。新的征程上,我們要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境界,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展現出更強大、更有說服力的真理力量。(作者單位/成都體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責編/劉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