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龍
科技在進步,社會在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在提高,但不能忘記歷史,要以史為鑒,繼往開來。隨著新課改的全面推進,高中歷史也不再是死記硬背式的無效學習,而是在不斷地鞏固和拓展歷史知識的同時,發揮學生在歷史學習中的主體作用。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因為學習要靠源源不斷的內驅力才能創造性地學習,并且學有所獲。
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歷史課本與時俱進,進一步呈現了與社會時事相應的主題,大量引入了生動鮮活、主題明確的教學材料。歷史教學應該注重教學中的主題探究以及學生的認知發展。在教學中,探究培養學生歷史核心素養的基本規律和方法,使教學在整體特色上更加生動新穎,引導學生從多角度進行歷史思考,并且提升歷史的認知水平。
一、通過角色扮演培養學生的唯物史觀
高中的歷史課相對較難理解,教師要化難為易,想辦法將課本知識融入生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的注意,表揚敢于積極發言的學生,以此為榜樣,讓人人躍躍欲試,從而打造元氣滿滿的學習環境。例如,在教學“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一課中,對于如何理解文本中人物的行為和事件,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選一個人物或一個歷史事件進行模仿表演。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自由狀態下發揮出最好水平。教師作為學習的合作者、指導者,不能放任學生不管不顧,而是在適當的時機給予適度點撥。此外,在扮演角色活動之后,教師要引領全班學生一起進行回顧、評價,積累學習歷史的有效方法。這種方式既使學生學習了歷史朝代的相關知識,又獲得了成功表演的體驗,同時也為以后的學習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在表演學習中,全體學生的唯物史觀也得到提升,在一起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學習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二、利用現代教學手段,將學生置于愛國情懷中
教師可以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來使學生耳目一新。多媒體的合理使用,將學生置身于歷史的場景中。根據教學內容適時給學生播放一些傳統文化的影片,引導學生體會歷史無處不在,也能使學生潛移默化地融入歷史情景之中,培養其歷史責任感。例如,在學習“偉大的中華文化”主題時,教師先播放關于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的電影片段,再聯系生活中的文化現象,讓學生進行討論、評價。學生的學習熱情異常高漲,逐個進行風采展示,由生活現象到理論依據,再站在歷史角度,對文化固本溯源,探賾索隱。通過這種現代化的課堂模式,學生感受到偉大中華民族的歷史悠久和民族自豪感,不僅樂在其中、樂此不疲,還能獲取更多的學習成就感。
三、將歷史學習融入生活,使學生學以致用
教師的每一節課都要用心準備、精心設計,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適時地運用,這樣才能掌握得更扎實。例如,每節課前5分鐘組織學生進行小練筆,可以寫一下關于時事動態的看法,也可以寫一個歷史事件的啟發,或一句歷史名人的名言對自己的影響等。
教師要多樣化設計每天課后的作業,可以讓學生從歷史的角度寫一篇日記來描述自己的態度,也可以針砭一個體制的弊病,或者是總結自己一天的歷史學習收獲。此外,開展生活化課外教學活動,增強歷史學習的應用性,課內學習并不是歷史教學的結束,相反,生活化的課外教學活動正是歷史教學的有效延續。定期帶領學生到博物館參觀,到工廠實地體驗,到大自然中去感悟,這些都能使學生的理論知識在實踐中得以應用,使學生真正做到學以致用,體會到生活、世界、自然的美好,從內心深處提升歷史綜合素養。領悟歷史事件的真善美,讓學生的歷史觀念敏銳度不斷得以提升,使學生關注國家大事,從而激發其歷史學習的熱情和探索歷史真相的愿望。
四、結語
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歷史核心素養的模式受到廣泛關注。這樣的歷史課堂充滿樂趣,順應青少年天性,符合教學規律,培養了學生的價值觀與使命感,有效地提升了學生在歷史學習中的情感、態度等核心素養。教師還應不斷加強如何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柏秀萍.高中歷史教學中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0(99):131-132.
[2]王珩.高中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歷史核心素養的對策探析[J].才智,2019(30):73.
[3]汪生術.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J].課程教育研究,2019(42):147.
注: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課題“農村高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策略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20]GHB2422)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