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幫全班學生洗校服
3月26日,河北邯鄲。因疫情封校,學生無法回家,一初中班主任將全班45名學生的校服帶回家清洗,掛滿了自家院子。學生家長王女士表示,孩子兩個多星期沒回家了,看到老師洗了那么多校服,覺得很感動,能遇到這種老師孩子很幸運。
(摘自西部決策官微 3.26)
初三女孩機智報警成功救助昏迷母親
近日,湖北武漢一名15歲女孩小涵(化名)哭著報警稱“懷疑媽媽遇到了危險”。女孩今年初三,當天她弟弟放學的時候,媽媽一直沒出現,幼兒園老師給女孩媽媽打電話,發現她媽媽氣息非常微弱,還不知道自己在哪。老師找到女孩說明情況,女孩立即報警。民警查看監控,經過5小時搜尋找到女孩媽媽,第一時間將其送往醫院。經了解,女孩家經營著一家裝修公司,女孩媽媽當天到客戶家測量時,疑不慎從 2 樓摔下昏迷,在實施手術后已脫離生命危險,目前情況穩定。
(摘自新華網官微 3.24)
山里孩子組樂隊在花海中開演奏會
湖南瀏陽,一群大山里的孩子組成樂隊,在油菜花海中演奏起手風琴,優美的旋律在田野間飄揚……這個音樂課堂的組織者,是67歲國家一級演奏員郭偉湘,這也是郭老師義務支教的第8年,8年里,他每個月都會往返400公里,教孩子們音樂。郭偉湘說,我的想法很簡單,就想讓藝術教育深入大山。
(摘自湖南日報官微 3.26)
初中生畫連載漫畫記憶知識點這兩天,一組初中生漫畫在浙江杭州不少家長之間走紅。這組漫畫里的主角,是孩子們歷史、地理課本上的人物和知識點。浙江工業大學附屬實驗學校文科老師關墨瑩在一次上課時,發現班里一名學生小郭在畫小人,一開始還想批評小郭開小差,結果靈光一現,想到可以鼓勵孩子們通過自己獨有的方式鞏固知識。于是班級里的學生紛紛畫起了漫畫,他們的畫筆下有自帶放大鏡,標注知識點的世界地圖,還有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的漫畫連載。這種學習方式很受學生歡迎,他們的成績也有所提高。
(摘自錢江視頻官微 3.23)
七旬老人街頭暈倒3名初中生果斷施救
3月24日,湖北武漢一名七旬老人突然倒地,3 名路過的初中生果斷撥打120,拍現場照片和視頻。5分鐘后,120急救車趕到,將老人送到醫院救治。該校田佳班主任介紹,他們都是獨自上下學的學生,都是熱心腸。
(摘自人民網官微 3.26)
兩部門聯合部署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活動
3月28日是第27個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為指導各地各校做好安全教育日活動,切實加強校園安全教育,提高廣大中小學生法治意識、安全防范意識和自我防護能力,日前,教育部基礎教育司會同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印發《關于開展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活動的通知》,就安全教育日活動進行全面部署。通知強調,要創新活動形式,切實做到寓教于樂,增強活動的生動性、趣味性和體驗性。通知要求,要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安全教育日活動,嚴格管控人員密度,嚴防出現聚集性疫情。要嚴格落實進校園活動備案審核制度,嚴禁在活動中以任何形式發布、夾帶、印發商業廣告及進行商業宣傳。
(摘自光明網 3.28)
高校為學生預約九價疫苗
3月25日,四川綿陽。西南科技大學直接與疫苗廠家聯系,為校內女大學生集中預約接種九價HPV疫苗。7000多名學生想要接種,校方跟廠家合作,分批次提供疫苗。目前,學校每半天會安排270人左右進行接種。
(摘自四川觀察官微 3.26)
教育部要求全國高校書記校長訪企拓崗促就業
教育部日前發布通知,在2022年3月至8月集中開展全國高校書記校長訪企拓崗促就業專項行動。要求各地各高校加快健全高校畢業生市場化社會化的就業創業工作機制,千方百計開拓更多就業創業崗位和機會。教育部要求,通過開展專項行動,深入落實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一把手”工程。新建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職業院校(含本科層次職業院校)要堅持實地走訪為主,“走出去”和“請進來”相結合,書記(校長、院長)正職共拜訪用人單位原則上不少于100家。就業去向落實率低于當地平均水平的高校,校領導班子新開拓用人單位不少于100家。
(摘自新華網 3.24)
讓研究生扎根鄉村擦亮“科技小院”金字招牌
