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梅
漢字是一種形體優美的文字,書寫時講究結構、筆鋒和神韻。對于小學生來說,練習一手好字可以讓他們獲得更多的贊揚,并提升自身的自信心,同時也可以快速推動他們自主進行識字的學習和練習,從而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但是在目前的教育形式下,學校在寫字教學上重視不夠,加之中小學缺乏系統的寫字教育和訓練,缺少這方面專業的教師,因而在書寫實踐中存在不少問題。
一、問題
(一)坐姿不正確
很多學生在寫字的過程當中沒有掌握正確的寫字姿勢,從而導致寫出的字不好看。長此以往,不僅會影響學生的書寫,而且會造成視力下降,嚴重影響脊柱的生長發育。在當下的小學教育教學中可以發現,學生寫字時坐姿不規范,有些學生頭比較低,基本貼近桌子,而有的學生則將作業本放斜,喜歡斜著寫字,還有一部分學生筆拿得很低,寫出來的字歪歪扭扭。
(二)執筆方法不對
有相當部分學生大拇指緊緊壓住食指,食指彎曲,食指摁大拇指,握緊著拳頭寫字。這種執筆方法寫出來的字非常難看,同時寫字速度非常慢,還容易遮擋視線。
(三)運筆方法欠缺
1.點畫不規范
很多學生在書寫的時候點畫不規范,教師也沒有提出硬性的要求。由于缺乏要求,在寫字時無論是寫偏旁還是寫部首,都非常難看,同時也缺少應有的停頓。
2.筆畫缺少輕重虛實變化
(四)沒有掌握漢字結構
1.對于漢字的部首認知能力比較低
部首的認知是學習漢字的基礎,但是當下的很多小學生在進行漢字的認知和學習時對于部首的結構并不是很了解,并且沒有主動借助書籍或者信息技術進行學習和練習,從而使其在寫作的過程中使字體字形過于
松散。
2.筆順寫錯
筆順雖不影響一個字的正確性,但是卻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書寫的美觀。筆順是字的血脈,筆順書寫錯誤,會導致筆畫形態、結構氣韻的改變。在寫全包圍的字時,不少學生就先把框封口,再寫框內。有撇捺的字,有些學生就先寫捺后寫撇。
(五)整體章法混亂
整篇字大小不合適,有的把字寫得很大,頂天立地,甚至超出了格子,有些字又寫得很小。有的學生一行字寫得高高低低,或飛上天,或入地,不成章法,整個作業本上的字看上去不整齊。
(六)興趣不濃,半途而廢
基于以上問題,我把自己十多年在書法教學中的思考及總結的方法,和大家一起探討,便于改進。
二、思考及策略
(一)不斷增強自己的審美,激發寫字的興趣
只有寫一手漂亮的字,才能夠激發自己的寫字興趣。利用多媒體等手段,讓學生明白寫好字的標準是什么,寫字和書法的聯系和區別。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拓展審美眼界,達到一定的審美能力,即審美感受力、審美想象力、審美理解力和審美判斷力。
(二)正確的姿勢
正確的寫字姿勢是幫助學生規范寫字習慣的基礎,對于促進學生思想意識和身體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練習硬筆書法時,教師可以先對學生的坐姿進行示范和矯正,讓學生注意抬頭挺胸,并且在握筆時要掌握好距離。并將整個過程編程一個順口溜,讓學生進行朗讀和記憶,時刻提醒學生在寫字的過程中要注意自身的寫字姿勢。
(三)執筆
執筆是硬筆書法教學的一大重點內容。在以往的小學教學中教師并不會強調學生的執筆姿勢,從而使很多的學生對正確的執筆姿勢并沒有相應的認知意識,因此教師應當加強學生對執筆姿勢的感知能力,及時對其寫作方法進行調整。如同學們,我們在拿筆時需要用拇指與食指來捏住筆桿,并運用中指指甲上端來拖住筆桿,無名指和小指要墊在中指下方。
(四)方法
在練習書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一定的方法引導學生進行練習,提高學生的執筆和寫字的習慣。字帖作為常見的一種練字方法,對于促進學生寫字習慣的養成具有重要的意義。但是在當下的教學中,學生并沒有把字帖的價值發揮出來。下面則是運用字帖進行練字的一些方法。
1.練眼。在寫字的過程中,眼睛是非常重要的。學生在運用字帖練習時首先要用眼睛觀察字體的結構,并對其中的筆畫、結構等進行分析,從而進行模仿和練習。
2.練手。練手主要是訓練手的寫作能力,學生可以將字帖中所看到的字體筆畫、部首、結構等進行記憶,然后運用正確的握筆姿勢來練習,書寫。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要注重手、腦、眼之間的配合與協調,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的寫字能力才能得到大的提升。
