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財
摘要:社會經濟形勢轉變,經濟活動逐步邁向國際市場,各行業的競爭愈發激烈。改革開放的推進,部分國有模式企業變革勢在必行。管理理念也要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不斷優化和創新,進一步壯大企業的發展實力,加速轉型的快速完成。在企業的運行中,財務是企業的發展核心,財務工作水平直接影響到其發展目標和競爭實力?,F階段的社會發展形式,經濟創新,改革創新是國企謀取發展的唯一途徑。全球發展環境的變化,國企原有運行模式顯然無法滿足社會發展需求。財務工作向管理會計的轉型,是企業應對市場競爭的最佳途徑。企業如何提升自身的經濟收益,是現階段面臨的首要問題之一。鑒于此,下面結合當下企業財務部門管理模式變革的需求,結合現階段的企業運行狀況,深入探討財務變革的最佳模式,加速我國國有企業的變革。
關鍵詞:國有企業;財務管理;轉型
國有企業要想實現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財務工作的轉型是唯一出路。在國家相關策略的指引下,順利推進轉型工作,以適應多變的市場環境。國企管理者要有正確的思想認知,不斷完善現有的管理制度,完善現有管理體系,為財務部門工作的轉型作出更全面的保障。
一、國有企業財務管理轉型趨勢
(一)核算型向管理型轉變
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下,國企的管理者工作存在一定的延時性,大多數是事情發生后才尋求解決辦法,管理方案以及核算方法。風險預見性不足,很難完成重大決策。例如某些項目需要外部資金支持時,前期的調研取證工作不完善,單憑主觀思想判斷,投資目的不切實際,實際效益大打折扣,很多優質資源被浪費。企業要重新認識自身的市場地位, 明確工作內容,抓住財務工作重點。讓管理型會計在企業運營中發揮更大的價值,指明企業的發展方向。傳統管理模式下,國有企業的會計工作內容為項目核算,轉型完成后,可以輔助決策者更好地目標規劃,推進發展以及運營分析等多方面的工作。
(二)低效型向價值型轉變
市場經濟模式的轉變,加速了各行業之間的市場競爭。國有企業如果延續原有的運作模式,顯然已無法實現生存目標。企業要想發展,就要合理控制成本,獲取更大的商業價值。管理者的目光也要放長遠,并不單純局限于日常經營中,要盡可能發掘管理的重要作用,將成本管控貫穿于整個工程的始終。財務部門的原有管理模式弊端逐步暴露,其效率顯然無法適應現階段的快節奏生活。要合理發揮企業自身要素的重要作用,提升管理效率,合理壓縮成本,為企業贏得更大的利潤。 除此之外,還要針對重點環節加強管控,突出崗位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內部考核機制,充分發揮員工的自身主觀能動性,不斷完善企業的流動資金運作模式,維護資金鏈的平穩運行。另外,在當前環境中,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企業要想長遠發展,必須提高自身競爭力,財務數據作為決策方面的重點信息,要特別關注。在實際工作中要加強提高財務數據的分析能力,能夠在較短時間內處理好各類財務數據,這樣可以使企業把握住許多機會,可以提高項目決策的科學性和可行性。同時,通過提高財務數據的專業性,能夠提升管理工作效率,促進企業更好發展。
(三)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
目前財務部門的運作模式主要通過對其組織模式和資金上的集約型管控,實現集中化管理。通過對現有資金的集成化管控,不斷完善現階段的預算管控系統。合理控制資金的領用及支出,嚴格控制預算編制內容,在資金層面做好雙向管控。通過資源的合理分配,讓其發揮更大的作用,盡可能減少國有資產的流失。
二、國有企業財務管理轉型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財務管理轉型理念缺失,復合型人才儲備不足
為了進一步提升財務部門的轉型效率,必須自上至下充分調動內部員工的思想認識。從我國國有企業的現階段財務工作發展形勢來看,由于傳統運作模式的影響較大,管理者思想認識不足,對轉型工作關注度不夠。更有甚者人為將財務部門作為企業內部的獨立機構,轉型工作跟其他部門發展并無實際關聯。主觀上不愿投入過多的精力,各部門的溝通效率有待于提升。財務部門的現有員工無論是專業知識還是文化素養,都無法認識到轉型工作的重要性。對市場變化漠不關心,更談不上國家政策的調整了。
(二)財務管理職能傳統,業財融合落實不到位
在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國有企業的財務部門承擔工作較為單一,僅負責日常的核算工作,機械性較強,整體運作價值不大。這種工作模式較為被動,大量的財務信息被擱置,應用效率不高,無法應對市場突如其來的高風險。財務工作與業務部門脫節,無法充分認識到業財融合給企業發展帶來的切實效益。實際工作中更是“各掃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思想上認識不到現代化信息技術的重要作用,管理效率一直無法有效提升。財務人員主動性不高,未能深入到業務部門全面了解其運作情況。業務部門的工作流程也與財務工作并未實現有效銜接,無法深刻體會到財務管理轉型給企業帶來的實際效益,在業財融合推進中并無過多的熱情。
