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主題背景下,幼兒園班本活動的開展,不僅能拓寬幼兒接受教育的空間,提高教師對幼兒教育工作的關注和重視程度,還能協調主題教學與班本課程之間的關系,讓更多的幼兒在班本活動中培養和增強自身的主體意識,激發幼兒的潛能,真正實現幼兒的全面發展與提升。鑒于此,教師要重視幼兒園班本活動的開展,既要立足班本,協調主題教育與班本活動之間的關系,又要確立目標,牢牢把握班本活動開展的方向。此外,為了讓主題背景下幼兒園班本活動的開展更有效果,教師還需要拓展幼兒園班本活動的組織與實施空間,深度挖掘班本活動的優勢,以使班本活動在新時期的幼兒園教育中發揮其應有的價值和作用。
關鍵詞:幼兒園;主題背景;班本活動;開展方法
作者簡介:陳來來(1984—),女,浙江省金華市磐安縣新渥實驗幼兒園。
素質教育尤為強調幼兒的全面發展與提升,而在幼兒園的教育中,想要確保主題教育的有序開展,使得幼兒能夠在幼兒園內健康茁壯地成長,教師就要重視班本活動的開展。然而,在傳統幼兒園教育思維的影響下,班本活動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還存在不少問題[1]。其一,教師對班本活動的主題和方向不夠明確。要知道,班本活動的主題、方向和目標是在了解幼兒當前發展水平的基礎上總結得來的,可以說其關系著幼兒下一階段的發展方向,因此,教師要將所制訂的班本活動的主題、方向和目標內化于心,牢記開展班本活動的最終目的,并將其落實到活動的各個環節。然而,當前不少教師無法做到這一點。其二,幼兒園班本活動的開展流于形式。一些教師在開展幼兒園教育工作時,并未對班本活動的開展給予足夠的關注和重視,也很少從主題教育的背景出發,為幼兒開發和設計一些極具針對性和實效性的班本活動,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幼兒園教育工作的效果。面對這種情況,本文從六個方面進行舉例和論述,希望能夠為主題背景下幼兒園班本活動的有效開展提供一些建議。
一、收集問題,確定幼兒園班本活動開展主題
在幼兒園教育中,為了讓班本活動的開展更有效果,首先教師需要調查和了解現階段幼兒在幼兒園內的具體學習情況,依據幼兒學習的需要來確定班本活動的主題。然而,因為部分教師欠缺開展班本活動的經驗[2],所以其在開展幼兒園班本活動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主題缺失的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主題背景在幼兒園教育中的踐行和發展效果。面對這種情況,教師要綜合收集和整理當前幼兒園班本活動開展的問題,在分析和研究問題的基礎上,確定班本活動的主題。
例如,教師在開展幼兒園教育工作的過程中,一方面,需要從幼兒接受教育的需求入手,仔細地觀察幼兒,對幼兒在幼兒園的表現情況進行記錄,以此來作為幼兒園班本活動開展的參考。比如,春天到了,天氣開始變暖,大家都收起了羽絨服,穿上了春裝。到了春天,幼兒會聯想到春游,喜歡到室外去欣賞五彩斑斕的小花,觀察樹葉、小草悄悄發芽長大。此時,教師可以根據幼兒觀察和欣賞小花、樹葉的舉動為幼兒設計以“春游”為主題的班本活動。另一方面,則需要教師隨時隨地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記錄下來,然后根據幼兒的興趣和需求來開展班本活動,確定班本活動的主題。比如,春天來了,一些幼兒喜歡在幼兒園內觀察螞蟻、抓蝴蝶和放風箏。教師可以將幼兒的這些行為活動記錄下來,并引導幼兒將自己與周邊的事物聯系起來,在了解春天的特點的基礎上,試著結合家鄉的特色,確定班本活動的主題。如新渥實驗幼兒園位于“江南藥鎮”邊上,而“江南藥鎮”是浙江省第一批37個省級特色小鎮之一,自古以來就是中藥材之鄉,盛產以白術、元胡、玄參、芍藥、貝母為代表的“磐五味”。新渥“家家戶戶種藥材,村里村外飄藥香”,山上種的是藥材,飯店燒的是藥膳,到處散發著濃濃的藥味,彌漫著淡淡的藥香。據此可以開展以“家鄉的中藥”為主題的班本活動。
二、明確目標,擬定幼兒園班本活動核心目標
