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米露

2019年,巴黎圣母院發生火災之后,制作游戲《刺客信條》的育碧游戲公司發布聲明說:公司在制作游戲的時候已經給巴黎圣母院進行了高精度的3D建模,如果圣母院修復的話,可以提供數據。之前關于《刺客信條》互聯網上就有很多段子:一對夫妻去意大利旅游,妻子發現號稱從未到過意大利的丈夫對佛羅倫薩了如指掌,就連哪條小路是近路都了解得一清二楚,她的丈夫解釋說:“這里的每條路、每道墻我都在游戲里爬過,還在圣母百花大教堂頂上完成過刺殺任務。”這些段子經常被網絡上的“御宅族”拿來調侃喜歡旅游的人:“我們坐在家里玩著游戲一樣能看到這些,看到的可能還更多。”雖然坐在電腦前“旅游”與現實中的旅游體驗有很大差別,但是隨著疫情下旅游業受到嚴重打擊,不管是旅游地、旅游公司還是科技巨頭,都開始認真考慮“虛擬旅游”這件事了。

說到這幾年最火的概念,“元宇宙”一定是首選。雖然無數的評論家都表示這個概念是在炒作,但是國內外的眾多科技巨頭都對這個概念格外上心,紛紛成立元宇宙概念的相關子公司或部門,社交媒體巨頭“臉書”甚至把公司的名字都改成了“元宇宙”(META)。不管元宇宙這個概念以后要如何發展、在哪些方面應用,但在疫情期間,第一名乘客似乎已經搭上了元宇宙這輛列車,這就是旅游。
從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開始,旅游業就一直被認為是受到影響最嚴重的行業之一,根據世界旅游組織2020年的數據,國際旅游業的營收比上一年下降了將近八成,國外媒體上的文章甚至打出了《新冠令旅游終結》的標題。所以在很多人看來,搭上元宇宙概念的“虛擬旅游”有些病急亂投醫般自救的樣子,但從某些角度來說,隨著技術的進步虛擬旅游似乎又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在許多人的記憶中,VR虛擬世界需要戴笨重的耳機,是乏味的游戲。最新的VR化身與你以前看到的世界相去甚遠,旅游業已經開始認真考慮“虛擬旅游”的服務形式。在VR的世界中,你可以看到巴黎圣母院、埃及法老墓以及南極的企鵝。
早在疫情之前,隨著電腦圖形技術的發展和CG技術的進步,電腦制作畫面的“真實性”已經可以騙過很多人的眼睛了,例如前文說的《刺客信條》游戲,就以高精度的城市還原讓很多人在游戲之余還能欣賞世界很多城市真實到足以以假亂真的景觀。《微軟模擬飛行》之類的游戲雖然是以體驗飛機駕駛為賣點,但是世界各地的景觀制作卻極度真實,比如在非洲上空飛行的時候甚至可以看到一些偏僻的小山村甚至樹林里的大象,與其說是體驗飛機駕駛,不如說是從另一個角度進行一場“環球旅游”。不過,游戲終究是游戲,臨場感的缺失和主旨的不同讓游戲和虛擬旅游之間存在著無法逾越的鴻溝。在疫情的影響下,元宇宙這個概念迅速地將虛擬旅游所需求的要素聚集在一起,在電腦游戲中積累多年的圖像和建模技術,近些年炙手可熱的虛擬現實和現實增強技術,加上許多旅游地紛紛希望將景觀搬到線上以“自救”的意愿,讓虛擬旅游在疫情背景下迅速形成了一套整合方案,并迅速推廣開來。


