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菲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建筑行業迎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建筑規模和數量不斷擴大,這也在很大程度上推進了我國的城市化建設進程。但由于高層建筑自身的局限性,導致許多高層建筑在滅火救援和疏散逃生工作中存在一定的問題。因此,文章主要對高層建筑疏散逃生與滅火救援對策進行了深入探究,希望能為相關部門和單位提供一定的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高層建筑;疏散逃生;滅火救援
近幾年來,我國建筑行業持續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高層建筑拔地而起。但高層建筑也成為了火災的多發場所,嚴重威脅到了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同時也不利于和諧社會的構建。對此,相關單位和部門應該重點分析導致高層建筑滅火救援和疏散逃生難度大的原因,并制定相應的解決對策,為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提供可靠保障。
一、高層建筑疏散逃生與滅火救援工作的現狀
(一)消防設計不夠規范
從目前來看,在高層建筑的施工過程中,部分設計人員的消防意識比較淡薄,并沒有充分認識到消防安全的重要性,導致部分高層建筑的消防安全水平未能達到規定標準,主要體現在:高位消防水箱的存水量長期不足、不具備自動滅火裝置、消防報警系統不完善、疏散樓梯的設計不合理等[1]。這些問題都充分說明了一旦高層建筑發生火災,人員的疏散逃生和消防滅火救援工作將會面臨嚴峻的挑戰。
(二)火勢蔓延速度快,影響滅火救援效率
和傳統低層建筑相比,高層建筑中排氣管道、樓梯間和電梯井等設施的安裝數量比較多,分布范圍也比較廣。同時目前我國高層建筑所采用的建筑材料都具有易燃性,且燃燒過程中產生的煙霧量也較大,一旦火災發生,高層建筑的火勢蔓延速度加速,大量的火災煙霧也會在很大程度上阻礙滅火救援工作的開展。不僅如此,由于高層建筑樓層較高,這會嚴重降低消防救援人員的救援效率和疏散效率,使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無法得到有效保證。
(三)建筑材料存在隱患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提高和建筑行業的發展,高層建筑的建設高度屢創新高,內部裝修也越來越精致,但高層建筑的消防隱患并沒有減少,反而越來越多。部分施工單位和居民為了追求裝修的美觀,盲目采用可燃性較高的材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火災隱患。同時,部分高層建筑居民為了追求個人利益,過分占用公共區域,導致很多消防設施都無法正常使用。另外,個別裝修工人為了節約成本,在未經業主同意的情況下,擅自將阻燃物材料換成了可燃物材料,這些都為高層建筑的消防安全埋下了不安定因素。
(四)應急疏散方案不夠完善
我國目前針對高層建筑所使用的應急疏散方案還存在一定的局限,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方案靈活性較差[2]。目前高層建筑使用的基本都是同一套應急疏散方案,嚴重忽視了建筑的實際情況,方案靈活性較差;第二,方案系統性不高。我國高層建筑的應急疏散方案涉及范圍較廣,內容也比較詳細,但從整體角度來看,不同內容之間沒有形成統一,系統性不高;第三,方案實踐性不佳。消防救援人員在真正開展滅火救援行動時,現場的實際情況,如供水情況、人員疏散速度、排煙效率等,往往都會和方案存在較大出入,這充分說明應急疏散方案缺少一定的實踐性。
(五)多數業主消防安全意識淡薄
目前我國大部分高層建筑的業主消防安全意識較差。一旦火災發生,多數業主對緊急疏散標志、逃生通道的基本構造和火災附近環境缺乏了解,自救知識匱乏,很容易產生恐懼、驚慌等情緒,導致很多人在逃生過程中慌不擇路,進一步引發踩踏事故,使人員受到二次傷害。除了高層建筑業主自身的原因之外,相關管理單位的日常維護工作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如:并沒有及時維修已經損壞的應急照明設施、緊急疏散標志等基礎消防設施,這在一定程度上對人員疏散工作產生了負面作用。
二、提升高層建筑疏散逃生效率的有效策略
(一)合理利用消防電梯
目前很多高層建筑內部都配備了消防電梯,在未發生火災時,消防電梯可以當作客梯專供工作人員使用。一旦火災發生,消防電梯可以為消防救援人員提供便利的工作條件,提高救援效率。值得一提的是,消防電梯的內部空間要大于正常電梯,同時消防電梯的載重量不小于800kg,消防救援人員一次能攜帶更多的救援設備,且消防電梯的運行速度也要快于正常電梯,從首層上升到頂層的時間不應該超過60s。在消防電梯中,還應該設置相應的天線,使乘梯人員可以對外聯系,并在消防電梯第一層按鈕上方的位置,設置能夠控制電梯的按鈕,便于消防救援人員根據現場情況對電梯進行操控。在乘梯人員按下緊急控制按鈕后,電梯會直接降落到最底層,而且不會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3]。另外,在消防電梯中,電纜和開關箱的設置十分重要,相關工作人員應該重點提高電纜和開關箱的防火能力,確保消防電梯在火災發生時也能正常使用。同時,消防電梯的電路系統應該采用雙回路模式,避免消防電梯的功能受到火災影響,從而便于消防救援人員利用消防電梯及時展開滅火救援工作,對火災受困人員進行快速有效疏散。
