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娜
篆書教學的重點在于培養學生的書寫習慣,幫助學生識字。篆書教學由來已久,但在中小學教學中的應用卻不夠廣泛,中小學時期的書法教學要求學生的書寫要美觀,因此,楷書的日常練習較為頻繁,為了方便日常的應用,書法教學基本上以楷書教學為主,很少有教師引導學生進行隸書、行書的練習,篆書的教學在中小學教學中也極為少見。這樣的教學無法實現書法教育的多元化發展,教師需要在書法教學過程中引入篆書教學,為學生的書法學習增添一些樂趣。
一、篆書教學在中小學書法課堂中的處境
篆書在歷史上的發展相較于其他的書法而言較為薄弱,篆書的書寫十分復雜,正是書寫難度大、字體結構復雜等原因,造成了學生識字、記憶等方面的困難,這就使很多古文造詣不高的教師無法順利地開展篆書教學,很多學生看到篆書會產生恐懼感,這就使篆書難以走進中小學課堂,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熱情都不高。反觀教育的發展發現,篆書在教育體系中的出現十分欠缺,只有極少數的朝代會以篆書為主,在漢唐時期也只是將篆書作為一種書法現象來進行少量的研究。處于這樣的社會背景下,篆書的學習風氣很難形成。文字最講求的就是實用性,隸書和楷書可以說是學習過程中最為重要的兩種書寫體,尤其是受到科舉制度的影響,楷書一躍成為規范字體,應用的主要目的就是應對科舉考試。晚清時期的私塾教育受到了西學東漸的影響,吸取了西方教學的主要模式,私塾教學的教育功能逐漸轉變為識字習文,書法所使用的字體基本上也是以簡單方便的楷書和行書為主。由此可見,私塾教育階段的書法教學基本上也是以楷書為主的,只是略微地加入一部分行書教學,其重要目的在于提升文字的實用性和書寫的美觀感。
在現代的教育體系當中,中小學書法課程的開設由來已久,課程開設會根據學期來進行安排,學生在不同的年級階段會學習不同的字體,但是學習仍舊以楷書和行書為主,雖然在小學高年級當中加入了草書的教學,但是篆書的學習仍然無跡可尋。學生只有在步入大學校園之后,對書法進行更為專業的學習,才會學到篆書課程,這種課程安排導致學生認為篆書的學習是建立在楷書基礎之上的。受到這些錯誤觀念的影響,學生對篆書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充分。
改革開放以來,經歷了文字的簡化改革,書法教學也進行了相應的創新和變革,在這樣的教育背景下,篆書教學無法作為學習的基礎,隨著社會的發展,更加注重文字的簡便和實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篆書都無法得到重視,直至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傳統書法才得到了重視,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后,書法教學的內容和模式才變得豐富了起來。隨著教育政策的變化,中小學才慢慢引入了書法課程,認識到了書法教育的重要意義,但是當前的書法教學仍舊偏向于實用性的楷書和行書,雖然有一些教師會進行隸書教學,偶爾講解到篆書,但是篆書的教學仍舊處于發展的艱難期。
二、篆書教學在中小學課堂教學中缺失的原因
(一)社會方面
在高速發展的社會背景下,人們追求快節奏的生活,都十分看中效率,社會氛圍影響到了人們的學習選擇,雖然國家政策為中小學階段的書法教育指明了方向,但是傳統文化的發展離不開社會方面的支持。古時的六藝為禮樂射御書數,書法教育類屬其中,但是處于科技時代,書法成為人們的休閑娛樂活動,書法的實用性極低,篆書的書寫較為復雜,其社會功能欠缺,人們的學習積極性較為缺失。
(二)學校方面
很多中小學積極踐行國家的教育方針和相關政策,在滿足社會發展需求的同時學校主要還以應試教育為主,素質教育的落實力度不足。中小學書法教育的一系列政策頒布之后,中小學開始積極響應號召,設立了專門的書法課程,招聘了專業的書法教師,但是大多數學校在書法教學過程中只是為了滿足教育發展的要求,關注的重點依舊放在讓學生用美觀的字體來提升考試中的書寫成績。在這種狀況下,篆書的教學無法滿足學校的教學目標和發展趨勢。雖然有一部分學校較為重視學生書法能力和審美水平的提升,但是在篆書方面花費的時間和精力卻極為有限。
(三)教師方面
篆書教學的開展對教師有很高的要求,教師必須進行專業的學習和研究,才能夠了解篆書的特征,能夠清楚篆書的發展,在此基礎上教師才能夠很好地完成課堂示范和教學。現階段,很多中小學的書法教師隊伍素質參差不齊,甚至有一些學校會讓各科教師來兼任書法課程的教學,因此,想要成功地開展篆書教學并不容易。近些年來,一些學校積極引進了書法專業人才,此時的篆書教育才有了一些實際性,但是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很少有教師愿意主動開展篆書教學,書法課堂還以楷書教學為主,這些內容學生接受起來也較為容易。
(四)學生方面
