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人民身體健康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涵,提出“以人民為中心,以健康為根本”的指導思想,為我國的衛生科技人員指出了努力方向。
糖尿病是我國人群中發病率較高的一種慢性病,尤其是長期患病引起的并發癥,對人們的健康和幸福威脅極大。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我國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預防醫學研究人員傾力合作,在糖尿病的發病機理、臨床治療上不斷取得新的進展,使更多的病人長期保持血糖平穩,遠離各種并發癥,幸福健康地生活;隨著國家有關部門對科普教育的重視和開展,糖尿病的防治知識深入人心,更有利于發揮個人防治糖尿病的積極主動性。同時,隨著科學研究的不斷深入,一些以往不知道不明確的東西也得以發現,為更好地防治糖尿病提供了新的思路。
最近關于1.5型糖尿病的知識逐漸見諸報端網絡,就刷新了人們對糖尿病的認知。1.5型糖尿病的規范名稱是“成人隱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流行病學調查發現,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可能有10%左右是1.5型糖尿病。有資料顯示,目前我國2型糖尿病患者約有1.2億人。以此推算,我國至少有1000萬以上1.5型糖尿病患者被當成2型糖尿病治療,由于治療方法的不準確而難以達到良好的控糖效果,徒費錢財和精力。
其實,醫學界早就認定,除了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之外,還存在一種被稱為特異型糖尿病,比如遺傳性的B細胞功能缺陷、胰島素作用基因異常等。一些內分泌疾病、胰腺外分泌疾病等,也會出現糖尿病的表現。還有一些藥物會使血糖升高。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有一些糖尿病人特別容易出現酮癥酸中毒,醫學上稱之為酮癥傾向性糖尿病。這些糖尿病類型如果不加以區分,概括以普通的2型糖尿病治療之,或者是療效不佳,或者是貽誤了原本的疾病,甚至會造成更大的傷害。
由此來看,全面更新有關糖尿病的知識非常必要。為此,我們特約有關專家為大家談談糖尿病的新知識,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策劃/執行本刊編輯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