3.背帖。通過練眼和練手,學生可以快速地對字帖中的漢字結構以及書寫進行認知,并能夠運用準確的握筆姿勢將字帖中的字體進行分析和表達。在整個過程中,學生通過不斷地重復練習可以快速對所要書寫的字體進行記憶,并且不再需要看字帖就可以順利寫出漂亮的漢字,而這也就是所謂的背帖。這個過程是非常漫長的,也是最消耗學生耐心的一個過程,因此在進行這一階段的學習過程中,教師應當及時給予學生一些表揚和贊美,從而激發學生的自信心。而學生要想達到這一階段,一定要記住,剛開始學習書法時,要先選準一本字帖認真地練下去,不能隨便更換,手上要有寫這本字帖的“肌肉記憶”。如果朝三暮四,今天看到這本字帖好,練兩天,明天覺得那本字帖好又練兩天,是很難達到“背帖”這一步的。
4.博取。在進行博取的過程中,教師應當鼓勵學生借助字典或者一些比較喜歡的字帖來進行研究,了解字的含義與字體的來源,并與其他的字體進行對比,將其融入自己喜歡的字帖中,取長補短,就會逐步形成自己的風格。
(五)筆順
筆順正確與否,在漢字的書寫過程中至關重要,它與漢字的結構密不可分,是漢字構成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漢字基本筆畫的書寫和結構的正確掌握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筆順的書寫規律:以上是筆順書寫的一般規律,但不是絕對的,也有特例,如女、母、方等。至于行書和草書,由于字的筆畫有了簡省和連帶,在筆順上,與楷書有很大的不同,則另當別論。
(六)用筆
筆法的學習,是學習書法首先要解決的問題。一個字寫得是否規范,基本筆畫的書寫起重要作用。硬筆書法的筆法,是以實用為主線。硬筆書法的筆法要領可以總結為四個字,即“快、慢、提、按”。
(七)間架結構
漢字由多種筆畫相組合而成,其書寫結構也是多種多樣,因此我將漢字的結構總結成以下幾條。
“四點法”所依據的是楷書常用漢字非“方塊字”,如果把漢字外形的“上”“下”“左”“右”四個點連起來,就構成了菱形和三角形(右、下點重合)。有專家統計,中國常用7000漢字中,有4778個是菱形,2222個是三角形,有393個既可以是菱形也可以是三角形。即在觀察所臨的字時,先用“四點法”定出這個字的上下左右點的
位置。
以上這些規律當然不是絕對的,需要學生在懂得寫字的前提之下不斷地體會。同時漢字的結構處理也需要合理、美觀,有了理論的指導還不能把字寫好,同時還需要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以及耐心的訓練,包括毅力,只有在學生本人不懈的努力之下,才能夠練就一手漂亮的鋼筆字。
(八)培養興趣
興趣是引導學生學習的一大動力,在寫字的教學中,教師應當充分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并結合寫字教材規劃書寫教學內容,從而提升學生學習寫字的動力。因此,教師應千方百計在激發興趣上下功夫。
1.示范激趣。在課堂教學中,如果“光說不練”,即便你說得天花亂墜、口干舌燥,學生有可能還是一頭霧水。直接在黑板上示范,一手漂亮的板書是最有說服力的,也能激發學生學習書法的興趣。
2.故事激趣。故事是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和注意力非常有效的一種方法。在我國的歷史文化中,流傳著許許多多的關于書法的故事,并且我國的書法文化也是非常豐富的。因此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中可以選用一些故事來激發學生學習書法的興趣,如王獻之與十八缸水的故事,智永退筆如山的故事等,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中還需要和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從而更好地提升學生的書法能力。
3.比賽的方式。對于很多小學生來說,他們都希望通過比賽的方式來證明自己,激發自身的斗志,因此,在寫字教學中教師可以設置一些關于書法的小比賽來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其中,而學生根據教師設置的一些活動可以展示自己掌握的書法知識,并通過欣賞同學的書法作品來對自身的不足進行改正,從而提升寫作水平。
總之,在硬筆書法教學中,教師不斷完善教學的方法,充分利用不同的寫字資源調動學生寫字的積極性,提高他們對文化的學習興趣。提升審美水平,使其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加上自己的勤奮,堅持不懈,持之以恒,一定能寫出一手漂亮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