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林艷

初次在咨詢室見到小禾時,我問她有什么煩惱,她回答說:“我發現努力并沒有讓我變優秀,而是讓我變得更糟了。”
小禾是一名大二女生,學習勤奮,入學的第一學年便獲得一等獎學金,是個成績非常優秀的學生。最近,小禾發現自己有些反常:莫名頭暈、胃痛;晚上失眠,并且越來越頻繁;吃不下飯;易發怒,無法控制情緒。
我問:“可以再說得詳細些嗎?”
小禾告訴我,在第一學年就獲得一等獎學金讓她體驗到了巨大的成就感,外界的肯定與贊賞也讓她倍感開心。但短暫的喜悅過后,小禾就開始為下一學年的成績擔憂,她認為如果下一學年沒有繼續獲得一等獎學金,就意味著自己學業倒退,意味著自己將不再是一名優秀的學生,也意味著自己將失去那些肯定的、羨慕的目光。
于是,為繼續保持優等生的形象,小禾比之前更加努力,她將目標放在了爭取獲得更高級別的獎學金上,制訂了更高強度的學習計劃,周末和節假日也不再參與任何娛樂活動。短期內,她感覺學習效率比之前還高,可是時間長了,這種保持優等生形象的壓力也與日俱增,不僅學習上力不從心,生活上也出現了問題,經常頭暈、胃痛,吃不下睡不著,脾氣也越來越暴躁。
聽完這些,我感慨地說:“努力沒有錯,但你把自己逼得太狠了。”
通過后續交流,我得知,小禾從前并不是個學霸。在剛升入高中時,她的成績在班級中下游,因為身邊的同學都比自己優秀得多,小禾強烈感受到了一些“不平等”。包括:
● 優等生搶走了本就不多的機會。比如當班干部的機會,回答問題的機會,參加比賽的機會,獲得老師表揚的機會。
● 優等生影響了她的自我認同。因為成績和優等生有差距,機會又少,有些學生會因此形成一種“我不行”的自我認知,或者將優等生的成功歸結于天賦,將自己的失敗歸結為缺乏天賦,繼而形成固定的思維模式,開始逃避學習。
雖然小禾最終靠自己的努力逆襲成了優等生,但從前的陰影一直在她心里,她擔心自己如果不夠優秀,機會又會變少,擔心自己又將找不回自尊……這種陰影,導致她對于維持優等生的形象過分在意,壓力也與日俱增,直至超過了她本身的承受能力范圍。
小禾過分追求完美,過多關注消極面,過分關注自己的形象和他人評價,對失敗異常敏感。因此,想要幫助她轉變,要從以下方面入手。
根據合理情緒療法,當已經發生的事件無法改變時,應該著手改變人們非理性的認知,而代之以理性的觀念。當一個人的認知改變之后,其不良的情緒和行為也會得到改善,心里的困惑也會消除或減少,愉快和充實的感受才會重新產生。
小禾已經很優秀,但總對自己不滿意,對自己期望和要求過高,行為上關注細節,稍有一點事情做得不夠,便惴惴不安,所以她總有不滿和不快,少有幸福感和快樂感。
于是,我與小禾就“什么樣的學生是優秀學生”這一問題進行了認真的探討,使小禾認識到獎學金只是對學生學業成績的肯定與鼓勵,并不是判斷學生是否優秀的唯一標準;優秀的學生在學業成績良好的同時,還應該是身心健康的、人際和諧的、思想積極向上的,而這些,也是同樣需要用心的。
小禾在對自我的認識和評價上,容易關注不足和弱點,對自己的長處和優點卻視而不見,經常擔心會發生什么不如人意或令人害怕的事,不能容忍自己的失敗。她需要建立起一個獨立的自我評價體系,有了獨立的自我評價體系,就不容易懷疑自己了。
一個人的自我評價體系一般由兩部分組成,一是自己的內部評價體系,二是通過他人對自己的態度和與他人進行對比得到的評價結果,即外部評價體系。如果我們經常用獨立的內部評價體系來看待自己,那么就不容易被周遭所影響;反之,如果任何事情的發生,我們首先想到是會丟人、會被嘲笑,那么就會深陷在別人的評價中而難過不已,為自己增添心理負擔。
那么,怎樣培養獨立的自我評價體系呢?
(1)做任何事情,先給自己一個合理預期,只要結果在預期范圍內,只要自己努力過,就不要苛責自己。
(2)減少與別人的對比,制訂計劃要多從自身出發,減少用外界的評價衡量自己,不依賴于別人的肯定和認可。
放下過去的失敗,要向前看,保持積極樂觀。
在面對失誤時,人們的態度有很大差別,有的人積極應對,冷靜后再次嘗試;有的人任由情緒失控,破罐破摔。失敗是人生的常見狀態,我們無法避免,但是我們可以選擇面對失敗的態度。小禾在高中階段,能夠不懼失敗,逆襲成為學霸,說明她其實具備一定的成長型思維,能夠感受到失敗帶來的成長力量,能夠突破一些限制條件來獲得成功。
但由于過往經歷,她容易將失敗和自尊聯系在一起,認為失敗了就沒有自尊了。
其實,不好意思、怕丟人、怕出丑,都是真實生活的寫照,接受它,改變才會開始。小禾需要放大自己的成長型思維:可以每天記錄“我的優點”“我的進步”,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就翻看這些“成就”,這種可視化的自我激勵能夠幫助她找回克服困難的勇氣;當遇到暫時無法做到的事情時,告訴自己“我只是現在還不行”,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她專注于目標、反饋和挑戰,而不是自己的無力感和因此產生的對失敗的恐懼。

最后,要相信“相信”的力量,用成長型思維去對待學習和生活,挖掘自身的無限潛能,成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