在“第一航線”用餐,不止是一場美食之旅,完美的機艙還原更像是一場精心設計的真實旅程。

虛擬旅游是建立在現實旅游景觀的基礎上,通過模擬或超現實景觀,構建一個虛擬旅游環境,使網友能夠身臨其境般地游覽。
德國國家旅游局面向全球游客推出了許多沉浸式VR旅游項目,將波羅的海沿岸、新天鵝城堡、海德堡宮殿搬到了VR技術中,游客們可通過虛擬現實設備或者現實增強設備遠程體驗世界聞名的旅游景點。德國國家旅游局表示,雖然數字體驗不能取代現實世界的旅行體驗,但能夠幫助游客在新冠疫情旅行限制期間,還能保持對德國的興趣。此外,虛擬現實技術也能在挖掘潛在游客的同時,為現實旅行帶來更大的期待和更多的靈感。韓國也在其國家旅游戰略方案中重點提出開發數字景點,以及涵蓋構建融合韓國主要景點、人氣影視劇取景地等的“韓國旅游宇宙平臺”。其中,仁川將被打造成韓國第一個智能旅游城市,通過虛擬現實、現實增強和游戲化等方式將仁川數字化,為韓國的虛擬旅游和將來的實體旅游提供參考案例。愛爾蘭、日本、意大利等國家也紛紛將一些旅游景觀搬到線上以維持景區熱度,馬爾代夫和牙買加甚至還制作了海灘、浮潛等虛擬現實場景。
除了官方,各種科技公司也馬不停蹄地搶占著虛擬旅游的市場。互聯網巨頭谷歌就在谷歌街景地圖中提供了游覽服務,包括佩特拉古城、馬丘比丘等世界知名的景點都被搬到了線上。電商巨頭亞馬遜也推出了虛擬旅游的服務,而且還可以提供與觀眾一對一的交流,給虛擬旅游的參與者更多“身臨其境”的感覺。“IP大戶”迪士尼當然也不會放棄這個機會,除了將旗下眾多的IP人物搬到線上,迪士尼還計劃將全球各地的迪士尼樂園搬到線上,通過虛擬現實技術讓人們在家中也可以體驗迪士尼樂園的歡樂氛圍。
作為旅游大國,我國在虛擬旅游方面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2021年,著名景區張家界就成立了“元宇宙研究中心”,這是全國首個設立元宇宙研究中心的景區,將探索張家界景區在虛擬旅游方向的發展。而基于唐朝歷史文化背景的虛擬旅游項目《大唐開元》也在西安正式啟動,通過數字化技術復原長安城的歷史風貌,按照真實比例一比一搭建唐長安城的建筑沙盤。在各個旅游機構都在打造“虛擬景點”的時候,隨著“數字藏品”概念的誕生,旅游收入問題也找到了一些門路。雖然“逛虛擬景區買虛擬藏品”這種概念可能很多人一下還接受不了,但隨著虛擬旅游整體概念的不斷進步,也許有一天它就會成為大多數人習以為常的旅游方式。
當然,除了線上的虛擬旅游,衍生出的一些虛擬旅游“周邊服務”也讓人眼前一亮。比如日本東京的一家名叫“第一航線”(First Airlines)的餐廳就主打虛擬旅游的概念,以“地上的空中之旅”作為賣點。雖然這個餐廳早在2016年就開始主打虛擬旅游的概念并獲得了一定的關注,但是在旅游業一蹶不振的時候,這家餐廳成為了炙手可熱的“香餑餑”,不僅每天的預約都處于爆滿的狀態,在社交媒體上話題熱度也一直居高不下。比起疫情之后“臨時抱佛腳”的虛擬旅游項目,“第一航線”經過幾年的運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虛擬旅游的體驗上一枝獨秀。
這家餐廳其實是一個巨大的飛行模擬倉,就像游樂場中的模擬艙游戲一樣,這個模擬倉可以模擬飛機起飛、高空飛行、降落,甚至可以模擬空中遇到氣流的微小震動。一走進餐廳就好像進入了機場的航站樓,前臺布置成辦理登記手續的柜臺,工作人員都是一身空姐空少的制服,就連背景音樂都是與航班相關的。用餐前15分鐘開始辦理“登機”手續,客人的訂位卡等都做成了機票、護照與登機牌的樣子,而辦理完登記手續后客人就可以正式“登機”進入機艙的模擬器。雖然是餐廳,但模擬器里面并沒有一般餐廳的桌椅,所有陳設都按照機艙來布置,頭等艙與商務艙都采用了空客A310與A340的相同配置,足以以假亂真。所有“乘客”落座后,空姐打扮的服務員會像真實飛機起飛前一樣提醒人們系好安全帶,并講解安全說明、氧氣罩和救生衣的使用,真實感和現場感簡直做到了極致。之后,“飛機”便開始“滑行”,由很多塊大屏幕組成的墻壁會模擬出窗外的跑道,而“飛機”即將起飛的時候警示燈也會亮起,同時模擬艙會讓椅子和地板都進行相應的震動,音響也會模擬飛機起飛時引擎的轟鳴,窗外的風景從跑道逐漸變成半空,直到穿越云層進入高空。而“飛機”平穩運行后,“空姐”們會給每一名客人派發VR眼睛,讓“游客”們進行觀光體驗。
借助虛擬現實技術的發展和這幾年虛擬旅游的經營,“第一航線”的觀光短片在景色呈現、現場感、影音效果等方面都已經是頂尖水平,在短短的20分鐘時間內,客人們可以身臨其境地感受所選目的地的景觀和風土人情,目的地除了紐約、巴黎、羅馬等著名城市,還包括了“穿越時空”之旅,游覽由虛擬現實技術制作的12世紀的吳哥窟、1989年的柏林墻等。當虛擬旅游體驗結束后,大多數客人才想起來這里其實只是一家餐廳。
這里的餐飲也是以航空餐的樣子呈現的,只不過都是由一流大廚制作的各國美食。用餐過后,120分鐘的虛擬旅游也接近尾聲,“飛機”準備降落,來迎接下一波的客人。整個的用餐過程,更像是一場讓客人參與其中的真實場景演出,現場的參與感和真實的體驗讓人贊不絕口,而這種虛擬旅游也給眾多的旅游機構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現實世界旅游業一蹶不振而虛擬旅游又還沒有完全發展的時候,這種虛擬與現實結合的“旅游”方式,也許是一個不錯的選項。那么,如果給你一副眼鏡,戴上它就可以既不受限于地域又能夠“穿越時空”,你會來一場虛擬旅游嗎?
(責編:昭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