(二)設置安全疏散設施
高層建筑一旦發生火災,如果相關的消防設施不夠完善,將會對人員疏散產生極其嚴重的負面影響。因此,相關施工單位在高層建筑的建設過程中,應根據項目實際情況,設置科學合理的安全疏散設施,防患于未然。第一,要保證樓梯間和緊急逃生通道結構的合理;第二,要適當增加一些救生袋或軟梯等逃生設備,這類設備具有結構簡單、使用便利、成本較低等優勢,能夠有效幫助被困人員快速逃離火災現場,避免人員傷亡規模的進一步擴大。
(三)縮短疏散時間
高層建筑在發生火災時,相關工作人員和消防救援人員應該在最短的時間內,快速疏散建筑物內的受困人員,在這種緊要關頭下,時間就代表著生命。但在火災規模較大、受困人員較多的情況下,要想充分提高人員疏散效率,迅速清空建筑內的受困人員,消防救援人員應該根據現場情況,快速制定出最短的疏散路線,并在疏散通道中設置更加顯眼的標志,確保受困人員能在充滿煙霧的環境中,馬上注意到相應的標志,從而在最短的時間內撤出火災現場。同時,在高層建筑建設的過程中,設計人員應該在疏散通道中靠近地面的墻壁上增設若干個應急照明燈具,在日常生活中,這些燈具可以起到正常的照明作用,而在火災來臨時,則能夠讓受困人員依照應急燈具的指引,迅速找到出口,加快人員疏散。
三、提升高層建筑滅火救援效率的有效策略
為了有效解決上述問題,無論是施工單位,還是建筑工作人員,都應該通過多種有效途徑,充分發揮出消防設施的作用。同時作為消防救援人員,應該努力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定期到轄區內的高層建筑中進行消防檢查,熟悉建筑環境,排查火災安全隱患,促進我國高層建筑事業的穩定發展。
(一)完善自動滅火設施,提高消防救援人員的專業素養
一般來說,所有的高層建筑內都應該安裝自動滅火設施,這能夠在火災發生時,及時發出警報,并自動進行初步滅火,最大限度控制火勢的發展,為消防救援人員的救援爭取時間,也為后續的滅火救援工作奠定良好基礎。因此,相關施工單位應該在工程建設的過程中,在建筑物內部安裝完善的自動滅火設施[4]。同時,消防救援人員的專業素養也能對滅火救援工作產生直接影響。消防救援人員都應該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在每次救援工作后進行總結和反思,以此來逐步積累經驗,并利用一切時間積極學習與防火、滅火有關的理論知識,為自身的滅火救援行為提供科學的理論指導。另外,相關消防部門還應該定期開展消防演習等培訓活動,以此來全面加強消防救援人員的滅火救援意識,增強消防救援人員的臨場反應能力。
(二)提前了解轄區高層建筑的實際情況
在高層建筑發生火災后,消防救援人員無法在第一時間制定出科學完善的救援方案,而且由于平時缺少實踐機會,配合的默契程度也十分有限。為了進一步提高滅火救援工作效率,廣大消防救援人員應該在日常工作中定期到轄區內高層建筑中進行走訪,全面了解各個建筑場所的實際情況,熟悉建筑內部的具體路線和結構等,并重點掌握火災高發區域的基本特征,提前制定有效的滅火救援計劃。同時,作為消防救援人員,要積極參與部門組織的每一次消防演練,充分發揮出自身價值,將所學理論和實踐進行有機結合,從根本上提高自身的滅火救援水平。
(三)為滅火救援工作提供充足連續的水源保障
在針對高層建筑開展滅火救援工作時,充足連續的水源供給是保證救援高效率的關鍵。高層建筑樓層高,一旦發生火災,火勢會在短時間內迅速蔓延,如果周圍的水資源供給不足,很可能導致滅火工作出現中斷,哪怕只是停滯很短的時間,都可能會造成火勢進一步擴散,為后續的滅火工作帶來極大的困難。因此,相關施工單位應該在高層建筑內部設立高位消防水箱,建筑管理人員還要隨時保證水箱存水量充足,從而為滅火救援工作提供更加充足的水源供給。
四、結語
綜上所述,受高層建筑自身的高度和材料等影響,火災的發生概率較大,在火災發生時,要想做好滅火救援和疏散逃生工作,相關設計和施工單位應為建筑配備合格的消防電梯,設置完善的安全疏散設施,保障供給水源充足,同時消防部門還應該積極培養消防救援人員的專業素養,只有這樣才能提升滅火救援和疏散逃生工作的效率,保證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
參考文獻:
[1]金葉亮.淺談高層建筑疏散逃生與滅火救援對策[J].科協論壇(下半月),2011(04):133-134.
[2]范鎮.淺談高層建筑疏散逃生與滅火救援對策[J].今日消防,2019,04(06):30-32.
[3]張永生.高層建筑疏散逃生與滅火救援措施[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9(35):112-113.
[4]李良威.高層建筑疏散逃生與滅火救援探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21(06):13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