3月22日,教育部官網公布由教育部辦公廳、農業農村部辦公廳、中國科協辦公廳發布的《關于推廣科技小院研究生培養模式助力鄉村人才振興的通知》,決定推廣科技小院研究生培養模式,助力鄉村人才振興。科技小院研究生培養模式是指研究生培養單位把研究生長期派駐到農業生產一線,在完成理論知識學習的基礎上,重點研究解決農業農村生產實踐中的實際問題。從2009年開始,中國工程院院士張福鎖就帶領中國農業大學師生,每年300多天扎根農村,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零距離接觸農民和農業生產,讓科技小院成了遠近聞名的金字招牌。目前全國已有 30 余所涉農高校陸續建立了 300 多個科技小院,覆蓋了 20 多個省(區、市)。一批科技小院建設成效顯著、發展勢頭良好,得到社會認可與好評。
(摘自《科技日報》3.25)
2022年強基計劃啟動,湖南大學入選試點
近日,有關強基計劃試點高校陸續公布2022年招生簡章,啟動強基計劃招生工作。
強基計劃也稱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于2020年在有關高校開始實施,主要選拔有志于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重點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力學、基礎醫學、育種及歷史、哲學、古文字學等相關專業招生。
目前,強基計劃試點工作進展順利。今年將增加東北大學、湖南大學、西北農林大學三所高校開展強基計劃試點。
湖南大學從2022年開始實施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強基計劃),招生專業為化學,招生計劃將以湖南大學強基計劃報名平臺公布為準。4月8日12:00至4月28日12:00,考生可登錄“湖南大學強基計劃報名平臺”按要求填寫報名信息。
(摘自湘微教育官微 3.24)
北京規定學科類培訓材料不得超標超前
北京市于近日出臺中小學生學科類校外培訓材料管理實施細則。該細則明確,將采取機構內部審核和教育行政部門外部審核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雙審核,堅持凡編必審、凡用必審。同時,對培訓材料的12種情形作出禁止性規定。北京市教委指出,中小學生培訓材料內容應科學準確,容量、難度適宜,與國家課程相關的內容應符合相應課程標準要求,不得超標超前,并符合學生成長規律,滿足多層次、多樣化學習需求,有利于激發學習興趣、鼓勵探究創新。機構選用境外教材,應參照《中小學教材管理辦法》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摘自《北京青年報》3.24)
高中生與媽媽同做抗疫志愿者
近日,江蘇南京高中生朱健濤利用周末時間,和媽媽一起成為核酸檢測點的志愿者。朱健濤從早上 7 點半,一直干到晚上 8 點半,他以前覺得這份工作應該很輕松,上手后才知道其中的不易。媽媽張玉珠欣慰地表示,孩子成長了很多,自己后面好像有一座大山。
(摘自新浪網 3.23)
為救媽媽,10歲娃抽30管血做檢查
媽媽患上白血病,10歲小男孩為了救媽媽捐造血干細胞去醫院抽血,害怕打針的他這次一點都不害怕,反而眼神堅定地盯著護士手中的試管。一個上午時間,他被抽了 30 管血。孩子說:“為了救媽媽,我什么都不怕!”這一幕發生在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采血室里,孩子爸爸把兒子堅強的眼神拍下發到網上,感動數十萬網友。
(摘自《揚子晚報》3.25)
10歲男孩用壓歲錢買暖手寶送“大白”
3月22日,吉林長春的王女士和兒子一起去做核酸,看到社區醫護人員冷得直搓手,兒子當下就提出要用自己的壓歲錢買暖手寶送給醫護人員。王女士稱,暖手寶可以插電重復使用,兒子買了 10 個在家里充好后拿下去送給工作人員,他很懂事,平時都不輕易動他的壓歲錢。
(摘自大象網 3.24)
老師課堂發起物理挑戰無人成功
最近,甘肅靈臺縣北溝九年制學校的物理老師于亮隨堂發起了趣味挑戰,并會給挑戰成功的同學 5 元“獎金”。挑戰很簡單:兩手各持一張白紙,將它們靠近,嘗試用嘴從中間吹氣把它們吹開。而幾名同學上臺均以失利告終,無人斬獲獎金。
(摘自梨視頻官微 3.24)
學生將迷路小孩交到警察叔叔手里邊
近日,四川攀枝花2名學生在公交站附近,發現一名2歲左右哭鬧著找媽媽的小男孩。2名同學便牽著他來到派出所,尋求民警的幫助。最終,民警帶著孩子找到了家人。提醒家長,務必看好孩子!
(摘自央視新聞官微 3.24)
卡手小學生脫困后被布置500字觀后感
3月23日,河南漯河一小學生玩耍時手指卡進金屬圈,老師帶到消防站求助。消防員調侃“不耽誤寫作業”,剪切金屬圈過程中,老師拿出手機記錄,說發給家長看看,隨后又布置500字觀后感作業。
(摘自人民網官微 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