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貨輪穿梭于廣州南沙港碼頭自由貿易示范區
穩外貿是穩增長的重要支撐。
2022年以來,面對嚴峻復雜的外部環境和國內疫情多點散發帶來的新挑戰,中國持續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出臺一系列舉措,著力穩定產業鏈供應鏈,幫助外貿企業保訂單、保市場、保信心。
海關總署發布數據,2022年前7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3.6萬億元,同比增長10.4%。
外貿展現出較強韌性?!?月當月,我國進出口同比增長16.6%,延續了5月份以來外貿增速持續回升態勢,為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作出積極貢獻。”海關總署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說。
2022年上半年,廣東、江蘇、浙江、上海的外貿進出口總額占全國比重超50%。上述省份在穩外貿方面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上海、江蘇、浙江、廣東和福建是中國東南沿海最具活力、最強勁的經濟體。5省市經濟體量占全國1/3以上,財政收入占比近四成,在地方對中央財政凈上繳中貢獻近八成。51%的上市公司、科創板及創業板60%的市值來自5省市。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
“因為它們的經濟發展速度、產業結構升級的趨勢,定義了整個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整體趨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卓賢告訴《瞭望東方周刊》,“這些省份是國家整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通過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的關系,直接或間接影響全國的生產活動,具有較強的輻射帶動作用,吸引來自全國的人才、資金、資源,帶動其他地區乃至全國經濟增長?!?blockquote>
2022年以來,面對嚴峻復雜的外部環境和國內疫情多點散發帶來的新挑戰,中國持續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出臺一系列舉措,著力穩定產業鏈供應鏈,幫助外貿企業保訂單、保市場、保信心。
卓賢說,從產業鏈分布來看,經濟實力強的省份是全國其他地區產業鏈的主導。這些省份中的中心城市,往往具有多個萬億效應的重要產業,具有較強的樞紐性物流功能,人員、物流往來密切,對全國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的順暢運行起到重要作用。
“從創新集聚能力來看,上述地方中的省會城市、中心城市,是國家科技創新人才資源集聚的重要空間載體,對提高整個國家的生產力、創新水平和技術水平,都有重要的引領和帶動作用。”卓賢說。
經濟實力強的省份在促進增長、穩定就業、穩外貿方面,同樣發揮著重要作用。
近年來,人口不斷向東南沿海地區集聚。數據顯示,31個省份中,共有15個省份2021年常住人口實現增長,其中,浙江、廣東、江蘇和福建人口增量均位居前5。浙江以72萬人的增量位居第一,2021年浙江新增凈流入人口達65.5萬。廣東以60萬的人口增量位居第二。江蘇和福建人口增量都超過了20萬,分列4、5位。
2022年上半年,外貿數據持續向好。1至7月,廣東外貿進出口總額4.6萬億元。
廣東經濟的發展得益于持續開放。市民喜愛的榴蓮、車厘子等進口水果,從廣州南沙口岸卸船到運抵廣州江南水果市場僅需2小時。在廣東自貿試驗區,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不斷提升,增強了口岸營商環境的軟實力。2022年上半年,廣東自貿試驗區進出口規模超過2000億元,增幅達24.9%。
8月18日,在廣東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階段性成果新聞發布會上,廣東省商務廳廳長、自貿辦主任張勁松介紹,目前,廣東自貿試驗區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功能不斷提升,已聚集了一批航運、貿易、金融等領域的綜合性服務企業和平臺。
