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琦
世界和人生由差異組成,所謂的“短處不足”都是在社會比較中產生,所有的都不是“缺點”而是“特點”。繪本《絕非普通人》告訴我們正視、挖掘、發揮這些特點,就成了資源和優勢,創造出具有自己獨特風格的人生奇跡。
《絕非普通人》是法國作家弗雷德里克·李維的系列繪本,靈感來自上班的地鐵上,偶遇一位身材豐滿、頭發棕紅的女乘客,由此創作了《紅發球艾米麗》《扁平人阿爾多》《大長腿蘇珊娜》《氣球人巴納比》《大腳丫艾斯特》《吸鐵石愛德蒙》,6位故事主人公都有身體的“缺陷”:頭發濃密如草,身材扁平如紙,腿過長被嘲笑,腳太大沒鞋穿,身體胖如氣球,特異功能麻煩多,作者用夸張的手法、風趣的描繪、對比鮮明的畫圖,講述了他們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有驚險、憂傷、挫敗、絕望,也有溫情、詩意、快活和歡喜……最終他們的悲慘遭遇變成資源和優勢,每個人都活出了自己的奇跡人生。
生命就是一個奇跡,從誕生到死亡,充滿了未知和不確定性,通過共讀繪本發現6個主人公的生活被所具有的獨特品質搞亂。
大腳丫艾斯特受盡嘲笑,上樓梯坐電梯都困難,買不到合適鞋子,因動作笨拙丟了工作。
扁平人阿爾多再也無法彈琴,找不到工作,準備開啟偉大偵探事業時,又變成了折疊人。
紅發球艾米麗頭皮屑太多,必須天天費時打理,否則就惹出麻煩,無奈躲到沒人煙的地方。
氣球人巴納比身體腫得像氣球,無法正常工作,還被關進了監獄,又因被追捕落入大海。
吸鐵石愛德蒙有把金屬吸到身上的特異功能,出門會被金屬攻擊,遍體鱗傷,差點淹死。
大長腿蘇珊娜從小因太高被看不起,被嘲笑,找不到運動項目,唯一小伙伴被風吹跑。
每一個人都絕非普通人,是一個“獨特的我”,面對特質帶來的與眾不同的麻煩,該何去何從?擺爛?躺平?佛系?6個繪本主人公都選擇了積極面對,帶著“問題”繼續他們的人生,最終有的成就了事業,有的艷遇了愛情,有的實現了夢想,有的變得更加強健。原來的“問題”給了他們自信和力量,也給他們帶來好運和獨有的技能,最終達到自我實現。
故事中奇跡般的結局不是躲在屋子里避開危險壓力獲得的,而是在生活的過程中慢慢改變的。就如繪本中吸鐵石愛德蒙,即便每次出門都被鐵物襲擊,仍離開暖窩勇敢帶傷出門。自我成長和悅納的過程一定不能遠離熱氣騰騰的生活,而是在社會環境中,在與人的互動中,與己的和解中,與困難的切磋中,不斷行動、反饋、調節、認同,慢慢內化至心。按心理學家科胡特的說法,形成了一個“內聚性自我”,這是一種完整而堅固的內在心理結構,讓你確信即便失敗,依然值得被愛;即便遭遇挫折、失敗,內心也會升起一種定力。正確評價自己、接受自己,不僅指接納優點、長處,更要接受缺點與不足,在此基礎上改進自己、完善自己。
我有我獨特的美麗:第一步,每位學生準備一張A4白紙,挑選最喜歡的一種顏色水彩筆,然后把左手放到紙上,右手拿筆將左手的手形勾畫出來。然后以小組為單位,將所有成員畫的手形畫收集到一起,像洗牌一樣打亂順序后擺放一起,用一分鐘時間,比一比、看一看、找一找,有沒有一模一樣的手,每位學生從中挑出自己的手形畫。第二步,在五個手指上,寫上自我特點關鍵詞,將本小組的手形圖收齊后,與其他小組交換,然后小組討論為每張手形圖找到主人,并寫下是誰的名字,最后揭曉答案,說說怎么發現的。通過這個游戲,每一個人的手是不一樣的,每個人的特點也都不同,有著這樣和那樣的差別,正是這些差別使我們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班級有藏龍,身邊有明星:大家看一看,找一找,在班級中哪位同學擅長繪畫、跳舞,跑得快、口才好、寫字棒、聲音美、頭發長、模仿力強……老師可根據自己班級情況而設計問題,總之最大限度地發現班級中不同學生的特點,讓更多學生的特點得到展現和認可,使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到自我獨特性的自豪和喜悅,每個人都是班集體中不可缺少的一員,每個人都是班集體中閃亮的明星,因璀璨匯聚,而成就班集體的優秀與卓越。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思想、性格和潛力,只要發揮出來同樣會散發出無與倫比的光芒。正如卡耐基所說:“發現你自己,你就是你。記住,地球上沒有和你一樣的人。在這個世界上,你是一種獨特的存在。你只能以自己的方式歌唱,只能以自己的方式繪畫。你是你的經驗、你的環境、你的遺傳造就的你。不論好壞與否,你只能耕耘自己的小園地;不論好壞與否,你只能在生命的樂章中奏出自己的發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