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合作學習是一種重要的學習形式,有助于學生之間互相學習、取長補短,能夠增強學生的集體意識,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因此被廣泛使用在物理課堂中。但一些教師在開展高中物理教學時,沒有真正理解合作學習的內涵,課堂不夠有針對性,讓合作學習環節流于形式。文章分析了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應用合作學習時容易出現的問題,并據此提出了幾點策略,希望能幫助提高合作學習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實效性。
【關鍵詞】合作學習;高中物理;教學
作者簡介:陳觀杰(1974—),男,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市港南中學。
一、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應用合作學習時容易出現的問題
(一)教師沒有把握好應用合作學習的范圍
一般的合作學習任務難以由個體在課堂時間內完成,這些學習任務往往需要小組內的個人都充分參與才能完成。在應用合作學習時,教師要把握好應用范圍,讓合作學習真正發揮作用。教師不能僅僅為了讓課堂看起來豐富就隨意選擇內容、布置學習任務然后安排學生進行合作學習,這樣學生依然只是茫然地跟著教師的安排行動,無法真正討論問題,還會導致學生對于合作學習的興趣不高,也很難發揮出合作學習的真正作用。
(二)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較為散漫
分工明確、有凝聚力的小組中,合作學習才會更加順利。但是在實際教學中,缺乏教師引導的小組合作較多,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往往比較松散,表面上學生都已經分組成隊,但是實際上小組成員的職責并沒有細分,學生完成學習任務時很隨意,在小組內甚至還有學生偷懶、互相推諉的情況出現,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低下。而且還有的學生會把合作學習時間當成玩耍的時間,于是渾水摸魚,不主動學習。當然,出現這些狀況與學生學習壓力較大、學習自主性不夠、教師分組不合理、教師引導不夠等原因有關,在這樣的合作學習中,學生不會針對所學知識進行深入交流,學習效率也不高[1]。
(三)合作學習環節設計不合理
部分教師在應用合作學習時,過分拘泥于合作學習的形式,花費許多課堂時間讓學生分組;也有些教師應用合作學習時流于形式,對學生合作學習的引導和干涉過多;還有些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較為簡單或者過難,導致學生在討論時不知說什么。上述情形中,合作學習都難以真正發揮作用,學生的不同思想也難以發生碰撞,教學的質量與效率也就難以提高。
二、在高中物理課堂中合理應用合作學習的意義
(一)營造學生共同學習的課堂氛圍
單一的課堂教學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不用說打開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愿意主動探索。在課堂中應用合作學習能夠改善這種情況,合作學習的形式會給物理課堂帶來新意,有利于營造學生共同學習、探究的課堂環境,讓學習不夠積極的學生受小組氛圍影響,主動參與學習活動,主動思考,并發表自己的看法,為小組解答問題提供幫助。
(二)增加學生之間的互動,讓學生的關系更融洽
學生往往認為學習是個體的事,沒有意識到自己可以通過和同學的交流獲得共同進步。教師應當利用合作學習這一形式提供學生更多交流機會,增加學生之間的互動,讓優生與差生之間不再有那么明顯的界限,如此學生之間也會更加融洽,班級整體的學習效率也會提高。
(三)增強責任感
利用合作學習也能增強學生的責任感。當小組安排分工任務時,學生都有各自的職責,于是到了小組討論時,學生都需要參與集體討論,為小組共同完成學習任務而努力。
(四)讓學生展示自己,提升思考能力
在面向整個班級的課堂上,教師很難確保所有學生都有表達自己見解的機會。但在小組中,每個學生都有展現自己的機會,可以提出自己的見解,也能學到別人的方法,這能提升學生的思考能力。在小組內,學生還需要將大家的意見統一,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需要不斷進行思考,這樣不僅能夠深化對物理知識的理解,還能夠避免學生的思考受到單一思維的限制。
(五)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合作學習為學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發揮自己長處的機會,在解決難題的過程中,學生能夠逐漸獲得信心。此外,應用小組合作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有效培養學生的各方面能力,學生也會因此增強合作意識,逐漸形成倡導合作共贏的集體精神,為今后的學習、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三、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應用合作學習的策略
(一)成立學習小組
學習小組人數較少,學生之間的交流更加直接,這樣的結構有利于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并傾聽他人的想法。成立學習小組對于應用合作學習這一形式十分重要,教師在進行分組的過程中,一方面要考慮課堂效率,盡量不要占用過多課堂時間分組、安排學生座位;另一方面也要考慮讓小組內的學生形成互補,彼此能夠交流、學習。要解決前一問題,教師需要提前了解班級學生的情況,并提前考慮清楚如何分配座位,這樣教師在課堂上才能高效地完成學習小組的安排。要解決后一問題,教師需要在安排小組成員時,綜合考慮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組織能力,讓每個學習小組都有學習能力較強和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而且教師還應當讓學生有一定的選擇權,確保學生愿意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互相學習和討論。