幼兒園班本活動的開展,歸根結底是為了實現幼兒的全面發展與提升,因此,教師在擬定班本活動的目標時,就需要結合幼兒園的辦學理念和辦學特色,使目標更貼近幼兒生活,進而讓更多的幼兒在參與班本活動的過程中提升自身的認知、情感和行為能力[3]。
例如,在進行以“家鄉的中藥”為主題的班本活動的過程中,為了讓此次班本活動的開展更有效果,教師需要明確此次活動開展的具體目標是什么,并嚴格按照班本活動的核心目標來開展班本活動。在此期間,教師不僅需要利用微課向幼兒直觀呈現和展示由遍地的小花、嫩綠的小草、樹枝上的嫩芽、綿長的細雨等組成的美麗景色,還要給幼兒播放藥農在春天采摘貝母花的場景,引導幼兒在看完兩個視頻之后,試著說一說“為什么要采摘貝母花,為什么別的花不能摘”的問題,讓幼兒在交流和討論的過程中運用多種感官感知貝母花的顏色、氣味以及內部結構、開花過程等,進而將核心目標設定為“聚焦家鄉盛產藥材,讓孩子親身體驗當地特色中藥材,了解其名稱、生長習性和作用”,真正觸發孩子熱愛家鄉的情感,激發孩子對家鄉的自豪感。另外,為了鍛煉和提升幼兒的動手實操能力,教師可以“中藥的種植”為主題,指導幼兒學習種植中藥材,全程參與翻地、播種、除草、澆水、松土等各個環節,提升幼兒對自然的感悟。
三、梳理內容,初步制訂幼兒園班本活動規劃
班本活動是一個動態開發的過程,但是毫無目的地開展是毫無意義的。因此,為了確保班本活動能夠順利開展,教師要在進行班本活動之前對可利用的教育教學資源進行整理,根據幼兒接受教育的需求來制訂具體的班本活動規劃圖,并嚴格按照班本活動規劃圖來開展班本活動[4]。在此期間,教師需要綜合考慮班本活動開展過程中可能用到的教育資源、時間和空間,收集與班本活動相關的信息和資料,與同事進行討論、梳理,形成網絡圖。還以“家鄉的中藥”這一班本活動為例,教師在活動開展之前,要綜合考慮幼兒的已有經驗是什么以及他們有哪些疑問,然后進行歸納總結,了解幼兒的內心需要,從而擬定班本活動的目標及關鍵內容。我們可將“家鄉的中藥”這一主題分解成“藥鄉寶物”“藥材大討論”“藥香飄飄”這三個子主題。幼兒可通過“藥鄉寶物”了解本地區有哪些中藥材,了解本地區深厚的中藥材文化,從而激發熱愛家鄉的情懷。當然,在此次“家鄉的中藥”班本活動組織與實施期間,幼兒有可能會出現疑惑或偏差,教師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對班本活動的計劃進行調整,以讓更多的幼兒在班本活動中認識一些家鄉的中藥材,了解中藥材的作用。
四、主動探究,設計切實可行的幼兒班本活動
班本活動是依據幼兒的興趣愛好和學習經驗,在教師的支持和幫助下開展的。因此,為了讓班本活動的價值最大限度地顯現,真正讓幼兒在實際參與的過程中受到教育,教師要從幼兒的受教育需求入手,為幼兒開發和設計切實可行的幼兒班本活動。
例如,教師可以繼續以中藥材為話題,遵循“領域為基礎,主題為主干”的原則,在核心目標的統領下,圍繞子主題和子目標進行設計。比如,教師可以從感受中藥材的神奇入手,向幼兒展示“家鄉的藥商為抗疫捐助藥材研發藥物”的典型案例,引導幼兒向別人介紹自己所知道的中藥材。同時教師還可以以“探索藥材的新發現”為話題,開展磐安藥說、拔生姜等不同類型的主題班本活動,讓幼兒在參與制藥、拔生姜的過程中得到鍛煉。此外,為了讓“家鄉的中藥”主題班本活動的開展更有效果,教師還可為幼兒設計“分辨各種藥材氣味”“藥膳需求調查”“制作香香的藥膳”“品嘗藥膳”等活動,讓幼兒真正了解藥材的氣味,知道藥材除了可以制藥,還能出現在我們日常的餐桌上。
五、展示總結,分享和交流班本活動開展經驗
為了突出以主題為背景的幼兒園班本活動的教育價值,教師除了要對幼兒園班本活動的內容進行一定的擴充,還需要在整個班本活動結束之后,趁著幼兒對班本活動的內容記憶比較深刻的時候,展示班本活動的成果,讓班級內的幼兒分享和交流參與此次班本活動的心得與體會,從而在分享的過程中有所收獲和提升[5]。此外,教師還需要做好班本活動的評價工作,搭建積極、友好、平等和民主的評價體系,使班本活動的評價不再是“一家之言”,而是綜合各方意見,真實反映課程對幼兒的影響,真正促進課程的完善。
