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紅輝
摘要:家族信托作為一種舶來品,進入中國時間較短,各方面發展還不夠成熟。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GDP躍居世界第二,高凈值甚至更高凈值家庭數量不斷增加。伴隨我國老齡化現象越來越嚴重,高凈值人群的年齡組一般在出生于20世紀50~70年代,第一代和第二代年齡層群體也遭遇著調班工作交接的局勢。財富繼承的關鍵專用工具是遺囑、商業保險與家庭私募基金等。在其中,家族信托的人性化更為顯著,被繼承人能夠依據自身的意向享有定制化的繼承服務項目。與此同時,家族信托在財產防護、財產項目投資、項目投資范疇、特定收益人范疇、受益權限期、資金分配和分配利潤等層面具備非常大優點,并被認為是如今財富傳承的優選方法。經查閱,刊期、互聯網等公布的數據材料詳盡論述了家族信托方式的研究現狀,并分析了信托公司核心、銀行業核心、信托公司-私行協作、信托公司-保險公司協作四種商業運營模式。最后,文章對家族信托商業模式未來的發展方向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財富傳承;家族信托;模式研究
一、家族信托模式研究現狀
(一)國外研究現狀
古羅馬帝國出現最早的家族信托,英國的利益制度奠定了現代信托的基礎。國外的信托制度主要圍繞家庭信托的功能、家族信托管理機構與家族信托的模式等內容進行大量研究。
家族基金功能的相關研究。家族資產信托基金會在實現家族資產關系的傳承方面能發揮有效作用、保值資產增值、風險投資隔離等多個方面的重要作用(Sue Tappenden,2009)。高凈值投資者往往通過家族資產信托管理家族資產的價值并繼承財富的價值(Goodwin,2009)。 Jesse(2011)在理論上認為,信托具有個人資產所有權與資產收益權不可分割的本質特征,具有自身獨特的優勢。家族財富信托產品作為重要的家族財富繼續傳承管理工具,可以有效率地保障家族整體財富的繼續傳承和同時保障家庭整體家族財產的使用安全性。
關于家族信托管理機構的相關研究。David(2007)認為大型私人銀行使用高度靈活的多渠道方法來細分高凈值客戶群,從而開發滿足其個性化需求的信托產品。Imoladrig等(2009)通過深入研究美國私人投資銀行的許多家族信托投資業務,發現在全球經濟日益全球化的巨大背景下,眾多私人投行高價值資產的客戶,通過提供多元化的家族資產風險分配解決方案,仍然可以快速實現家族財富持續傳承、個人財富持續增值的發展目標。
關于家族信托模式的研究。構建監管制度的基本行為框架、初始制度結構、實施制度目的、行為主體和制度執行行為標準以及要達到特定的市場博弈均衡體系是目前進行信托基金監管管理制度框架設計的具體實施思路(calvert,2014)。Croskery Patrick(2015)針對企業制度工程設計失敗問題,認為既要重點研究成功的失敗案例,也必須要重點研究那些失敗的成功案例,從而設計出科學適宜的相關制度。Coram,Bruce Talbot(2016)認為不同法律制度和國家制度的信任模式,不能盲目照搬照抄,“拿來主義”不可取。
(二)國內研究現狀
目前,國內對于信托制度主要圍繞家族信托的經驗借鑒、家族信托的模式與家族信托功能等內容進行研究。
關于家族信托的經驗借鑒研究。邱峰(2015)認為家族信托是財富傳承的最佳途徑,并結合國外的發展經驗,提出中國家族信托發展的五大路徑。姜偉軍(2018)借鑒美日英等發達國家的稅收制度,認為中國的家族信托的發展需要從稅收體制、稅收主體和稅種等方面進行完善和提高。
關于家族信托的模式研究。目前,國內對于私人家族信托的具體管理運作以及管理模式主要可以分為由既有私人家族信托投資公司通過集體投資主導、私人家族投資銀行金融機構集體主導以及還有家族投資信托公司與其他投資金融機構通過直接合作投資方式集體主導等三種管理方式(彭宇翔,2015;吳曉然,2016)。王怡丹(2015)在信托項目結構中詳細分析包括個人職業養老信托、子女職業養老社會保障信托、遺囑信托、人壽保險信托等企業運營管理模式,并指出商業銀行未來重點發展領域。魏拴成、宋瑞敏(2016)從家族企業傳承角度,對家族信托產品的設計進行詳細論證,提供可借鑒的成果。王婷婷、張歡(2015)認為在互聯網背景下,信托應該與借助互聯網加速發展,從六個方面設計互聯網家族信托模式創新。
