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蘭
統編版語文教材具有“著眼于學生全面發展,圍繞核心素養,遵循學生成長規律,適應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認知特征,緊密聯系學生思想、學習、生活實際,將知識、能力、情感、價值觀的培養有機結合,充分體現教育教學改革的先進理念;注重教材的系統性,結構設計合理,不同學段內容銜接貫通,各學科內容協調配合”等特點。從上面對語文新教材特點的綜述不難看出,語文新教材的人文性、科學性、系統性更強。那該怎樣把握好新教材有效進行教學呢?我覺得教者要做到“五巧”,才能把握好新教材,運用好新教材。
一、巧學習
作為一個老師,做教學準備前至少要讀好三本書:語文新《課程標準》、教科書、教師教學用書;業余多讀前沿的教育教學類雜志、書籍,特別是要多觀摩優秀課例等。
1.熟讀《課標》,教學目標了然于胸?!毒V要》指出:國家課程標準是教材編寫、教學、評估和考試命題的依據,是國家管理和評價課程的基礎。課程標準規定的是國家對國民在某方面或某領域的基本素質要求,因此,它毫無疑問地對教材、教學和評價具有重要指導意義,是教材、教學和評價的出發點與歸宿。因此,《課標》就像指南針,讓我們明白這個學段該落實的常規性目標是什么,例如《課標》明確指出了語文課該落實的常規性目標含:識字寫字、閱讀、口語交際、寫話或習作,也就是培養學生聽、說、讀、寫、書的能力),這是每個學段每篇課文都要完成的基本任務。所以《課標》一定要熟讀、反復讀,最好了然于胸。這樣,我們在備課時就不會偏離方向。
2.研讀教材、教參,抓住目標有的放矢。一讀教師教學用書前面的“編寫說明”,先對這本教科書的主要內容、教學目標、使用時要注意的問題及編寫意圖有一個整體的了解。二讀教材中的單元要點,即認真讀每單元前面的單元主題以及教學中要重點落實的語文要素和習作要求。三讀課文及教參。了解了學段目標、單元教學要點后,接著要吃透教材教參,才能明白這節課除了要落實的常規性目標外,主要要落實的語文要素是什么(也就是指我們說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拿到一篇課文,首先要初讀一遍,然后讀課文后面或前面的問題(精讀課文問題在課文后面,略讀課文問題在課文前面);接著帶著問題再細讀課文,建議要多讀幾遍,讀到能夠把握課文的整體框架,結合剛剛讀的單元要點和課后問題能把握住這篇課文的重難點為止,切忌囫圇吞棗。
二、巧備課
1.了解了《課標》對學段的要求,吃透了教材教參后,就可以動手寫教學設計了。我們備課重點備什么?怎樣備?我覺得主要抓如下幾方面去備就行了:一是備教材(前面講到的研讀教材教參就是為備教材所作的準備);二是備目標(教師用書中有明確要求);三是備學生。預測學生在學習這節課的內容時可能會遇到哪些問題和狀況,自己該如何靈活處理;這里建議可以先布置前置性作業,也就是預習,了解學生的預習情況,這樣可以清楚地了解學生的共性問題和難點問題,更有針對性地對課上隨機生成的問題作出回應;另外是學習小組的建設、學生匯報等都要寫進教學設計中。四是備方法。緊緊圍繞目標琢磨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效甚至是高效地達到教學目標。比如問題導悟法、創設情境法、讀中感悟法、學法遷移、圖表法、競賽法、思維導圖法等等都是很不錯的教學方法,我們要根據不同的課型選擇不同的方法。五是備教學手段。課上要用的課件、視頻、電教設備設施、網絡等;除此之外,還要備你在課堂上要用的調動學生積極性的做法,如評價語言、小組競賽、獎勵紅花星星、頒發自制獎牌獎狀等。六是備個性化學習內容。針對教學內容的特點和結合本單元或本課要落實的語文要素進行個性化的練習設計,如小練筆、仿寫、續寫、改寫等;七是備板書和作業。板書要簡練、高度概括、重點突出;作業要精心設計,重復機械的作業少做,多做提升能力,挑戰性、趣味性強的作業,學生會更喜歡。
2.備課時應注意的地方。切忌碎片化教學,也就是把課文分解得支離破碎去教。我們要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去設計課上要引導學生解決的問題,設計問題時要考慮自主性、開放性和包容性,每篇課文重點要落實的內容是什么,就重點解決這個問題,設計教學也就要緊緊圍繞這條主線;其它要落實的常規性目標挖掘一兩個點訓練即可。
三、巧上課
上課要注意的幾個關鍵問題:1.運用一些調控課堂的的教學手段(自定課規、評價激勵語言、小組競賽、獎勵等)組織好課堂紀律;2.根據教學設計一步一步落實教學目標;3.引導學生主動參與你的教學活動;4.隨機捕捉課上生成的情況,靈活應對。
下面是我在教學《富饒的西沙群島》時的一個片段實錄:
過渡:同學們剛才學得可認真了,現在我們一起坐上游輪,來一場西沙之旅吧,一起去游覽西沙群島的海水、海底和海島。
過渡:你喜歡西沙群島哪個地方?