(二)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初中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并不強,教師需要加以引導,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使學生能夠順利完成合作學習的任務。如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能夠逐漸習慣通過合作交流去解決,那么學生就能更好地打開思維、解決問題。合作學習能夠將不同學生的想法展示出來,這樣可以彌補個人思考角度的不足,讓學生通過互相幫助、共同探討的形式學習物理知識,也有助于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升[2]。在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上,教師的引導很重要。教師可以設置一些比較難以獨立完成的學習任務,或者提出一些較為發散的問題,引導學生互幫互助,讓他們通過集體達成目標。這樣做能夠強化學生對合作重要性的認識,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此外,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適當講解合作學習的理論,讓學生明白合作學習的優勢,這樣更能夠激發學生參與小組活動的熱情,讓學生愿意利用合作學習的方式學習高中物理知識。
(三)營造合作學習的氛圍
教師要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相對輕松的環境下學習,更具學習的熱情,還要確保學生有發表自己意見的勇氣,也有思考、創新的空間,從而激發出自身的潛力,提升對物理學習的興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進行再創造,讓學生有目的地觀察,并逐漸習慣合作學習,能夠傾聽同伴的不同意見,反思自己的思路在哪里出現問題。為此,在物理課堂上,教師可以提出一些有趣的、生活化的問題,讓學生感受到高中物理知識也是十分生動的;也可以提出一些有一定討論價值的問題,讓學生主動參與交流、討論,在小組中經歷觀點的交鋒。比如在教授“質點”這一知識時,教師就可以提出問題:“地球是不是質點呢?”因為地球比較大,質量也大,學生很容易覺得地球不是質點。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小組內認真討論這一問題,在學生得出正確答案后,再讓學生思考:“為什么我們下意識作出的判斷是錯誤的?從中我們能學到什么?”這樣的課程設計能夠讓學生更好地在小組中交流、討論,并有效深化學生對質點的理解,對其日后的物理知識學習有一定的幫助。
(四)合理選擇安排合作學習的內容,布置清晰的學習任務
教師應當意識到,合作學習并不適用于所有的教學問題,教師需要把握應用合作學習的時機,選擇合適的內容再安排學生合作學習。此外,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越明晰,學生合作的效果會越好,否則學生只能盲目完成學習任務,這必然會影響合作學習的有效性,甚至造成合作學習失效,浪費物理課堂時間。一般來說,教師可以選擇相對有難度的物理問題讓學生進行深度討論,還可以選擇讓學生合作完成物理考試題的分析,因為物理考試中的難題具有一定的綜合性,學生常常因為思維受限而無法解開題目,但在小組中,學生很容易受到同學觀點啟發,掌握解題思路。
四、教學實踐案例
下面以筆者指導學生通過合作學習探究電場強弱為例進行說明。
【教學片段:定性研究】
在場源電荷Q形成的電場中有一點A、一點B,如下圖所示。
問題1:在A點放入試探電荷q,可發現A點存在電場,請問移走q后A點的電場是否還存在?
問題2:同一試探電荷在點A、點B處受力大小不同,這說明什么?
問題3:同一試探電荷在點A、點B處受力方向不同,這說明什么?
筆者在上課伊始組織學生成立學習小組,在學習小組成立后,筆者出示這三個問題,告訴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任務即為討論并解決上述三個問題。筆者觀察發現,在討論第一個問題時,部分學生認為q移走后A點處電場不存在,另一部分學生則認為q移走后A點電場仍然存在。于是筆者抓住時機,鼓勵學生在組內發表自己的意見。學生輪番表達自己的意見后,筆者發現,各個小組里的學生都能由此明白電場的產生與場源電荷有關,和試探電荷無關,所以A點處電場依然存在。
經過合作討論,學生得出以下三個回答。
回答1:存在,電場由場源電荷產生,與試探電荷無關;
回答2:電場有強弱之分;
回答3:電場具有方向性。
【教學片段:定量研究】
問題:在場源電荷Q的電場中,有A、B、C三點,與場源電荷的距離分別為r、2r、3r。在A、B、C三點中依次放入電量為q、2q、3q的試探電荷,請比較A、B、C三點處的電場強弱并完成下列表格(如表1)。
剛遇到這個問題時,學生不知道如何下手,于是筆者鼓勵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引導學生通過動手畫圖的方式探究電場強弱。同時,筆者建議學生可以每一到兩個人計算一處的電場強弱,最后將計算的結果進行對比。筆者班里的學生也提議直接利用庫侖定律,分析各處的電場強弱。通過激烈的小組討論,班里的學生得出問題答案:由庫侖定律可知,若將同一個試探電荷分別放在A、B、C三點,該試探電荷在A點受到的電場力最大,在C點最小。故三點中,A點的電場最強,B點次之,C點最弱。學生填寫的表格如表2所示。
在學生填好表格后,筆者引導學生觀察表格并探究電場相關的規律。學生進一步討論后得到以下兩條結論。
1.在電場中同一點,試探電荷q的電量越大,F越大,但F與q的比值不變;
2.F/q越大處,電場越強,故F/q反映了電場的強弱。
結語
高中學生的學習目標之一便是掌握自主學習的能力,還有變得勤于思考、善于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高中物理學科的知識點比較多且復雜,教師需要找到方法讓學生對這些知識進行一定程度的探索,并理解、內化所學知識。在合作學習中,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能力和探究能力會獲得提升。因此,教師應當積極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學習情境和多種多樣的學習資源,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不斷提升自我,從而真正提升高中物理課堂的教學質量和效率,促進學生的成長。
【參考文獻】
[1]魏邦宴.高中物理教學中合作學習方法的有效應用[J].新課程,2020(46):154.
[2]余少忠.合作學習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實踐[J].新智慧,2020(27):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