關于家族信托功能的研究。王延明(2013)認為加強家族資產信托管理是企業打破中國“富不過三代”魔咒的一個重要途徑,與此同時信托具備家族財產安全嚴實防護、家族財產財富靈便管理方法承傳、資產個人信息嚴苛安全性保密及其提高家族公司操縱五大作用,從而既可以保障企業基業長青又可以保障后代的生活質量。吳政(2015)認為家族信托作為全新的財富配置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滿足國內高漲的多元化配置資產的需求,但需要完善法律法規,這樣家族信托未來將是投資領域的又一藍海。楊其琛,展凱莉(2018)從企業破產解除隔離法的角度,對比了家族信托的企業破產解除隔離的基本原理,家族信托企業破產解除隔離的一定法律效力、法律管理障礙,并從事了我國信托企業財產隔離登記管理制度、明確家族信托財產獨立性和惡意適用的法律救助三個維度進行詳細分析。
二、家族信托不同模式比較分析
現在我國家族信托業務的參與主體主要是國內的信托機構、商業銀行私人銀行部、第三方財富管理機構、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和獨立家族辦公室(如表1)。他們主要開展資產配置、事務管理、財富傳承、保險信托和公益慈善等五個方面業務工作。
由此可見,無論是信托機構還是商業銀行,或是第三方機構等國內多家金融機構進入家族信托市場,呈現多元化發展,主要以標準化的家族信托產品設計為主。根據參與機構不同,可以分為以下四種模式。
(一)信托公司主導模式
信托公司具備私募基金資產使用權和收益權分離出來的特性,在發展家族信托業務層面具備純天然優勢,是家族信托發展中不可或缺的行為主體。除此之外,信托公司能夠與此同時參加金融市場、金融市場和產業投資。全部種類和跨銷售市場的優勢授予信托公司設計方案家族信托商品的協調能力。銀行業、保險公司、第三方財富監督機構在具體進行家族信托業務時,必須與信托公司協作。
2012 年 9 月,平安信托推出了我國境內市場上第一支家族信托產品——《鴻承世家系列家族信托》。其依托借助平安集團綜合優勢在家族信托業務方面較為成熟,以平安信托——國內首單家族信托為例開展介紹,便于更好地理解信托公司主導的家族信托模式。
以平安信托為代表的信托公司大部分都具備雄厚的企業背景和綜合的服務資源,并且在業務方面跨度較大,無論是資本市場、貨幣市場還是實體經濟都有所涉及。作為以信托業務為主營業務的信托公司,已經具備較為成熟的業務模式和業務流程,各級人員專業化程度較高,責任分工明確,可以保證家族信托業務流暢推進的同時滿足高凈值客戶的定制化的需求和家族財富的傳承。
(二)商業銀行的主導模式
商業銀行發展家族信托有很大優勢:一是商業銀行依賴傳統銀行,其高凈值客戶資源儲備豐富,營業網點較多,大多數與顧客創建了長期性平穩的關聯;第二,商業銀行職工綜合能力和專業技能較高,可以達到高凈值客戶的要求;第三,商業銀行產生了比較詳細的產品保障體系,可以為高凈值客戶給予人性化、一體化的金融業和非金融信息服務。
以商業銀行為關鍵核心有關家族信托層面的業務模式事實上可參考招行與外貿信托發布的產品。2013年,招商銀行與該機構推出了第一單以商業銀行為核心主導關于家族信托方面的產品,其基本標準為不得少于 5000 萬元。在此業務模式中,考慮到委托人的具體情況,且其目的是為其子女今后的生活提供保障。當其子女面對創業、醫療等大額消費情況時,就能夠根據協議領取相應的資金,來保證其子女的需求。
在本產品模式當中,招商銀行起到信托資金管理人和家族信托理財顧問的作用,建立了相關的投資方面專業化決策委員會以及相應的專家團隊,可以給予委托人投資策略提供、資產組合選擇、產品組合選擇等全方位的資金管理投資服務。而信托機構只是擔當受托人的角色,也就是起到簡單通道的作用,以達到風險隔離的目的。
(三)信托公司與私人銀行的合作模式
信托公司和私人銀行在這類方式下產生戰略合作關聯,在發掘客戶滿意度和設計方案產品架構層面充分發揮分別優點,揚長補短。一方面,中小銀行充分運用本身高凈值客戶的區位優勢,產生對商品的客觀性要求;另一方面,信托公司利用其完善的集團管控工作經驗,為高凈值客戶給予私募基金理財規劃服務項目。
2013年,北京銀行開設的私人銀行與北京信托協同發售了家族信托。此種也屬于性質單一,無法撤銷的信托。在此項服務中,北京信托擔任受托人的角色,北京銀行擔任資產管理以及理財顧問的角色,資產受益人則是由委托人在協議簽署時進行指定,其受托資金的基本標準不得少于 3000 萬元,存續期則需要超過 5 年。
(四)信托公司與保險公司的合作模式
信托企業與保險公司協作的大家族信托方式是以保險公司理賠為信托財產,以被保險人為信托委托人,特定信托方案為保險受益人。保險事故產生時,信托企業作為保障金收益人領到分紅保險,依照信托委托人的意向管理方法和應用信托財產,并將信托財產的盈利交由信托收益人。
三、未來家族信托模式的改進措施
家族信托漂洋過海進入中國,盡管發展時間有限但也取得了突飛猛進的進展,雖然法律政策方面存在些許空白但隨著諸如“37號文件”等新規的出現,家族信托在我國發展前景愈發廣闊。加上高凈值人群的快速增長,市場需求也日益迫切。當下我國家族信托四種模式依舊注重理財功能,而沒有完全發揮出家族信托傳承財富治理家族這一最原始的能力。所以,除了學習國外優秀產品模式,家族信托的中國化也勢在必行。