例如,在“家鄉的中藥”班本活動結束之后,一方面,教師可以借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以視頻錄像的方式將整個班本活動組織與實施的全過程錄制和保存下來,并在課下反復觀看和研究,在反復觀看和研究的過程中找出問題,及時地解決和處理“家鄉的中藥”班本活動中出現的問題,進而從真正意義上讓此次“家鄉的中藥”班本活動的開展發揮其應有的價值和作用。比如,教師在開展“家鄉的中藥”班本活動期間,對當地中藥材文化的了解不足,因此很難挖掘當地的中藥材文化內容。面對這種情況,教師需要深入鉆研當地的中藥材文化,并將中藥材文化融入“家鄉的中藥”班本活動的各個環節。另一方面,教師需要邀請參與“家鄉的中藥”班本活動的幼兒向其他幼兒分享自己的整個活動歷程,分享自己的參與感受,從而在分享的過程中獲得更為真實的學習感受。在此期間,教師還需要做好對幼兒的評價工作。教師不僅要對所有積極參與此次班本活動的幼兒給予表揚和肯定,以保持幼兒繼續參與班本活動的興致和動力,還要指導幼兒利用活動評價、自我評價、生生互評等多種評價方式對自己參與“家鄉的中藥”班本活動的情況做出評價,讓幼兒在評價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不足,并進行改進。
六、布置作業,突出幼兒園班本活動開展效果
對于教師而言,想要讓班本活動的開展更具效果,從真正意義上讓幼兒在參與班本活動時有所收獲和提升,就需要關注和重視課后班本活動作業的設計與布置。通過為幼兒設計和布置一些極具針對性和實效性的班本活動作業,讓幼兒在完成班本活動作業的過程中得到鍛煉,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
例如,為了突出“家鄉的中藥”班本活動開展的效果,一方面,教師充分利用了家長資源和社區資源,在“大中國”主題中,不僅邀請中醫院的工作人員為幼兒講解《了不起的中醫》這一故事,讓幼兒對中醫這一神圣的職業有一個全新而深刻的認識,還為幼兒設計和布置了“制作中藥香包”的班本作業。在醫務人員的指導下,幼兒動手制作中藥香包,并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明確中藥是我國獨有的中醫文化。另一方面,在“多彩的秋天”主題班本活動中,為了深化“家鄉的中藥”班本活動,教師還為幼兒設計和布置了“情滿中秋,健康膳食”的班本作業。在此次班本作業當中,幼兒需要調查什么藥材可以制作藥膳月餅,并親手制作月餅、品嘗月餅,從而能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對制作藥膳食品有更多的了解。
總的來說,幼兒園班本活動的開展具有一定的隨機性,只要是幼兒比較感興趣的、有利于幼兒學習和發展的,都可以作為班本活動的內容。因此,為了深化主題教育背景,提高班本活動開展的效果,教師不僅需要多用心去觀察和研究,著重發現并找出幼兒參與班本活動期間存在的問題,及時對班本活動的組織與實施方式進行一定的創新,還需要遵循一定的班本活動開展步驟,嚴格按照確定班本活動開展主題、擬定班本活動核心目標、制訂班本活動規劃、設計班本活動、分享和交流班本活動開展經驗以及布置班本活動作業的步驟來開展班本活動,讓幼兒直接體驗和動手操作,從真正意義上促進其能力全面發展與提升。
[參考文獻]
程姚瑤. 挖掘鄉土資源,構建幼兒園班本課程[J]. 傳播力研究,2020,4(10):172,174.
沈珍珍. 班本主題活動開發讓生活化課程落地生根:以“編花籃”為例[J]. 教育觀察,2019,8(3):64-65,71.
崔瑩瑩,張玉. 幼兒園剪紙班本課程的實踐研究:以中陽縣某幼兒園為例[J]. 科教導刊(下旬),2017(18):155-156.
夏雨. 班本課程在游戲體驗場中的實踐與思考:以中班月主題“環保小衛士”為例[J].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11):190-191.
徐芳. 建構適宜班本課程 助推師幼全面發展:以小班班本課程《我們的“藕”遇》為例[J].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11):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