(三)國有企業風險管理體系不完善
建立完善的風險防控機制是現階段國企管理的核心工作,科學有效的防控措施可以輔助管理者及時發現運營中的異?,F象,提升風險防控能力。經過相關調查數據反饋,國企財務工作的風險漏洞主要表現如下:第一,大多數國企的財務部門組成人員缺乏戰略性發展眼光,專業水平有待提升,無法高效識別運營中的潛在風險。當前的風險管控目的性不明確,管理工作沒有正確的目標,未找出風險誘發源頭,治理效果有待于提升。第二,對于可能出現的風險,大部分企業管理缺乏重點,無有效認知。風險評估結果準確性不足,可用價值不高,在一定成功度上阻礙了風險管控工作的推進。
(四)國有企業財務管理資金管控力度不夠
加大對發展運營中的資金管控,充分發揮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帶動企業的持續穩定發展。國有企業通常規模較大,在實際運行中,內部資金鏈運行錯綜復雜,公司可分為母子關系、總分關系,還包含一部分控股模式。內部流通性不高,常常會出現分支機構資金閑置存儲,而其他環節的項目運作資金保障不夠充分,千方百計貸款,增加企業運行成本。從國企財務管控模式來看,對于資金流通沒有形成系統化的管控標準。加上員工的工作熱情缺失,對于資金管理不愿投入過多關注,態度散漫,操作內容無具體規定,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企業的資金鏈正常運轉。如果不能對現有資金加強管控,無法實現預期的經濟收益,還會加大企業的運行風險。
(五)信息化建設程度不足
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已經逐步融入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中,為我們提供更加高質量的生活體驗。在國企的財務管理工作中,打造信息化發展平臺也是推進業財融合的最優途徑。在財務部門的日常工作中,由于管理人員過于注重眼前利益,忽視了財務部門的重要作用。在業務發展上不惜花費重金,但是對于日常管理上卻不愿投入分毫。在數字化時代,信息量成倍增長,雖然給企業提供了大量的財務參考信息,但由此也造成了新的問題。企業在實際管理中要找到如何從大量數據信息中快速篩選出有用資料的方法,這樣才能保證工作效率和數據的及時性。另外,隨著數據信息的發展,數據增長的速度越來越快,大部分企業在采集數據信息方面難以跟上時代的發展需求,很難從眾多的數據中提取出有效信息,而且在統計分析數據時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資金,會大大增加企業的費用支出,不利于企業的穩定發展。
隨著數字化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日益成熟,企業在財務管理工作中通過合理應用相關技術能夠提高數據采集、處理以及存放等方面的效率,而且有利于財務信息系統的建立和完善。但許多企業在這方面處于初級時期,缺少專業的人員來維護系統,這就使得網絡數據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容易出現信息系統崩潰或數據信息泄露等情況,會給企業的發展帶來很大的影響,甚至導致企業破產。所以,企業在實際工作管理中一定要重點關注財務信息系統的安全性,確保數據信息的可靠性。
礙于國家政策的要求,雖然有一部分企業在財務管理上也應用了信息智能系統,但是由于工作中缺乏重視,相關模塊與實際工作嚴重脫節,可操作價值不高,對于管理工作的轉型意義不大。
三、國有企業財務管理轉型路徑
(一)強化全員重視程度,提升復合型人才儲備
為了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企業要建立長期的戰略發展策略,加速財務部門轉型。深入了解市場的運作大環境,明確發展方向,制定長遠的發展計劃,財務部門的轉型工作推進要與市場大環境高度一致。管理者要立足實際,切實擔負起財務轉型工作的重任。首先要從思想上提高重視,在國家相關政策的指引下,不斷學習,豐富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加速推進財務轉型工作,為企業創造更大的經濟收益。對內,加強現有員工的思想教育,讓他們認識到轉型工作的重要作用。科學構建內部組織機構,明確員工的責任與義務,讓全員共同推動財務部門轉型工作的建設中,加速轉型工作的快速實現。充分認識到人才在企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制定完備的儲備計劃。提高員工準入標準,對外招聘更多的高水平科技型人才。同時根據人員的整體水平,提高培訓工作效率,完善人才培養措施。不斷提升企業的綜合實力,打造一支高水平作戰團隊,推進業財融合,加速實現財務管理轉型。
(二)推進財務管理職能改善,落實業財融合模式
時代的不斷前進,國企財務工作原有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市場運作的需求。因此,管理層要認識到財務轉型的切實益處,會計機械化運作模式向管理型發展是社會進步的必然趨勢。首先,要根據人員的專業能力明確崗位及發展方向。對于工作表現突出,專業能力較強的員工重點培養管理能力,讓他們在部門轉型,企業發展方針建立等方面發揮更大的價值。對于基礎較為扎實,執行力較強的員工繼續完成日常核算操作,以后可以根據信息發展水平重點培養。善于溝通、對各部門工作流程較為熟悉的員工可以推進業財合作,可以深入到市場部門,實現業財工作的有效融合。其次,充分發揮財務部門的市場價值,更好地配合企業業務發展。業務部門與財務工作流程融會貫通,更好地提升企業的長效發展。再次,重視財務工作,共同推動國企的轉型。充分發揮管理型會計的優勢,利用其對信息的高效處理能力,基于財務部門的基礎數據以及財務統計報表等相關資料,完成企業發展目標的制定,不斷提升企業的經營收益。