(一)多元化金融機構與非金融機構聯合
對于我國信托市場發展現狀來講,短期內單一的金融機構依然無法建立如國外知名家族一樣完備的事務管理類家族辦公室和信托委員會。所以需要信托機構憑借自身的牌照優勢提升更加專業化的服務能力與投資能力,商業銀行依托自身的客戶資源優勢和資產管理能力,律師、會計事務所發揮其專業職能提供專業化咨詢服務,多元化機構合作,形成優勢互補風險共擔的聯合關系,為客戶群體提供更全面更優質的一站式定制化家族辦公室服務。
(二)完善相關稅收制度
有效的稅款提升是許多老外挑選家族信托作為財富傳承專用工具的關鍵緣故。現階段,在我國對家族信托業務和家族信托商品沒有健全的稅收法規,信托業仍選用與別的經濟發展領域同樣的稅收制度。因為信托財產自身務必具有財產單獨的基本準則和財產收益權與財產使用權不能分離出來的本質特征,受益人從受委托人處獲得的信托財產本錢和根據提升信托財產使用價值獲得的盈利不可在征稅范疇以內。因而,許多海外富商選擇將資產、股份、房地產等財產資金投入信托財產,或創立家族信托,以保護自己財產的總體經營規模。殊不知,在我國針對家族信托業務和家族信托產品并沒有健全的監督機制。因而,提議在我國以受益人為關鍵經營者,政府部門能夠頒布一些有關現行政策,防止雙向征稅的難題,讓家族信托業務在中國獲得更強的發展趨勢。
(三)明確信托登記制度
參考海外優秀大家族信托行業發展的社會經驗,僅有創建健全的信托公司登記管理制度,才可以保證大家族信托在中國的社會影響力獲得真正、充足地體現。但自《信托法》在中國根據至今,除第十條外,仍未發覺別的有關信托資產登記的填補或更加詳盡的法律法規,促使信托登記程序流程和信托登記管理方法行政機關自始至終欠缺確立的法律法規具體指導,促使在我國現行標準信托資產登記規章制度變成一項宣稱性的法律法規名存實亡。因而,必須逐步完善優化的資產登記管理制度的主要內容,確立定義受托企業資產能夠列入的經營范圍,保證可以列入受托資產的法律法規自覺性,使信托資產登記管理制度真真正正充分發揮主導地位。根據信托大家族登記管理制度,確立信托大家族構造中受托人與受托人的責任,維護彼此權益,使其真真正正有章可循。在我國的大家族信托才可以解決資產信托的拘束,使大家族信托真真正正充分發揮應該有的功效。
(四)加強信托機構專業人才培養
加強家族信托管理人才隊伍建設,重視家族信托人才培養,加強家族財富管理,是我國信托業亟待解決的人才問題。就信托管理從業者而言,學習管理家族企業,了解家族金錢和家族財富,了解家族財富的根源和途徑,把握家族智慧財富的成長和發展戰略至關重要,其中家族企業的財富是系統地代代相傳的,并保持健康、謹慎、恭敬地、忠實地規劃和妥善管理家族財富,保護家族財富和遺產,需要我們以專業的人力、智慧和資本積極參與管理。切實有效地開展家族信托管理業務,應把制度化的設計動作作為促進家族企業財富代際傳承和發展的有效管理工具,更好地傳承家族財富的代際傳承。建議家族信托公司采取有效措施,實施專業化人才培養戰略行動計劃,加強綜合體專業人才選拔培訓,提升專業有效管理能力。
四、結語
總的來說,在中國經濟快速發展下,中國富有的人數越來越多,其財富管理的多樣化需求也在不斷拓展,這毫無疑問給各種金融業和非金融企業帶來了挑戰,自然也帶來了極大的機遇和挑戰。當今,金融行業不斷推動轉型發展,各種各樣的理財商品也相繼面世。在其中,家族信托作為財富管理的優選專用工具之一,是一個朝陽產業,其將來的發展趨勢、經營規模和創新方式勢必會獲得大多數人的青睞。
參考文獻:
[1]葛夢陽.境內外家族信托模式對比研究[D].杭州:浙江工商大學,2019.
[2]姚曉黎.家族信托模式設計與實施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18.
[3]蔣舉華.家族信托的模式和資產配置分析[D].上海:上海財經大學,2020.
[4]朱舸.家族信托模式研究[D].成都:西南財經大學,2019.
[5]王翔.我國大陸家族信托業務模式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學,2016.
[6]曾艷,劉麗穎.我國股權家族信托設立的法律環境及其完善問題研究——以“資金信托+SPV”模式法律風險分析為視角[J].金融理論與實踐,2020(10):112-118.
[7]孫志強.財富傳承視角下的家族信托模式研究[J].經濟視角,2020(04):55-68.
[8]陳燦.我國家族信托業務模式構建研究[D].南昌:南昌大學,2018.
(作者單位:華鑫國際信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