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冬



摘 要:新冠疫情的蔓延和持續對我國金融市場穩定產生了重要影響,我國金融市場的穩定基石是商業銀行的良好健康發展。商業銀行需要建立完善的績效評價體系,促進逐步健康發展。本文通過利用2021年22家上市商業銀行的年報數據,基于因子分析法對上市商業銀行績效進行研究,選取一系列相關指標,搭建績效評價體系,旨在促進上市商業銀行健康發展。
關鍵詞:商業銀行;因子分析;績效評價;載荷因子矩陣
一、引言
我國商業銀行目前正處于穩定狀態,但近年新冠疫情的發展對我國的商業銀行健康發展產生重大影響,尤其是對銀行資產質量產生不小沖擊。同時相關政策還要求商業銀行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服務并防范重大金融風險。商業銀行面臨的壓力倍增,為了商業銀行健康良好的發展,建立商業銀行績效體系,推動銀行健全內部管理機制具有重要性和緊迫性。在此背景下,商業銀行必須重視績效評價系統對于銀行發展的支撐作用。對商業銀行的績效進行研究,可以強化金融服務功能,提高銀行發展質量和盈利能力,防范金融風險。各大商業銀行都開始關注績效評價體系的研究,并在經營活動中積極實踐。優秀的績效評價體系可以讓銀行了解自身經營水平,做出真實的評價。通過比較綜合得分和各指標得分情況,充分掌握經營現狀,明白優劣局勢,幫助商業銀行進行經營管理改革及自我監管。
二、研究現狀
國內學者研究相對國外學者研究起步較晚,黃蘭(2004)采用了因子分析的方法對商業銀行的績效進行研究。米運生、程昆(2007)通過實證分析對我國前16家商業銀行的數據進行研究,研究發現導致我國信貸資本配置低效率的原因在于過高的國有產權比例。王錦慧、藍發欽(2008)采用數據包絡分析法從四個方面對商業銀行效率進行研究,結果表明產權結構是影響商業銀行經營績效的重要因素,并據此提出了產權改革的建議。彭才哲(2014)研究城市商業銀行經營績效,利用因子分析法構建評價體系,并分析城市商業銀行的經營績效影響因素。陳燦燦(2022)從四個角度建立平衡積分卡,對商業銀行的績效進行研究,結果表明該方法可以有效改善商業銀行績效管理存在的問題。
三、上市商業銀行的績效評價指標
1.商業銀行績效指標體系的構建
本文的績效指標按照,全面性與相關性相結合的原則,可操作性與重要性相結合的原則進行選擇。從四個角度來構建商業銀行的績效指標體系,分別是盈利性、發展性、安全性和流動性,共選取10個具體指標來代表。商業銀行的本質是一個企業,盈利是其最終目標。選擇每股收益X1、每股凈資產X2、總資產收益率X3,凈資產收益率X4共4個指標來具體代表盈利性指標,盡力使所構成的盈利性指標能夠全面反映銀行的盈利狀況。每股凈資產數值越大,表明銀行每股代表的資產現值越多。總資產收益率代表企業全部資產的盈利能力大小。選取總資產增長率X5、凈利潤增長率X6和資本充足率X7共3個指標作為發展性指標的代表。商業銀行經營規模的擴大和發展前景可以很好地被總資產增長率表現,凈利潤增長率能夠具體表現企業資產的保值增值情況。資本充足率則可以表現商業銀行充分彌補損失的能力,保證商業銀行的可持續經營。在安全性指標方面,選擇不良貸款率X8和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X9共2個指標具體代表安全性特征。不良貸款率的數值越大,代表銀行的信貸風險越大。撥備覆蓋率數值越大,代表銀行對貸款損失的補償程度越高,對貸款風險的防范能力越大,并且實際中該比例不能低于100%,該比率越高能抵御更多風險。選擇存貸款比率X10指標來代替銀行流動性指標。存貸款比率的比值越高,代表每單位存款放貸越多,因此銀行的流動性風險更容易暴露。但指標的比值較小,就代表銀行每單位存款利用率低,商業銀行的盈利能力會因此受到影響。