自貿試驗區的開放,是廣東全方位開放型經濟的一個窗口。據海關總署廣東分署統計,2022年前7個月廣東外貿出口增長6.9%,技術含量與附加值較高的“廣東制造”出口繼續增長。前7月,廣東出口機電產品增長4.3%,占廣東出口總值的67.2%。其中,出口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零部件增長15.7%、電工器材增長20.9%。這得益于前期在工業強省、各地工業強市強區強縣的戰略布局,體現了制造業大省在國家經濟發展中的責任擔當。
珠三角外貿數據亮眼,北上看長三角,2022年上半年,外貿數據也是長三角地區受疫情影響最小的部分。
前7個月,長三角三省一市進出口同比增長11.7%,比上半年增速加快2.5個百分點;7月當月同比增長25.7%,對全國外貿增長的貢獻率超過五成。
7月5日,西門子宣布自10月1日起,其位于江蘇蘇州的西門子電氣產品中國總部將正式升級為中國及東亞總部,管理范圍覆蓋韓國、日本在內的東亞地區市場,并將與蘇州高新區深化戰略合作,打造綠色智能數字新生態。
“蘇州及長三角地區良好的營商環境、成熟的供應鏈生態以及充足的人才儲備為我們的業務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這更加堅定了我們的投資信心。”西門子電氣產品中國及東亞總部總經理馬庫斯·加布梅爾表示。
數據顯示,江蘇外貿內生動力增強,民營企業拉動整體進出口數額增長明顯。前7個月,江蘇民營企業進出口1.23萬億元,增長17.3%。
再向北,北方經濟大省山東2022年上半年的經濟數據可圈可點,以2810.65億元的經濟增量位居全國第一。
山東縣域經濟發達,有許多特色產業集群?!敖鼉赡耆蛴唵位亓髦袊?,山東抓住了這一機遇?!弊抠t說。
據海關統計,2022年前7個月,山東外貿進出口總值實現1.89萬億元,同比增長18.8%。進出口、出口和進口增速3項指標均超全國平均水平,在全國前10大主要外貿省份中,山東進出口增速排名第二,出口增速排名第一。

4月17日,工作人員在江蘇南京堯化門站貨場吊運一個中歐班列集裝箱
伴隨著山東“工業技改提級行動”戰略的持續深入,當地的制造業優勢不斷凸顯,“山東制造”在全球的競爭力不斷擴大。2022年以來,山東機電產品出口一直保持著兩位數以上的高速增長。
近段時間以來,廣東、江蘇、山東、浙江等地紛紛表態“扛牢經濟大省責任”、勇挑大梁、全力以赴穩增長,努力完成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盤和林認為,進入下半年,各省采取了積極有效的經濟政策,經濟已逐漸回歸正常軌道,尤其是國外高通脹在客觀上促使中國外貿實現高增長,活躍度大幅度提升。
穩外需、促外貿,外向型經濟發達的沿海省份就此提出不少舉措。如廣東省表示要全力辦好廣州“秋交會”,穩步推進市場采購等外貿新業態健康發展,幫助企業獲得更多海外訂單。
浙江7月份發布《關于支持穩外貿穩外資十條措施的通知》,提出加大國際海運物流紓困力度,面向省內中小微外貿企業直接投放不少于5萬個標箱的平價艙位;加大信保支持力度化解外貿企業接單風險等。
在外貿相關領域新興業態方面,江蘇繼續推進跨境電商全物流便利化改革,拓展跨境電商進出境渠道,持續提升智慧監管水平;鼓勵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申請區外保稅維修資質,助力企業不斷從產業鏈的傳統加工制造環節向專業維修等高附加值環節躍升。
進入經濟恢復和重振階段后,上海相關部門進一步鞏固優化外貿現場作業模式,推動“無陪同查驗”“聯合檢查”等疫情期間檢查措施固化為常態化機制,提升外貿企業滿意度。
2022年1月1日落地生效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為我國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提供了新空間。不少外貿企業從RCEP生效帶來的關稅優惠、通關簡化、貿易投資便利等紅利中充分受益。
近日,憑借日本簽發的RCEP原產地證書,青島大港海關為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申報進口的一批動車組轉向架用熱軋無縫鋼管執行優惠關稅稅率,這批貨物進口關稅稅率由4%降為零關稅,為企業節約進口環節稅負成本超過5萬元。
RCEP紅利加速釋放,數據是最好的印證。李魁文表示,7月份,我國對RCEP貿易伙伴進出口1.17萬億元,同比增長18.8%,拉動整體進出口增長5.6個百分點。
商務部國際經貿關系司司長余本林表示,RCEP是穩外貿穩外資的有力抓手,協定生效帶來多重積極效應,將進一步穩定我國外貿外資基本盤,推動產業提質升級,激發市場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