(三)完善企業風險管理體系
綜合現階段國企運營過程中的風險防控體系中漏洞,從多方面不斷優化和完善。對風險的事前評估,事中解決方案以及事后分析總結等方面加強管控。提升識別能力,加大防控力度,組建一支高水平的管理團隊。作為一個合格的專業管理人員,要明確自身的崗位責任,有足夠的風險防范和應對能力。能夠有效辨識風險成因,切實發揮監管責任,更好地服務于企業的經營發展。要根據市場的發展變換,健全預警機制,對于已發生風險也要有足夠的分析體系。讓風險管控工作貫穿于日常經營的各個環節,發揮更大的監督效力。
(四)優化資金使用效率,加強資金管理力度
流動資金是企業發展的基礎保障。作為資金的管理部門,財務工作人員要具備物資調控的能力,完成資源的合理分配,根據使用需求讓有限的資源發揮更大的價值。通過對內部資源的協調分配,盡量避免來自外界的財務貸款。實現各個環節資金的統籌分配,讓內部資金發揮更大的價值,合理控制支出,科學管控成本。對于資金的使用和支出,要按照相關流程實施審批程序,同時要做好詳細記錄。嚴厲打擊貪污腐敗問題,實行??顚S茫玫胤沼谄髽I的發展。認真剖析相關數據的準確性,為后期決策提供更加完備的保障。才能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搶占商機,讓財務部門充分發揮其價值。
(五)提升數據管理水平與質量
管理人員要轉變傳統觀念,對公司管理制度和業務流程進行優化,使其更為完善,能夠和財務管理信息系統相匹配。同時,要加強對管理方式的改進,提高管理效率和質量,使各項流程能夠順利完成。企業生產運行中的相關數據信息是國企生存發展的重要財務資源。信息時代的到來,數據資源的價值愈發顯得重要,指明了轉型的主要方向,財務工作改革迫在眉睫?,F階段的國企工作要發揮大數據資源的重要作用,不斷優化管理,讓相關數據發揮更大的價值。第一,信息資料收集要及時,迅速。針對企業的階段規劃對相關數據進行分類、整改。結合主項目的發展目標,構造完整的框架結構,引進現代化的技術完成數據收集。另外,通過財務管理信息化系統能夠幫助財務人員更好地采集和整理數據信息,還能根據新、舊數據之間的差異進行對比分析,為成本核算標準和財務管理決策方案的制定提供有效的參考數據。第二,數據資料要妥善保管。根據發展需求組建信息化發展平臺,存儲設備的資源要滿足運作需求,數據資料要真實、完整,服務終端設備性能更有保障。做好完備的數據存儲方案,根據財務的發展需求,規范存儲管理。第三,提高信息的整合能力。數據整合要全面,并不局限于某一特征,要加強全過程中各個環節的密切關聯,挖掘其重要作用。第四,提升現有資源的利用效率。要確保數據的真實有效,進一步展開分析總結,為后續的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信息保障。在提升內部管理的同時,帶動企業的穩步發展。第五,企業要建立健全財務管理信息系統,在制定之前財務部門要和其他部門之間做好溝通和聯系,一起完成系統的設計。通過各部門的努力,可以發現信息系統的問題,從而能夠及時采取措施來修正錯誤,提高財務數據的準確性和高效性。第六,在財務管理工作中一定要注重數據安全性和完整性,其關系到決策方案是否科學可行。在實際工作中財務人員要全面分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時采取相應措施來解決。同時,要優化殺毒系統,降低木馬和病毒的入侵概率,這樣能夠進一步保證財務數據的安全,以免被外界盜取。
四、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進步,社會經濟形勢的轉變,財務管理轉型是企業生存的唯一途徑。在企業的發展階段,財務部門固有的工作程序弊端愈發明顯,要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直面市場挑戰。在國企的發展中,財務管理工作尤為重要,要想深入挖掘其價值,就要加速推進管理型會計的改革。高效推進財務部門的管理轉型,提升財務部門的管理水平,同時還可以推動各部門之間的業務銜接,真正實現業財融合。
參考文獻:
[1]張后軍.供給側改革背景下國有企業財務管理轉型[J].商業會計,2018,638(14):57-58.
[2]孫彥堂.新時代背景下國有企業財務管理轉型再思考[J].中國總會計師,2018,184(11):51-53.
[3]羅鸝.試析新常態下國有企業財務管理轉型升級[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8(13):81-82.
[4]孫彥堂.新時代背景下國有企業財務管理轉型再思考[J].中國總會計師,2018,184(11):51-53.
[5]董莉.國有企業財務管理問題研究[J].中國科技投資,2017(21):225.
[6]董國霞.關于大數據時代下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幾點思考[J].中外企業家,2018(03):18.
(作者單位:中鐵十八局集團隧道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