小學時期的學生學習能力較低,心智發展不成熟,學生對漢字的學習主要是通過拼音來進行識讀的,一直以來學習的都是簡體的楷書,很少接觸到一些繁體字,篆書字體的學習難度對小學生而言很大,需要教師進行細致的講解才能夠略知一二,因此,篆書的學習對中小學生而言可以說是一大障礙。
三、篆書教學在中小學書法課堂教學中的作用和
意義
(一)篆書教學的作用
書法教學對學生的吸引力十分有限,篆書教學的應用可以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和課堂教學形式,學生可以感受篆書書法的千變萬化,體會到篆書獨有的魅力。在學生領悟了篆書藝術之后,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過程中,這對提升學生的書法學習興趣很有幫助。此外,篆書的書寫對學生來講難度較大,但是篆書的練習對學生心理素質的提升很有幫助,能夠培養學生不畏艱辛、迎難而上的品質,這些優秀品質的形成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和成長都是十分有益的。
(二)篆書教學的意義
有書法家提出楷書來源于篆書,因此,在書法練習過程中必須將篆書和隸書作為起點。學習篆書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掌握基礎的寫字技巧,還能夠幫助學生從文字的角度去認識漢字,中小學書法教學不能將重點放在學生技法的練習上,更多的是需要從文化的角度去滲透書法思想。文化可以說涉及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師在進行篆書教學的過程中需要給學生講解篆書的淵源和文化,這樣才能夠幫助學生走進書法的世界當中。古人在書法論述的過程中,特別擅長從鳥獸、天地等大自然的造化中來汲取書法的靈感,這和天人合一的思想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還能夠體現出藝術創作和傳統文化之間的聯系。篆書基本上采取的是師法的自然現象,很多對篆書推崇的文章中會涉及鳥獸、蟲蛇等自然界中的動物,這就要求學習篆書的人必須掌握動、靜、長、短等細微的變化,正是因為這些因素的存在才造就了篆書的千變萬化,能夠給人帶來美的視覺感受。在中小學的篆書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努力培養學生對漢字文化的熱愛,突破應試教育的束縛,讓學生從繁重的學習負擔中解脫出來,培養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篆書教學的開展能夠作為一個很好的契機,帶領學生脫離傳統的文字思維,讓學生對漢字有新的認識和理解,這樣的書法教學可以打開學生的思維,開闊學生的眼界,對學生今后的發展是十分有利的。
將篆書作為書法練習的基礎,對其他書體的練習有著很大的幫助,很多實驗證明,篆書十分適合初學者掌握,在書寫的時候肌肉活動量最少,這就表明,篆書對于肌肉的活動要求最低,可以降低初學者的學習難度。篆書在練習的過程中運筆感最為輕松,隸書和楷書次之,從肌肉活動量的角度來看書法學習的難易程度,篆書和隸書就是最容易學習的兩種書體,可以說是書法入門時期最為推薦的書體。不同書體的學習和練習在難易程度上有明顯的差異,篆書和隸書偏向于草體,楷書則易于操作,篆書和隸書當中篆書的書寫最為容易。在書法的入門時期操作起來最為簡單。此外,篆書的學習可以讓學生放松下來,這對學生的心態有很好的調節作用。
四、結語
綜上所述,探究篆書對書法學習的作用及其意義是十分有必要的。篆書教學在中小學書法教育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學校必須支持書法教師開展篆書教學,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轉變教學模式和教學觀念,不僅要帶領學生進行篆書字體的練習,還需要滲透篆書文化,讓學生了解篆書的來源和發展,這樣才能夠加深學生對篆書的認識,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有利于篆書教學有效性的實現。
參考文獻:
[1]胡永鵬,張愛萍.西北漢簡所見篆書探析[J].語文教學之友,2021,40(12):22-24.
[2]張進生.書法與篆刻藝術之美[J].美與時代(中),2021(8):77-78.
[3]樊中岳.我與硬筆書法那些不離不棄的情結[J].中國篆刻(鋼筆書法),2021(7):8-11.
注:本文系2020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篆書對于中小學生書法學習指導作用的策略研究”(課題立項編號:GS〔2020〕GHB1750)的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