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茜
9月9日,由爾冬升導演,陳寶國、馬蘇、阿云嘎等主演的電影《海的盡頭是草原》全國公映。影片根據“三千孤兒入內蒙”的真實事件改編,講述20世紀50年代末,新中國遭遇嚴重自然災害,大批南方孤兒面臨營養不足的危機。緊要關頭,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主動向中央請纓,本著“接一個,活一個,壯一個”的原則,將大約3000個來自南方城市的孤兒接到大草原。淳樸善良的牧民們以博大的胸懷接納和養育了這些孤兒,成就了一段民族團結、守望相助的佳話。
“娓娓道來又動人心魄,還有猝不及防的催淚彈。”有觀眾觀影后評價。近日,爾冬升向《綜藝報》揭秘影片幕后制作故事。他表示,希望觀眾感受到“堅韌內斂的中國人,從來不懼怕天災和困難”的精神力量。

影片從一對離散兄妹跨越時空的尋親之旅切入,回望那段艱苦卻動人的歲月。60多年前,小女孩杜思珩與“三千孤兒”一起乘坐火車,跨越半個中國來到內蒙古。善良的牧民將這些“國家的孩子”視如己出,盡心養育,寧可自己缺食少衣,也要竭盡所能讓他們吃飽穿暖。雖然之前已經有一些影視作品講述過“三千孤兒入內蒙”的故事,但《海的盡頭是草原》選擇了不同的視角:在大的故事背景下,聚焦一個家庭的悲歡離合。
擅長現實題材的導演爾冬升,繼《我是路人甲》之后,再次將鏡頭對準生活中的平凡個體。“這是一部非常難拍的電影。”爾冬升表示,在拍攝前做大量的資料收集工作是自己的創作習慣,這次也不例外。2019年影片籌備期,他翻看了海量的紀錄片和文本、影像資料。“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故事,三千多個孩子就有三千多個故事。”
但畢竟經過60余年,人物原型對童年大多只留下片段式的回憶。為此,爾冬升走訪多位當年的孤兒和牧民,從他們的回憶中提取動人的片段。與此同時,他還專門請教民族專家、歷史顧問,在片中還原諸多細節,例如當時對收養家庭的資格審查、對孩子意愿的考慮等等,力圖以嚴謹的態度和扎實的創作來完成影片。
“這么重大的歷史事件很難在兩個小時的電影中完全呈現。”爾冬升透露,這次拍攝素材眾多,剪輯時間很長,過程中不斷微調,最后電影呈現的感覺并非事先設計。影片前半段平穩鋪墊,但導演埋了各種伏筆,結尾反轉更具沖擊力。“為了體現細膩的情感,我們設計了一些留白,讓觀眾產生聯想;前面的鋪墊,讓觀眾的情緒在結尾最后一刻釋放。”
由陳寶國飾演的哥哥杜思瀚,在與妹妹杜思珩離散60年后,踏上了遠赴內蒙古的尋親旅途。觀眾跟隨他的腳步,逐漸揭曉妹妹的人生軌跡。為此,他在片中走了很長的路,“但走過的路再長,也長不過杜思瀚一生的經歷,以及他的遺憾。我也有幸陪著角色完成了這段旅程。”陳寶國表示,“這個故事展現的其實是一個字:‘愛。我們國家遼闊的土地上,從未缺過愛的故事。”
演員馬蘇和曹駿曾在2020年的綜藝《演員請就位》中,以“選手”身份與作為評審的爾冬升導演相識。當時,爾冬升對兩人的表演給予肯定。兩年后,兩人獲邀參演影片,馬蘇飾演溫柔善良的“草原母親”薩仁娜,曹駿則飾演一位老師。爾冬升介紹,開機前,馬蘇便前往內蒙古,學習蒙古語和當地習俗。對于角色,馬蘇解讀,片中的“母愛”有兩個層面:“一個是作為草原母親對孩子無私的愛;另一個層面,是祖國母親對中華兒女永不放棄的愛,也是最讓人感動的愛。”
演員阿云嘎是內蒙古人,他在片中飾演“阿爸伊德爾”。為了表現角色身上兼具父親和軍人身份的特質,他以自己的姨父做參照,演出了一個父親的隱忍。演員王鏘與丁程鑫也都從零開始學習騎馬,全身心融入角色。影片還起用了很多非職業的內蒙古演員,“片中飾演百歲老額吉的奶奶,以及結婚場景里的牧民,表演都特別真實。”爾冬升說。
該片于2021年4月在橫店開機,同年5月轉場內蒙古實景拍攝,前后歷時近4個月。
籌備拍攝時,為了把真實的草原風情呈現在觀眾眼前,導演組冒著-20℃的嚴寒在呼和浩特、錫林郭勒盟、烏拉蓋草原及周邊地區勘景。“這可能是我從影以來,制作過程最困難、最復雜的一部戲,光是勘景工作就是一項巨大工程,因為草原天氣多變,冬天看過的景,到了春天變得完全不一樣;原本適合拍攝的場地,在下過一場雨后也會變得不適合拍攝。”
進入拍攝,劇組大部分時間駐扎烏拉蓋草原,輾轉各個場景。場景之間距離遙遠,動輒100公里開外,大大增加了制作難度。草原的自然環境是“不確定因素”,拍攝中不僅有變幻莫測的天氣,還有隨時起隨時停的風沙,劇組也開啟了與大自然的“斗智斗勇”:時刻掌握天氣變化,盯緊日出日落時間,保證拍攝進度。
爾冬升笑言,該片集齊了拍攝難度的“三座大山”,除了天氣,還要調教各種動物及組織眾多孩子配合拍攝。片中動物數量眾多,除了牛、羊、馬、駱駝,還有野性難馴的狼。杜思珩曾在草原上遭遇狼群的戲份,是用真狼實拍。
爾冬升表示,自己的姥姥是內蒙古人,所以他也算四分之一個內蒙古人,拍攝這部影片是一段很特別的經歷:“用電影講草原的故事,表現內蒙古人的博大胸懷和善良,是我的責任。戲里有吵吵鬧鬧的小朋友,有狼、牛等很多動物,還有92歲高齡的素人演員,這部影片給了我很多回味和感懷。”爾冬升直言,每部電影都是自己的孩子,“《新不了情》像是善良的女兒,《我是路人甲》則是樸實的兒子……但《海的盡頭是草原》沒有定義,一切交給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