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i

2022年3月28日,南非馬尼奧尼保護區,穿山甲監護者Donald Davis抱著即將被放生的獲救穿山甲Stevie。

2021年11月23日,南非,野生動物康復專家Nicci Wright在特殊病房內,為一只獲救的穿山甲提供口服藥物。
在野生動物世界,有一種動物身披鐵甲,走起路來形似迷你版的恐龍,它就是穿山甲,世界上唯一完全被鱗片覆蓋的哺乳動物。
它們以螞蟻和白蟻為食,能有效防止蟻類蛀蝕樹木、破壞森林。穿山甲還是挖坑能手,它掏食過的蟻穴,還能被中小型獸類如黃鼬、鼬獾“改裝”成洞穴或繁衍場所,所以穿山甲又有“森林衛士”之稱。
然而,穿山甲還有另一重不幸的身份—世界上被走私最嚴重的動物之一。
盡管《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明文規定禁止穿山甲貿易,但也沒能阻止穿山甲一直遭遇全球范圍內的大量販運與走私。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的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累計繳獲23.5噸走私穿山甲及相關制品。這組數據可能也只是冰山一角,因為在各大社交媒體平臺上,還有不少公開叫賣穿山甲的非法貿易在活躍著。
究其原因,給穿山甲帶來殺身之禍的,正是它身上的鎧甲。許多不法商人為了賺錢,利用中醫和營養學的噱頭,強行編造出穿山甲肉、鱗片有養生保健作用的說法,盡管科學證明,穿山甲鱗片的成分并沒有特別之處,主要成分為角蛋白,跟人的指甲、頭發并無太大區別。
但走私販賣的后果已經顯現,人類已知的穿山甲包括中華穿山甲、印度穿山甲、馬來穿山甲等8個物種,均已被列入易危、瀕危或極危物種名錄。
如今,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個國家都出現了保護穿山甲物種的官方組織。如在南非,非洲穿山甲工作組(APWG)致力于從走私販子手中搶救穿山甲,重新引進幾近滅種的非洲穿山甲。在2022年,APWG共救出了43只穿山甲,并將其中7只穿山甲放歸了夸祖魯—納塔爾省(非洲穿山甲故鄉)的私人野生動物保護區。后來,這批放歸的穿山甲中,有1只死于寄生蟲感染,1只被鱷魚吃掉,只有5只得以幸存。APWG主席詹森憂心忡忡,畢竟,這個物種正處于崩潰的邊緣,它們可能還掌握著很多秘密,但科學家和保護人員依然對它們知之甚少。

南非穿山甲獸醫病房。

獸醫在檢查獲救穿山甲的生命體征。

南非馬尼奧尼保護區重點保護瀕危物種,如黑犀牛、獵豹、野狗等。隨著非洲穿山甲工作組的努力,這個私人保護區也開始成為穿山甲的家園。

野生動物康復專家Nicci Wright在一個高度安全的特殊病房內,抱著一只獲救的穿山甲。

Nicci Wright在喂食之前安撫穿山甲。

一只獲救的穿山甲在保護區內尋找食物,這是其康復過程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