根據數據的可得性與客觀性,選取的數據主要來源于我國A股上市的22家商業銀行2021年的財務報告。在這22家銀行中,有6家國有控股商業銀行,9家全國性上市商業銀行,7家上市城市商業銀行。數據來源于各大上市商業銀行財務報告,從而保障數據的真實性。數據包含多種類型的商業銀行,是為了能更加全面地反映我國銀行的總體情況,對整個銀行的發展都有一定促進作用。
2.數據的處理與檢驗
(1) 巴特利特檢驗和KMO檢驗
將樣本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后,將數據進行相關性檢驗。巴特利特球形檢驗和KMO檢驗在因子分析中被用來判斷變量之間的相關性。在巴特利特球形檢驗中,如果概率P值小于顯著性水平,就表示數據之間存在相關性。KMO檢驗中,KMO統計量越大,說明變量間的相關性越強。在Kaiser的度量標準中,KMO值至少為0.6,變量才可以因子分析。表1數據顯示巴特利特檢驗中統計量值為206,相關的概率P值為零,因此在顯著性水平0.05的條件下,應拒絕零假設,表明本文中變量之間具有相關性。在本文中KMO統計量的數值0.7>0.6,因此本文所選變量可以做因子分析。
(2) 原始變量的共同度檢驗
原始變量共同度表明變量中能被公因子所解釋的部分,確保因子分析結果有意義的關鍵在于公因子能反映原始變量的大部分信息。
表2數據顯示,所選變量的共同度大部分大于0.6,其中有七個變量的共同度在0.8以上,可以看出來原始變量的共同度較高。共同度越高,變量能被公因子說明的程度越高,因此后文分析中,提取公因子替代原始變量,原始信息被保留的程度就會越高。
3.提取公因子及確定解釋總方差
(1) 確定解釋總方差
本文選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提取公因子,利用SPSS軟件得出了數據的特征值、特征值貢獻率和累積貢獻率。
表3數據主要包含的信息是公因子的特征根、方差貢獻率和累積方差貢獻率。主成分分析法要求選擇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故提取三個公因子。公因子的累積方差貢獻率達到83.116%,說明公因子能解釋80%以上的原始信息,因此這三個公因子來評價銀行績效是可行的。使用方差最大旋轉法旋轉后可以知道,第1個公因子解釋能力最強,第2個公因子解釋能力稍弱,第3個公因子解釋能力也尚可,以此提取了三個公因子解釋10個指標的信息。
(2) 公因子提取
將因子進行方差最大化旋轉,本文的因子將表現出清晰的兩極分化,故可以給公因子命名,并賦予公因子相應的經濟含義。經過旋轉的因子載荷矩陣見上表4,可知第一個公因子包含的指標主要包括X5、X6、X8、X9,命名為安全與發展因子。第二個公因子包括X1,X2、X10,命名為流動性因子,第三個公因子主要包括X3、X4、X7指標,命名為盈利性因子。
四、計算因子得分及相關研究結果
1.上市商業銀行綜合得分
本文運用SPSS軟件,根據因子得分系數表,可以得出因子得分系數矩陣:
F1=-0.14X1-0.47X2-0.98X3+0.66X4+0.275X5+0.165X6-0.188X7+0.351X8+0.297X9-0.167X10
F2=0.352X1+0.405X2+0.093X3+0.157X4-0.083X5+0.016X6-0.066X7-0.040X8-0.041X9+0.315X10
F3=0.016X1-0.064X2+0.215X3+0.365X4+0.111X5-0.151X6+ 0.521X7-0.205X8-0.082X9-0.190X10
根據因子得分矩陣,得出2021年本文選擇的22家A股上市商業銀行的因子得分,其中Fi是第i個公因子的得分(i=1、2、3),然后進一步推出綜合得分函數,即績效評價模型:
F=0.3486/0.83116*F1+0.25897/0.83116*F2+0.22359/0.83116*F3
2.綜合評價
根據上述績效評價模型,可以計算出影響我國上市商業銀行績效公因子F1-F3的得分,并且進一步可以算出商業銀行績效綜合得分和相應排名。
通過表5可以看出,我國A股上市的22家商業銀行的績效水平處于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從表中可以看出處在排名前列的主要是城市型銀行。與之相反的是在綜合績效排名上,國有商業銀行的表現并不是十分出色,整體排名處于中下游。本文通過商業各公因子的得分情況發現,國有商業銀行因為更加注重商業銀行的安全運營情況,所以國有商業銀行在安全性因子的表現要明顯優于其他的商業銀行,當國有商業銀行將重點放在安全性運營的方面,那必然會忽視盈利性目的和發展性目的。在這一點上郵儲銀行做得尤為突出,郵儲銀行的運營管理相對保守,因此綜合得分更加落后。其他國有商業銀行比如建設銀行、工商銀行的盈利能力表現較好,因此綜合得分相對其他家國有商業銀行要靠前。這個現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國國有商業銀行發展的瓶頸所在。地方型商業銀行表現不錯可能有以下兩方面原因,一是地方型商業銀行目前都還處于發展時期,整體體量并不算大,發展上相對比較容易,加之地方政府的支持會增加其本身的競爭能力。二是排名靠前的地方性商業銀行大都位于東部沿海地區,如寧波銀行、上海銀行、廈門銀行,上述城市經濟實力自身就比較強勁,為商業銀行的業務拓展提供了便利。股份制銀行的表現除了興業銀行、招商銀行、浦發銀行外,其他股份制銀行表現不是很好,主要是受新冠疫情沖擊,股份制銀行缺乏政策支持,當小微企業資金出現斷裂時,就會導致銀行壞賬,讓股份制銀行出現經營風險。
五、研究結論及發展建議
我國A股上市商業銀行的整體績效水平比較樂觀。績效水平的評價應該立足于全方位,盡可能幫助銀行全面發展,本文從安全、發展和盈利三個方面提出建議。發現安全性占銀行績效的較高比重,健康運營對于銀行的發展至關重要。信貸業務是商業銀行主要業務類型,也是銀行風險的產生來源,因此要求商業銀行在追求發展的同時也要做好風險防控。在國家對于房地產行業嚴格調控的背景下,商業銀行在放貸時應當更加謹慎,盡可能降低不良貸款的產生。在受新冠疫情沖擊響應國家的幫扶政策下,也要對小微企業進行詳盡的調查,在進行貸款補助。商業銀行的發展層面,商業銀行要做好自身的金融創新和智能銀行的建設工作。智能銀行將會是未來銀行的重要競爭陣地,建設好智能銀行可以讓顧客更便利地處理業務,減少處理業務時繁瑣和無用的流程,根據智能銀行的反饋情況,可以更加快速地了解客戶的需求。就商業銀行盈利性發展,應該貫徹新發展理念,提高經營效益,立足自身優勢,構建自己本身獨特的經營戰略,堅定新發展理念,優化服務供給,增強發展后勁。
參考文獻:
[1]黃蘭.商業銀行績效評價的實證研究[J].金融理論與教學, 2004(02):8-10.
[2]米運生,程昆.信貸資本配置效率與產權結構——基于中國商業銀行的實證分析[J].金融論壇,2007(05):14-18.
[3]王錦慧,藍發欽.基于DEA的我國商業銀行效率研究[J].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04):94-101.
[4]彭才哲.我國城市商業銀行績效研究[D].成都:西南財經大學,2014.
[5]陳燦燦.基于平衡記分卡的商業銀行績效評價體系研究[J].上海商業,2022(04):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