S:我最喜歡海水。(出示整段課件)
T:那請你跟大家說說,你喜歡的海水有什么特點呢?
S:五光十色、瑰麗無比。
T:你真會學習,能夠抓住文中的關鍵詞來感受西沙群島的海水的特點。
T:從哪里可以看出海水的五光十色?
S:讀句子:有深藍的、淡青的……相互交錯著。
T:海水可真美啊!
指導朗讀:這么美的海水,誰想站起來美美地讀一讀呢?(指名讀)
T:讀得真不錯,但老師建議,在讀海水各種顏色時,要讀得高低起伏,抑揚頓挫,請聽老師讀。(范讀)
T:誰來挑戰一下老師?(生讀)讀得真好,此處應有掌聲。誰還愿意讀?
這么多同學都想讀,那就一起美美地讀一讀吧。
過渡:讀得真好,老師眼前仿佛出現了美麗的海水。說說看,這么美的海水是怎樣形成的呢?(引導學生把形成五光十色海水的原因這兩句話用“因為…所以…”連起來說一說)
T:(播放海水文段的視頻)我們一起來欣賞欣賞,五光十色,瑰麗無比的海水。
小結:多么美的海水啊,西沙群島真是個風景優美的地方,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美美地讀一讀,感受五光十色、瑰麗無比的海水吧。
上面的這段課堂實錄,教者緊緊圍繞落實語文“聽、說、讀”的常規目標和語文要素“找關鍵詞、關鍵句”這個目標去展開教學,激勵性語言靈活多樣,充分調動了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課堂教學中,請老師們牢記這句話:老師在課堂上的角色定位很重要。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老師只是課堂的組織者、引導者。老師除了要教會學生知識、培養學生能力外,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切忌“一言堂”“滿堂灌”。
四、巧檢查
課后對學生學習效果的檢查其實是對自身教學效果的檢查。檢查的形式包括課堂練習、作業、小測、背誦、在線答題、老師改作、考試等,檢查的形式是多樣的,但都要緊緊圍繞“檢查、鞏固所學內容”這個目標去設計,主抓“雙基”(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落實,適量穿插能力拓展訓練(如根據情境寫句子、小練筆、習作等)。
這個環節建議做好下面幾件事:1.勤檢查(預習情況、讀背積累、作業等);2.勤小測(基礎知識、基本技能,適當穿插能力拓展題);3.勤補漏(發現問題及時補救:課后輔導、小組幫助、家長配合等);4.勤鞏固【對于重點難點內容反復鞏固,可用小練習卷形式(共性問題:每節課前3-5分鐘的時間練幾題;個別問題:利用課外時間分層布置作業時進行;建議每位學生備一本錯題本,將易錯題集中起來,考前再進行一次鞏固強化練習】。
檢查這個環節需要花的時間、精力最多,光靠老師不夠,我們要充分發揮學生的力量,班內可以建立學習小組,選好組長,明確職責。像讀背、積累等作業的檢查可以小組內互查完成,讓小組長督促并做好登記,老師要及時跟進小組長的檢查情況,并要隨機抽查,這樣做的目的是促小組在檢查讀背時要認真負責,不徇私情。
五、巧反思
反思是完成教學任務和對學生學習效果檢查后的情況分析小結,有助于老師反觀自己的教學,總結優點,發現不足,是日常教學工作中一個很好的促自身成長的做法??迫卫蠋熋抗澱n后寫教學反思,如果是班主任還可以寫班級日志、教育小故事等,這些都是我們日后寫論文、總結時最好最鮮活的素材。
“平心靜氣做教育,勤學巧行出真知”。做教育要像文火煮飯,不溫不火,不急不躁,才能燒出香噴噴的飯菜。
責任編輯 邱 麗